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10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陆抗之死,也让羊祜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多年来,羊祜期盼的不正是这一天吗?只要陆抗尚在,灭吴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何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陆抗一人即抵十万大军!陆抗逝世,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东吴时代的终结。陆抗之后,江南再无可与晋军抗衡的良将。纵使再有新秀涌现,也会因兵力太过单薄而回天乏术。眼看梦想将要变成现实,羊祜怎能不喜?

  不过,由于平南将军职位不算太高,所谓“位卑言微”,羊祜就只好先忍着了。
  忍归忍,经过多年调研和分析,羊祜对南下作战已颇有心得:
  “凡以险阻得以保全者,必须和对手势均力敌。如若内政混乱、国势衰败,纵有再险恶的屏障,也无法拯救自己。蜀汉不可谓不险,皆云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可钟会一进军藩篱就消失了,当他乘胜席卷一气冲到成都时,汉中诸城有心无力,就如归巢的夜鸟般缩着不敢出。等刘禅一认输,蜀汉立马就树倒猢狲散了。现在,江、淮之险不如剑阁,吴主之暴远超刘禅,吴人之困甚于蜀汉,而晋军兵力盛于往时。不在此时扫平四海,却只是固守边界,使天下困于征戍,经历盛衰,不可长久。

  若命梁(重庆及陕南)、益之兵水陆并进顺长江而下,荆、楚之众进逼江陵,豫州精锐直指夏口(湖北武汉),同时令徐州(苏北)、扬州(皖中)、青州(山东北部)、兗州(山东西部)的部队在建邺会师。东吴以一隅之地挡天下之众,必然势分形散,处处告急。我们再以巴蜀、汉中的奇兵乘虚而入,只要一处突破,对方就将全线崩溃,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谁叫东吴依靠长江建国,东西数千里承受的攻击点太多,没有安宁之日呢!”

  咬紧牙关苦等两年,羊祜总算官复原职,还被司马炎改封为征南大将军,并额外享有开府仪同三司(等同丞相待遇)、自行辟召僚佐的特殊优待。
  放眼古今中外,“朝中有人好做官”绝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至理名言啊!
  在朝廷的地位提升了,说话份量也就今时不同往日了。
  羊祜立即将打了几年的腹稿变成文字呈送司马炎,同时向老板指出吴国软肋:
  “吴主恣情任意,与下属相互猜忌,将疑于朝,士困于野,即无保疆卫国之良计,也无安国之忠心;平常之日,犹三心二意,兵临之际,必有人响应我军,可以断言他们绝不会上下同心为国一死。
  此外,吴军攻势凌厉却不能持久,弓弩戟楯皆不如我军,惟有水战是其特长。可是,我军一旦入境,则长江非复所保,他们只能退守城池,去长用短,已非我军对手。我军深入敌方国土,人有致死之志;吴军在乡土作战,担心家人安危,各有离散之心。如此,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克敌制胜!”
  日期:2012-01-16 20:51:34

  16、堕泪碑
  灭吴,何尝不让司马炎朝思暮想?
  司马炎反复看着羊祜的分析报告,对其中观点深表赞同。然而,他只能长叹一口气,侧身把奏章放到了案角。见申请书长时间无下文,羊祜知道朝廷仍顾虑秦、凉二州秃发树机能之乱,于是再次上书说:
  “吴平则胡自定,应当先急速完成大功!”
  时逢晋军对秃发树机能屡战屡败,故对羊祜之提议,参与决策的人大多不同意。其中,朝廷实力派大佬太尉贾充等人反对尤为坚决。皇帝的权威,亦非常人想象中的至高无上。面对一片反对之声,司马炎无奈否决了羊祜南征之策。

