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28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是这样一个老油条,也看出解除州郡之兵实属不妥,上奏说孙吴虽平,不能以为天下就此大安。所谓“忘战必危”,为国者始终不可以忘战,坚持州郡武备不宜罢除。
  对这位后世被列入“竹林七贤”的知名人士,司马炎一向礼遇有加。

  山涛曾多次以老病辞官,司马炎皆不准,一定要留他在朝廷发光发热。不过,对山老先生这席话,司马炎就不听了。不听自有原因,他已封了许多王国,王国是有武备的。领兵的宗室肩负监督异姓功臣和吴蜀土豪的重任,陆续统率中央兵马出镇要害,逐渐替换异姓方镇。
  有了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坐大的教训,司马炎可不想悲剧重现。借助平吴所建立的巨大声望,皇帝此时不收兵权,更待何时?当年大家合伙,共同推翻了寒族代表曹家,司马家不得不大幅让利给盟友。现在屁股坐稳了,还不赶紧扒拉点干货到自家口袋,难道要等士族功臣集团中,再诞生一个司马懿吗?
  既然士兵们都解甲归田了,皇帝也应该在后宫埋头苦干了。
  在举重若轻地完成统一大业后,司马炎掰着手指一算,发觉咱家竟然是继赢政、刘邦、刘秀之后,第四个混一四海的伟大人物,不禁陶醉于自己的英明神武之中。
  自古英雄皆好色,好色未必真英雄。

  现在司马炎号令天下,神州大地莫敢不从,这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是时候展现一下风流倜傥的本色了。在灭吴的第二年,他就将孙皓妓妾全部收为己有:吴国后宫美女作为战利品,共计五千人被选中并送往洛阳供司马炎享用。
  参加革命工作多年,司马炎对国家大事已略有厌倦。如今外患已除,他自可放心欢宴游乐,将全副精力放到美女身上。在贫苦男青年为讨不到老婆发愁之时,司马炎则为小老婆太多而伤脑筋:后宫佳丽近万,个个貌美如花。
  面对天文数字的美眉,皇帝充满了幸福的烦恼,真不知该与哪位少女共度良宵。为了解决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矛盾,司马炎苦思冥想后,终于有了一项独特的创举:
  开通宫内晚班车。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道貌岸然应付完白天的公务后,司马炎就开始“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风流总伴他左右”。吃饱喝足后,他乘坐山羊拉的小车,任其在后宫内四处转悠。山羊停在谁门口,他就去找那屋的姑娘;愉悦的心中,歌儿在绽放: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无限的温柔;拥抱着你我的妹妹,是你让我无法后退!
  如此挑选性伴侣,可谓“公开、公平、公正”,貌似解决了妃子们争风吃醋的现象。但是,司马炎仍旧低估了美女的智商。
  时间一长,就有“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子,发觉了山羊喜吃竹叶和咸味的生理特点。于是,在自家门口插上竹叶、洒下盐水,就成为引诱山羊送客上门的蓝海策略。在后知后觉的佳丽争相模仿之下,后宫中的土地险些变成盐碱地。

  不过,胡芳却是例外。她无需跟风插竹洒盐,照样受司马炎宠幸,独享专房之宠。
  皇后老爹杨骏及叔父杨珧、杨济,三个人利用司马炎怠于公务之机大肆弄权,被舆论称之为“三杨”。仆射山涛多次规劝,司马炎虽然知道这回事,但实在没时间过问。
  忙啊,他在后宫真是太忙了,甚至忙到被某位下属鄙视的地步了!
  日期:2012-02-12 18:51:03
  42、硬汉

