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41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地造化万物,原无贵贱之分,为啥就不能让猪喝点酒呢?阮咸热情地招呼着小猪,来来来!与我共饮,共饮!接着又痛痛快快地喝起来了。
  日期:2012-03-25 12:49:52
  64、真男儿
  阮咸是个好男人,是男人中的男人:他只爱他所爱的,值得他爱的人。
  他也是个勇敢的男儿,并且将这种气质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上。

  其他门阀士家子弟,明明心里想着女人,可嘴上却要贬低女人,见了女人就假装躲开。阮咸敢爱敢恨,直来直去,毫无扭捏造作之态。
  阮咸与姑母家一个婢女私下要好,这个婢女是位鲜卑族的美人儿。阮咸母亲去世后,阮咸要在家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了。起初,姑母答应阮咸将此婢女留下,但因考虑到不为礼教所容,就在离开时私自把她带走了。
  当时,阮咸正在会客。听说婢女要远走他乡,他赶忙向客人借了头驴骑上就追。看到阮咸穿着孝服拼命追赶女孩儿,人们对此不拘礼法的放诞之举大为不耻,责备说:
  “你追一个婢女干啥?”
  阮咸心急如焚,坐在驴背上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不解其意的话:
  “人种不可失!”
  俗世间虚无可笑的名利,对性情中人来说,压根儿就没有丝毫吸引力。
  阮咸追上姑母后,看着小颈(腰)秀项的心上人,目光中充满了柔情蜜意。这一霎那,我的眼中只有你,你就是整个世界!在阮咸心中,萦绕着的只有一个念头:
  我欲邀卿常漫舞,青丝白发老人间!

  皇天不负有情人!阮咸兴高采烈抱得美人归,两人共骑一驴把家还。
  几个月后,由婢女转正的鲜卑姑娘给阮咸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阮孚。
  在司马氏礼法甚严的体制下,阮咸纵情越礼、放浪自适、饮酒享乐的行为,或多或少阻碍了他的仕途。他虽干过散骑侍郎的工作,官职上却难以更上层楼。在阮籍去世后,山涛为了帮助这位小老弟,曾举荐他为吏部郎,并高度评价说:
  “阮咸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
  阮咸外表不拘礼法,实质上深得老庄玄学之素养,越名教而任自然,此乃名士之精髓。光是不拘礼法,不过是狂人罢了。在阮家诸多子弟当中,阮籍生前惟独对阮咸另眼相看,自有其中道理。

  不过,司马炎对阮咸印象不太好,认为他崇尚虚浮之谈、嗜酒如命而未予提拔。
  酒与音乐,是阮咸生命中的两大精神支柱。
  阮咸具有极高的音乐天分,从小就精通音律而与众不同。自少年时代起,乐声只要钻到阮咸耳朵里,无论高、低、清、浊、抑、扬、缓、急,他都能丝毫不差地区分清楚,此谓之“神解”。
  前辈周瑜在酒色闲谈中,但凡听到乐工演奏,能即刻指出音符出入的错误,故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誉。周瑜音乐天分之高,音律悟性之精,后世能与之媲美者并不多,而妙赏音律的阮咸则堪当一个。
  身怀绝技本非过,但阮咸在无心之中,却因此得罪了一人:荀勖!
  日期:2012-03-26 22:16:55
  65、哭音琵琶

