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16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魏帝国见交州有利所图,加上南中有路通到交州,遂任命南中监军霍弋遥兼交州刺史,可直接任命太守以下官员,霍弋遂调集精兵强将攻占交趾。由于进入交州的道路非常艰险,魏军这次行动并未引起东吴足够注意。
  几年后,孙皓仅遣交州刺史刘俊、大都督修则等人先后三次攻击交趾,皆为晋交趾太守杨稷所破。吴军的失利,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郁林(广西桂平)、九真二郡遂叛吴降晋,归附了杨稷。杨稷抓住有利时机,派将军毛炅、董元对吴军发动反攻,在合浦郡(广西合浦)古城大破吴军,阵斩刘俊、修则,杀得东吴残军逃回合浦闭门不敢出。至此,晋帝国在交州南部站稳了脚跟,并通过赦免交州各郡税赋及减轻刑罚来巩固统治。

  晋泰始五年(269年)冬,从失败中警醒过来的吴帝国,遣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广西梧州)太守陶璜从荆州陆路出发;另一路则由监军李勖、督军徐存从福建乘船舰走海道,经台湾海峡南下,在合浦郡会师共击交趾。
  次年夏季,李勖因水道艰难无法前行,斩担任向导的将领冯斐后撤退。就是因为这次师出无功,李勖被何定落井下石而遇害,督军徐存及其亲属亦同时被孙皓诛杀。两路吴军只剩一路,走陆路的吴军也是开门黑,在分水被以逸待劳的晋军迎头痛击,前锋陶璜损失两员部将后狼狈退回合浦。
  陶璜,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其父陶基曾任吴国交州刺史。他不但富有谋策,而且周穷好施能得人心。此前,广州刺史滕修数次讨伐南贼皆不能制,陶璜在旁出了一个古怪的点子:
  “南岸夷族要仰仗我们的盐铁,应切断和他们的盐铁互市,使田器损毁。如此二年,可一战而灭也!”
  滕修听从陶璜的建议,果然击破了岭南蛮夷。

  这次,薛珝看在陶璜已故老爹情面上,没砍他的脑袋,只是痛骂了他一顿:
  “你主动请求前去讨贼,现在丧失二员大将,你的职责去哪儿了?”
  “下官不能按自己意志行事,诸军又不听我调度,故而招致败绩!”
  薛珝见陶璜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怒之下,准备引军退还荆州。然而,陶璜所言确属实情,败得是有些冤。返回军营后,陶璜判断晋军获胜后守卫必然懈怠,绝不会算到自己会卷土重来。于是,他精选数百敢死队员,趁夜色带头奇袭董元,果然取得成效。陶璜也不恋战,背着抢获的诸多宝物乘船安然返回。
  薛珝见陶璜反败为胜,转口对他大加赞赏,并上书让其代领交州刺史。
  日期:2012-01-25 20:35:08

  25、斗智
  晋泰始七年(271年)夏,陶璜从海道出其不意地进抵交阯。
  身为晋军将才,董元能与毛炅联手击杀刘俊、修则,足证其绝非泛泛之辈。他临危不乱,先在残破的断墙内埋下伏兵,然后才率军出击。两军稍一接触,董元就诈败伪退,引诱陶璜进入伏击圈,随即一声令下,伏兵蜂起直冲吴军。
  陶璜似乎成了砧板上的肉,眼看晋军就要痛宰肥羊,就在此时,形势发生了变化。追击的吴军并没有慌乱后撤,前军有序地向两侧散开,一直没露面的后军憋着一股劲儿继续向前冲。尤为特殊的是,这支吴军的装备着实与众不同,士兵各各都握着长戟,组成了一道在平地上所向披靡的斯巴达式戟阵。晋军大吃一惊,在吴军长戟逆袭之下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交阯固守待援。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并不适合董元、陶璜。
  因为,陶璜是董元的克星。
  除了在分水吃了个闷亏外,陶璜总是棋高一着、略胜一筹。当他远远望到断墙时,根据董元的作战风格,就怀疑其中会有名堂,所以特别留了一手。董元轻易败退,更让陶璜坚定了这个念头,将计就计大破晋军。
  董元的恶梦,远没有结束。
  他惊诧的发现,扶严(越南太原省)土著首领梁奇居然领着万余人前来帮助吴军。当董元通过内部渠道得知,陶璜聘请梁奇的酬金,竟然是去年从己方抢走的锦物数千匹时,他气得几乎昏了过去。