  晋太康三年(282年)春,司马炎亲自到洛阳南郊祭祀天神。
  典礼完成后,他顾盼自雄,深有感慨地向司隶校尉问道:
  “你看,我可以和汉代哪些君王相比?”
  司马炎仰首伸眉等待下属的颂扬,不料却得到一个意外回复:
  “刘志、刘宏(汉桓帝、汉灵帝,著名昏君)。”
  答者面不改色,丝毫不以否定老板为惧。
  司马炎大为诧异,为何自己定位与下属评价相差如此悬殊?他遂辩解道:
  “我虽德不及古人,尚能克己为政,又平定东吴、混一天下。说我好比汉桓帝、汉灵帝,怎么会糟到这种程度呢?”
  “刘志、刘宏卖官的钱都流入了国库,陛下卖官的钱却流到私人口袋。从这一项来说,陛下恐怕还不如刘志、刘宏。”

  司马炎面色略显尴尬,自己确实干了不少卖官肥私的勾当。如今被下属当面说破,他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哈哈大笑,自我解嘲地找了个台阶:
  “刘志、刘宏时代,听不到这种直率的话。我有你这种正直之臣,比他们可好多了!”
  司马炎是一位开国之君、统一之君,除了性格宽容之外,自有其胸襟与气魄。他既没有当面责罚这位硬汉,也未事后给直言犯上的大炮筒穿小鞋,反而赏赐他20斤黄金。
  对朝廷中的乌龟帮和鲨鱼帮来说,如果讨好大老板,绝对是工作第一要务。
  为官之道,就是要认真琢磨顶头上司及上司的上司,忧上司之所忧、喜上司之所喜。至于摸老虎胡须、踩老虎尾巴的危险动作,只有以“为民请命、浩然正气”为宗旨的傻瓜才去干。
  然而,翻阅司隶校尉刘毅的简历,就知此人敢当面否定司马炎,实属本性所然。

  刘毅,山东人,是晋王朝中难得的视死如归正气派领军人物。他年轻时便知砥砺名节,立志做一个超凡脱俗的清官。在“莫谈国事”的年代,刘毅却热衷于品评人物,所言极为中肯。因他不避权贵,敢于大胆指斥朝政,以致王公贵人望风惮之。刘毅寓居平阳时,当时的杜太守慕其声名,请他出任功曹并参与郡务。刘毅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淘沉汰劣,将一百多个庸官冗官除名。刘毅因此名声大作,被时人称赞为:

  “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
  刘毅锐意整饬吏治,卓有成效,深得曹魏帝国嘉许。
  不久,他被举为该郡“孝廉”,入朝担任司隶都官司从事(低级监察官)。作为一名监察京畿地区官员的纪检干部,刘毅从不因位卑职低而放弃对权贵的斗争,他持正不挠,接连劾罢一批贪官污吏,竟然使京邑肃然。
  虽然舆论对刘毅赞誉有加,他却从未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打完苍蝇、老鼠、豺狼后,刘毅正义之棍开始挥向了小老虎河南尹。正当刘毅要上疏弹劾河南尹这样的大官僚时,顶头上司司隶校尉阻止了他的“胡来”。作为一个老于世故的人,司隶校尉向刘毅认真讲述了纪检人员必须了解的潜规则:
  监察官好比“攫兽之犬”,门阀权贵则是“鼷鼠”,两者关系是“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说白了,这些权贵个个都有后台,谁也得罪不起!你不要只想着弹劾别人,还是顾着自己,别被人从背后打黑枪吧!
  对上司的一番“好意”,刘毅却并不领情,忿忿地说:

  “既然敢抓野兽,就能杀鼠,何损于犬!”
  既然上司阻碍办公,刘毅索性拂袖而去,辞去了热爱的监察官职务,干脆赋闲在家。老乡王基为他打抱不平,利用自己的号召力,以至让晋王司马昭都欲任刘毅以相国掾。刘毅本打算托病推辞,后因听闻嫉贤妒能的宵小之徒进谗说他忠于曹魏,为了避免被司马昭借故下毒手,他于是应命入朝担任要职。
  司马昭死后,刘毅先后在朝廷担任过尚书郎、驸马都尉、散骑常侍、国子祭酒等职。期间,刘毅的正直为人给司马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命其掌谏言,负责封驳事宜。几经周折后,刘毅终被拜授司隶校尉,回到了梦寐以求的监察岗位。
  任用刘毅执掌京畿,正体现了司马炎用人的明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