《我在澳门打工的日子》
第26节

作者: Money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8 10:53:36

  亲眼目睹这场对决的有两个人:英姐和小元。小元是一个黑瘦的姑娘,年纪不过二十,不管何时,见到她的时候总是眼角弯弯,笑意盈盈。晚饭后大表追着她问究竟——因为在场的人除了小元外,另外两个都是碧姐的人,纵然知无不言,必失之偏颇。
  小元被大表追问了一番,终道实情。原来碧姐和penny确有过一番较量——碧姐进房并没有和PENNY搭话,只是问英姐到底何事。英姐一番辩白,声音洪大,举例清晰,倒像在数落一旁站着的PENNY。正当PENNY要开口反驳时,碧姐对英姐的一句“怎么说都是你有理的了,不要阻着人家收工,赶快走”马上把英姐支走了;然后笑着堵了PENNY一句“吃饭啦,明天我会说她的了”。
  碧姐两句话说完,掉头便走——PENNY在房间里半天没缓过神。

  记得到这里前一个月,我哥和我深谈过一次。他思维太发散,表达得不是很清楚,但我懂得他所说的话——漫漫一片说了很多,主要想表达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句话分析起来很有趣——但我更多看到的是这个句子的递进效果。“阅人无数”并不能孤立开来,只有建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这个“阅人无数”的能量,才能最大化。可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感性积累,而“阅人无数”,则变成“总结和归纳”——从而飞跃向理性的“为人处事”之门道。

  像碧姐这种级别,论短兵相接,十个PENNY都她战不下——PENNY是经典意义上的年轻海归,在管理理论上应该有很好的一套思路方法——但在“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这两个方面,她和碧姐在面临“实际应急”时,脑子里所跳出来的策略数量,根本不是在一个量级。
  小元喜欢吃雪糕,大表买了三个,一起坐下慢慢吃。大表和异性对话时总是一付双目炯炯,嘴角带笑的模样,问的问题亦出奇的敏感,令小元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颇感唐突,常是双目垂下,笑而不答。
  据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大表对各种年龄段,各种紫色的异性,均有一定的“攻击性”。简而言之他对女性的包含力度极大,只要是女性,他就有义务去攻击(英文是“HIT”,翻遍辞海,找不到一个最精当的中文来代替,暂用“攻击”),,仿佛是下意识的举动。从第一日他在关口以C罗的姿站立,以海关检查员那样的迷离的眼神观察过往各种类型姑娘,到暗恋多只见过一面的陈素妮(高瘦型),腰粗腿壮的英姐(师奶型),开朗大方的小都(可爱型),不苟言笑的KIM(领导型),到现在坐立不安的小元(涉世未深型),他都表现出了程度不一的欣赏和眷恋,只要有机会便发出攻击。回想起当初文叔开玩笑说英姐“腰粗有气概,人丑爱搞怪”时,众人大笑倾倒,唯他淡然一笑,仰天看云,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禁汗流浃背。

  雪糕块吃完时,大鼻走了过来。大鼻仿佛刚和唐朝擦身而过,被它喷了一身血——穿着一套暗红的唐装,一双暗红布鞋,拿着一本用暗红的塑料袋装着的书。说说笑笑,大鼻打开书,是一本英文口语速成,里面花花绿绿,一看便是浮夸之物。大鼻倒有些“穷酸秀才”的风范,在此算是难见——站起来兜头一聂,要小元教他学英语。小元捂嘴而笑,连连摇手。
  问清楚才知道小元来此之前,原来一直在老家当英语老师。小元家乡地处偏僻,那学校挂名初中,是自主招生,类似于托“猴”所——学生叛逆顽皮,小元心眼小,脸皮薄,不堪其扰,视每日授课为一大苦差,终日阴郁,隐忍一年,终决意辞职——父母和男友力阻不成,最终闹翻,一气之下跑得远远。
  亲情爱情饱为受创,又孤身在外,小元说到动情处,有泪欲下——这一谈就是两个钟头,十点多走到巴士站,已黯然落雨,飘洒如丝。
  送走小元,我和大表在车上谈兴不减。
  多是谈到了ANDY现在的处境——怎么说呢,算是幸运。这一关过得是惊险无比,好在这期间客人投诉出奇的少,有几次加班,客人都是在前台等了一个小时以上的,但总体来说投诉信极少(比预计少了七成)——这就是运气;而且据说考察团还有“访问调查”的,随机在入住期间访问客人的入住满意度,从数据看来也是远超预期——就这两项,让ANDY如舞双剑,敌不敢近。