  羊祜的满腔热情,被从天而降的冰水浇凉了大半。他心灰意冷的叹息说:
  “天下不如人意的事,十件之中,常有八九。上天赏赐的东西,拒绝接受,岂不为后世的英雄豪杰留下遗憾!”
  他的慨叹似乎发得太早。其实,除了大老板司马炎外,朝中还有两人是羊祜伐吴计划的铁杆支持者,其中一人就是编撰《拾遗记》的中书令张华。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东吴夏口督孙慎在冬天率军骚扰晋国边境,并掳掠了一千余户居民而返。对吴军这次小规模军事行动,羊祜毫无反应。司马炎于是专门派侍从官质问羊祜,责备其为何不派军追击?同时,司马炎还透露了将荆州治所由襄阳迁回南阳的打算。对老板的训斥和计划,羊祜作了辩解和分析:
  “江夏距襄阳八百里,等得到贼寇的消息,贼寇已撤退多日,步兵怎能追得上?兴师动众,只不过为了免除上级责备,非臣本意。昔曹操设置都督,大多与州治相近,因兵势宜合不宜散。疆场之间,一来一往,慎守而已。若因此而迁徙州治,贼寇出没无常,将来不知道又要迁到什么地方了!”
  看到羊祜的回复,司马炎迁徙荆州治所的念头也就不了了之了。
  晋咸宁四年(278年)夏,羊祜老姐羊徽瑜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此时,羊祜的病情也愈发沉重。他自知时日无多,便要求到首都洛阳朝见皇帝。等羊祜到了洛阳,司马炎特准他乘辇入殿,无需叩拜即行落座。待司马炎召开座谈会时,羊祜便详详细细地当面陈奏伐吴计谋,听得司马炎点头如同鸡啄米。
  散会后,鉴于羊祜病重不能常来面议,司马炎遂派中书令张华去羊祜家请教战略。羊祜躺在床上,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吴主暴虐已到极点,我们今日尚可不战而胜。万一吴主突然死掉,吴国另立明君,我们虽有百万之众,长江未可窥也,将为后患矣!”
  了解到张华与自己意见相投后,羊祜握住他的手欣慰地说:
  “完成我志愿的人,那就是你啊!”
  司马炎被羊祜的忠贞深深打动,终于下定决心以倾国之力伐吴。他准备请羊祜带病出征,卧床指挥诸将。羊祜自知时日无多,婉言谢绝了老板好意:
  “取吴不必臣行,问题在取胜之后,当劳陛下多多思虑了。功名利禄之事,臣不敢居,只盼对那新征服的广大土地,陛下能谨慎选择官员管理。”
  这年冬天,羊祜因病逝世,年五十七岁。
  他侍奉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两代,主管中枢机要多年,对于所有谋略或兴革建议,都把草稿烧掉,让世人完全不知道内容;被推荐当官的人,也都不知道是谁推荐。每次升官封爵,羊祜常会辞让,恳切之情,众人皆知。即使有机会从巨平县侯晋封为南城郡侯时,他也拒不接受。对于人情世故,羊祜是这样说的:

  “政府在官署发表任命,官员却到私人家门拜谢,我不敢这样做!”
  对羊祜的离去,司马炎十分哀伤。发自内心的悲痛,让司马炎哭泣不已。他的涕泪流到胡须上,被严寒的天气凝结成了冰。由于羊祜留有遗命:不准把南城郡侯的印信随棺殉葬,司马炎遂特别下令说:
  “羊祜几年以来,一直拒绝郡侯封爵,身没亡故,此情仍存,现在仍恢复他原有的巨平县侯,以彰显他高贵的美德。”
  羊祜逝世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南方,荆州百姓无不伤感哀悼。店铺自动关闭,大街小巷一片哭声,吴国边防将士也都暗中落泪。无疑,羊祜是个好人,更是个好官。中国百姓非常质朴,任何人只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过些好事,民众都会世世代代纪念和缅怀他。羊祜生前在襄阳时,喜爱游览岘山(又名岘首山)。襄阳人于是在上面建立纪念碑和祭庙,在每年节日按时祭祀。凡是看到纪念碑的人,都会忍不住呜咽流泪,该碑遂被称为“堕泪碑”。

  羊祜安详地走了,或许他已在另一个世界里,与惺惺相惜却互为对手的知己陆抗把酒言欢,畅谈两人共同的治国理想。虽然,羊祜已等不到江东平定那一天,看不到吴帝国瓦解投降的场景,但他已留下丰富的政治遗产,足以让继任者完成灭吴的遗愿。
  那么,接替羊祜的领军人物,又会是谁呢?
  日期:2012-01-17 20:59:51
  17、杜武库
  羊祜临逝之前,作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