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2-06 22:08:51
今天和朋友看了电影《鸿门宴》蛮好看,除了后半段稍显繁冗。前半段激昂的音乐配合霸王的英姿,看得人心潮澎湃,后半段霸王自刎乌江,刘邦疑心重重,惶惶不可终日,也让人看出了英雄末路的凄凉和成就伟业后的困苦。我想,无论刘邦还是项羽,无论成败,都面对着得势的急迫感和失势的压抑感。两段台词我心里小小纠结了一下。萧何问躺在床上,等待油尽灯枯的刘邦:这是你想要的吗?刘邦一脸伤感的说:不是。临终最后的意愿不是千古霸业而是对死者的缅怀和悔过。第二处是,项羽临终前看到自己和虞姬走在旷野上,两人相互依偎,脱去世间种种,剩下的唯一心愿是和眼前人平平淡淡的度过余生。我肯定历史不是这样,但谁又能否认,他们当时不是这样想的呢?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我在想,鸿门宴的第一主角是扮演刘邦的黎明,第二主角竟不是扮演项羽的冯绍峰,而是扮演张良的张涵予,且不说制片方有何安排,但看这部电影就知道,张良这个谋士才是最后真正成功取得自己价值的人。不是刘邦也不是项羽。那一回眸,难道我们非要对弈吗?(原台词不太记得了,指的是老年范增和张良各伺其主,互相对弈)我自己的解读是,也许真正的对弈只是看似和人对弈,实际上是和自己博弈,在选择和经历中,实现自我的认知。
阅历有限,看到了就想到了.....这是一部蛮好的电影
日期:2011-12-07 00:32:08
准备睡觉了,明天下班继续回帖子吧,有时间就把深圳的经历写完。
各位朋友,我并不如大家想想的那般优秀。
考上一中,只能说当时以我家的条件,实在不舍得父母把赚来的死工资贴到自费读书里面。我很多同学在雅礼的
,一毕业就考完sat出去读书了。我只是感觉教育环境很优越,给我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很多从农村考到县高中
的,他们才真正的优秀,那种环境下是靠着怎样的毅力和才智才有继续读书的机会的。
考大学也是一样,在一中那种环境下,大家都是水涨船高,大家都考得还不错,清华北大的一把一把的,自然身
处其中,求自我发展,这是行驶在轨道上的优越。读大学那会,我一个朋友为了考六级把我淘汰的文曲星捡起来
,还千谢万谢了半天。他的六级远比我的GT含金量高。
出国读书是因为大一不小心挂了门公选,当时学校有规定挂科不能保研,要么考要么就出去读,其实真没想那么
多,不是那种一上大学就立志出国深造的,有一定的偶然性,我本科的一门课程的教授刚好是那所大学的海龟博
士,就写了封含金量很高的推荐信。
读研期间因为跟导师帮助一家企业做了我所学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咨询工作,因此回国第一选择就是咨询行业,不
瞒您说,工作了才知道MKX是做咨询的,以前还以为是做锡矿的。
公务员考试裸考也不是吹嘘和炫耀,诚如一位前辈的留言,公务员考试注重的能力,我刚好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
期间有得到锻炼,虽然没有备考,但是前期有一定积累,所以很幸运很幸运。
很多光环是经得起远观的,但是走进了一看,可能是秃头映照了太阳的光辉。我只表扬自己一点,就是我想到了
自己40岁的时候会怎么样?于是做了最重要的选择,对于我而言。有段经历不错,至少遇到困难能拿出来想想,
有个参照。新的人生道路,新的环境,我基本适应,希望自己顺利,实现价值。
朋友,也许您可能没我较高的学历,现阶段没有稳定的工作,也许漂泊感孤独感一拥而上,也许心酸的经营着自
己的人生。但是别太羡慕别人,他可能并不比你出色,只是条件给了他机会,也许在一个适合你的领域,你的优
势总有发挥的空间。我妈常说,人没有优点缺点,只有特点,在有的环境这种特点是优势,有的就是劣势。你可
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也可以另寻环境。但别自责,别低估了自己,有时候机会来了,自己的经历和别人的意见
能促使你把握住。你就成功了。静下心来,慢慢想,总有不期而至的惊喜。要是身体和精神扛不住,就别死撑着
,敢于对自己说我不行,有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和认识。
抱歉,不是硬要说教,只是自己的一点点想法,仅仅建言。
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