  而在实际工作中让ANDY心静神定的,是常哥和碧姐两支团队,表现稳健。常哥团队菲籍员工占四成之多,但在罢工事件中几乎能不受影响,掌控自如,可见常哥平日聚拢人心手段之高超。而碧姐团队则是工作效率第一,加班发生率极小,工作时有个个奋勇向前,互帮互助,亦可见碧姐平时“大姐大”之风范影响不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常哥和碧姐,都是ANDY手上不可或缺的人才——无此两人,敌匪作乱极易也。
  很奇怪,最近一段时间J.C竟然没有动作——考察团列出的数据,直接发邮件给总裁,这J.C是插不了手的——但J.C也必不会罢手,“罢工事件”绝不会就此石沉大海——之所以人事部没有动静,可能由J.C策动,暗中下网,时机成熟,一招制敌。
日期:2012-10-18 10:53:55

  断断续续,又深浅不一地谈了两个日后影响深远的问题。分别是“Justin的为人”和“卢姐的情报”。
  Justin是什么人?泥鳅人。体滑而善游。上文提过Justin是除Fred之外在菲籍最说得动话的人,而又与Sherry私交甚笃,其优点很显目,能言善道,隐忍而识大体,左右摇摆而两不得罪,手段极其圆滑,俨然是“升级版”的大鼻。当时Sherry喜欢吃香港老家的一种茶楼烧卖(具体现在记不清),澳门这边也买不到——Justin为了讨好她,经常是卖力地港澳两地跑(菲籍人士可自由通行香港,无需签注),走水路一来一回,遇上风急,颠簸得厉害,呕吐晕浪也是有的——但人家Justin迎风破浪,乐此不疲——显然是“善游”至极。

  此类人物,是敌是友,皆不可大意处之。
  而至于“卢姐的情报”,很有意思,我倒想细心讨论分析之,不想大表却淡淡表示“无论到哪个团队,他都不是很在乎。磨难是锻炼自己,而且事情尚未定论,无需自扰。”一付闲庭信步,事不关己的模样。
  进房时赫然发现养伟正在和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交谈。所谓交谈,是指女郎说了一大堆话,然后养伟围绕着一个“Right”字做出回答:”RIGHT”“That’s RIGHT”“U are RIGHT”“U are quite RIGHT””I think u are RIGHT”。句义相同而字数渐增,竟有缓急有度,层次分明之感,且养伟虽“答非所问”,但却又“屡屡答中”,其中妙处,令人拍脾叫绝。
  静心一听,那女郎口音奇特,dr, tr, th音含糊,发r音时唇形失误,舌位偏移明显,一句下来,拉夫口音极重。前文大家都知道我有十多年的VOA精听苦练,“听音辨位”能力不凡,细心一算,此音当属欧系,多半是东欧——询问之下,果然来自保加利亚——原来她是渔哥的部长,关心部下,特地过来看看——渔哥几日前刚和舍友闹矛盾,也是她调解的。
  渔哥的职位是调酒师,女郎便是吧台部长,由于名字极长,说出来犹如一个句子,她于是把名字切成五段,让我们简单叫她Skaya。Skaya今天本想来慰问一下渔哥,她来时渔哥在洗澡,现在已经等了整二十分钟。所有让女性等待的男人都不是绅士,大表对渔哥更是嗤之以鼻了。
  Skaya很热心,而且耐心,试想又有谁能和一个只懂说“right”的人聊上二十分钟还不果断放弃呢。
  原来养伟除了把Right字运用得虎虎生风外,还灵活地挥洒出了戴正雄传授给他的经典推挡句式。据“戴子”记载:逢外国友人,如交流不畅,可祭出“How Can I Learn Englich Well”——此句一出,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实情亦是如此。养伟说了这句话后,除了应付着说几个right之外,基本上都是Skaya一个人在那死嗑猛聊。
  这种状况维持到了我和大表的出现。养伟见有我助阵,胆子立马膨胀,用“伟”式发音自说自话,独白了一大段,我竖耳倾听,满头飙汗,内力用尽,仍不明所以。
  说说笑笑,Skaya又等了十分钟,最终还是等不到渔哥出浴的那一刻,遗憾地挥手而别了。

  大表倾心于Skaya的大波身材,回忆不止,引吭高歌,顿生感慨。养伟经此一战,心潮澎湃,伫立窗前,迎风开怀——我没他们那么浪漫,我尿急难耐,凄然望海。
  为何亲爱的渔哥你啊你始终匿藏在厕所里不出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