  荀勖,河南人,博学多才,据说颇有治理之能。晋帝国成立后,他和贾充一起修订过法令,又与张华一同整理过典籍。作为执掌全国乐礼的最高长官,荀勖不但位高权重,而且精通音律。
  一次,荀勖自编了一曲新律,特请阮咸前来欣赏。
  阮咸不是一个屈服权威的人,更非阿谀奉承之徒。他认为新律不合乎古韵雅乐,难以表现音乐“中和”之境界,就如实提出意见。怎奈荀勖心高气傲,自以为音乐造诣旷世无敌,遂将阮咸诚心指责视为存心捣蛋。
  在荀勖黑棍之下,阮咸被司马炎被贬为始平太守,被后人称为阮始平。
  不久,随着一把尺子的出现,荀勖终于发现:竟然是自己错了!
  原来,有人在掘地时,发现了一把周代玉尺。该尺号称“天下正尺”,被公认为最准确的尺子。荀勖如获至宝,马上用它来校对新律,这才发现新律要比正尺稍微短一点。在事实面前,荀勖对阮咸当初的指责不得不服输。即便声音上稍微有一点儿差异,阮咸也能听出来。看来,阮咸音乐上的才能,确实远在自己之上啊!
  若说嵇康是操琴名手,阮咸则是公认的琵琶大家:

  他演奏的琵琶曲,如同竹中清泉,滋润着听者心灵。
  江湖上的人说,是阮咸将龟玆传入的曲项琵琶,改造成了长颈琵琶。在沉重与任达之中,不如弹奏琵琶来得轻快。据说,他的琵琶有时会自动鸣响一个颤音,听起来异常凄美,而且极像人的哭声。
  仕途受挫、乐坛受压,阮咸惟有将满腔愤懑倾斜在琵琶曲中: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茫茫人海,谁是我的知音呢?

  颜延之在《五君咏?阮始平》中,赞扬阮咸音乐上的造诣时说: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郭弈已心醉,山公非虚觏。
  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阮咸去世时,以琵琶殉葬,做为死后惟一知已。
  阮咸育有两个儿子:阮瞻、阮孚。阮瞻亦善弹琴,人们听闻其琴技出众,纷纷前去聆听他弹奏。阮瞻不问长幼贵贱,皆为来者弹之,甚至可以整天为人弹奏而无丝毫不耐烦之意。
  经过时空洗炼,后人虽无法再度聆听阮咸丝竹之音,却仍可感受伟大艺术心灵上的不朽。阮咸一生留给世界最光彩的东西,便是被称为“阮咸”的乐器。
  阮咸仙逝四百多年后,蜀人蒯朗从其墓中搞出了一件铜制琵琶,与当时流传的“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时值大唐盛世,琵琶在唐朝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醉卧琵琶马上催”之说。太常少卿元行冲认定此乃阮咸所喜弹之琵琶,于是命人用木头仿制了一把,弦声高雅清亮。女皇武则天听后颇有感触,遂将该琵琶命名为“阮咸”,宋朝时又简称为“阮”。近代中国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就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以人名来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仅阮咸一人而已。

  纵使狂浪不羁的阮咸已远去上千年,纵然昔时乐器已化为腐朽,他的音乐魅力仍能跨越时空,放射出璀璨夺目的色彩,让他在历史中取得一席永不磨灭的位置。
  阮咸,一把带着哭音的琵琶!
  日期:2012-03-27 10:23:30
  66、嗜酒如命
  在五石散的药物作用下,竹林七贤个个都喜欢喝酒。

  阮籍固然善饮,甚至还在酒后吐血,但与另一位以酒闻名的小兄弟相比,仍要自愧不如。关于这位仁兄,江湖上有着一个神话般的故事。。。。。。
  某日清晨,一个身长六尺(一米五左右)、容貌甚陋的人,来到洛阳南郊的杜康酒坊门前。酒坊门上的一副对联,极大刺激了他的神经: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高处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
  此人看后甚为不爽:自己有斗酒之量,店家竟敢放出如此牛逼大话,简直就没把客户放在眼里!他负气进了酒坊,一坐下就来了三大杯,把小二脸都吓青了。三杯下肚后,这位矮小面丑的兄弟顿觉天旋地转,似乎桌椅板凳、坛盆瓦罐都在摇晃。他自言自语道果真醉了,还好尚能硬撑着跌跌撞撞往回赶。到了家里,他立即向家人交代后事说:

  “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
  说完这句话,他就死了。因他一生好酒,老婆就按照他的吩咐安葬了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