  非但如此,董元还会继续品尝陶璜分化瓦解,收买人心的厉害。
  董元手下有员勇将叫解系,陶璜恰好认识其老弟解象,解象又正巧被陶璜硬架着来到交阯。陶璜一边让解象写信给老哥劝降,一边让他乘自己的轺车,在吹锣打鼓声中绕着城池游行。董元看到这幅情景,无奈叹息道:
  “解象这个样子,解系必心生去意!”
  董元将解系杀掉后,城池不久就被陶璜攻陷。因为这次胜利,陶璜被大老板正式任命为交州刺史。
  交阯郡刚回到吴军手中,马上又被晋帝国新任交州刺史杨稷及郁林太守毛炅夺了回去。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交州问题,吴主立即派遣新任大都督薛珝、交州刺史陶璜二路人马,外加扶严的夷人,共计十万大军联合攻击交趾郡。
  封溪山(交趾境内)一战,晋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吴军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将交趾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南中地理环境恶劣,与交州交通不便,使益州难以给予交州晋军足够的支援。同时,杨稷初来乍到,恩惠未遍,未能及时争取到当地势力的支持,以至势单力薄。更要命的是,在巴蜀威望极高、影响巨大的霍弋偏偏在节骨眼上去世了,顿时让杨稷外援断绝困守交州。
  此前,霍弋派遣杨稷、毛炅来交阯郡时,曾与之对天发誓说:
  “若贼围城未满百日就投降,你们家属要被诛杀;若过百日救兵不至,我受其罪!”

  杨稷等人守城未满百日,粮秣就已被吃得一干二净。杨稷自知难逃一败,就向吴军乞降。让他吃惊的是,陶璜拒不受降!然而,更让他意外的是,陶璜竟然主动资助粮草让自己继续守城!!!
  在诸将一片劝谏和质疑声中,陶璜道出自己的答案:
  “霍弋已死,必不能援救杨稷等人,我们可等杨稷满百日后再受降,使其无罪而我得仁义,则可内训百姓、外怀邻国,这不很好吗?”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高境界,陶璜深得其精髓。此前,他以经济战助滕修破南贼;如今,他活学活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欲以心理战降服对手,夺取整个交州的人心!
  当杨稷吃完陶璜赠送的粮食后,他与霍弋相约的百日守城期限已过,援军身影依然遥不可及。于是,杨稷再度请求投降,陶璜这才欣然笑纳。

  自修则被毛炅所杀后,其子修允复仇心切,主动请求随陶璜南征。等交趾城降后,陶璜喜爱毛炅勇敢善战,打算饶他不死,故不准修允诛杀毛炅。但是,毛炅非但不领情,反欲密谋袭杀陶璜。陶璜查觉后,不得已下令处斩毛炅。
  刑场上,修允揪着杀父仇人,呵斥道:“晋贼!”
  毛炅厉声反骂说:“吴狗!何等为贼?”
  修允手持利刃,活生生剖开毛炅的肚子,割其肝脏,同时恶狠狠说道:
  “你还要不要作贼?”

  毛炅不愧为一条铁汉,强忍巨痛诟骂不已:
  “我恨不得杀掉你们的孙皓,你爹是什么东西,一条死狗!”
  毛炅死后,陶璜就将杨稷等一干被俘晋臣送往京师。杨稷刚走到合浦,就发病而死。几年后,被押送到建邺的晋将中,一个叫孟干的人寻机逃回江北,向司马炎详呈伐吴之计,得到司马炎厚赏并封为日南太守。
  夺回交趾之后,九真、日南、郁林等郡亦相继回归东吴版图,陶璜也被擢升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前将军、交州牧。武平、九德、新昌等越南北部诸地土地阻险,夷獠劲悍,历世不服王化。陶璜软硬兼施讨伐蛮夷,开置三郡及九真属国三十余县,州境之内始告安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