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7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陆抗曾居西陵与步阐共事多年,对这座要塞的防御情况了如指掌。面对殷切请战的手下,他摇摇了头:
  “此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粮谷又足;而且,所有抵抗外敌的防御工事,都是我昔日驻防西陵时策划设置,今反攻之,不可猝拔。北兵来到后我们却无任何防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
  话虽如此,诸将仍不甚服气。

  战争必须考虑对手的心理因素,西陵叛军对前来救援的晋军,报有极大的心理预期。仗着城高池厚又有强力外援,叛军必然上下一心、斗志昂扬,势必会顽强作战固守待援。在敌方士气最盛时强攻,已方根本捞不到便宜。
  不过,陆抗知道不让手下稍微吃点苦头,日后指挥起来只怕不那么得心应手,遂勉强同意他们作尝试性攻击。在徒劳无功受挫而返后,吴军将领这才专心致志构筑围城工事。
  就在围堵西陵的建筑工程竣工之时,羊祜的五万晋军也逼近江陵北岸了。
  吴军诸将皆以为陆抗不宜亲自率军西上,理应留在乐乡就近指挥江陵防御。陆抗再次力排众议,笑着安慰众人说:
  “江陵城固兵足,用不着担心。假令敌军得到江陵,必不能守,我军损失甚微。若晋军占据西陵,长江南岸山区的群夷皆当扰动,其患不可量也!”
  陆抗既然说出这番话,心中自然有谱。两害相较取其轻,江陵万一失守,吴军凭借水军优势,完全可以在长江把晋军拦腰截断,对长江南岸的晋军瓮中捉鳖。西陵若失,一旦晋军水师顺流而下,吴军长线防线就岌岌可危了。

  于是,陆抗亲帅主力西上,奔赴西陵前线督战。为了以防不测,他对江陵防御还是特别下了一番功夫。
  当羊祜进抵江陵以北时,只见原本地势平坦,道路四通八达的平地,如今已成为一片水乡泽国,严重阻滞晋军前行。探听之后,羊祜不得不佩服陆抗的高招:
  江陵督张咸奉陆抗之命,在各处河流建立水坝,拦截河水后将其灌入平地,一则可防叛军逃走,二则可抵御晋军南侵。
  地势是死的,人是活的,办法总是由人想出来的。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水泽地,羊祜忽然心生一计,遂公开扬言要破堰以通步兵。
  得知此消息后,陆抗沉思不语,半晌后忽然下了一道让人不解的手令:

  命张咸摧毁千辛万苦垒起来的水坝,一个不留,主动破堰泻水!
  诸将对老大举动惊诧万分,已方本当增兵守坝以阻敌军破坏,为何反要助敌一臂之力呢?面对下属的质疑和劝阻,陆抗选择了沉默。
  当晋军逐步推进到湖北当阳时,眼前情景不禁让羊祜倒吸一口冷气。他深深体会到了陆抗的厉害,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河水已彻底退去!
  不用问,肯定是陆抗抢先破坝的后果。羊祜嘴说破堰,是为了迷惑对手,以便利用人工水道用船运粮,不料陆抗居然识破了自己意图。如意算盘彻底泡汤,晋军只好弃船,改用车辆运送粮秣。

  再坚实的道路,被河水浸泡几周后也会变成烂泥地。晋军士卒推着笨重的辎重,在泥泞路上走得万分艰苦。面对龟速行驶的大军,羊祜实在拿不出任何办法,只有暗暗叫苦干着急。
  人定胜天,喊喊口号可以,要转换为实际行动,难啊!
  日期:2012-01-12 21:31:50
  12、西陵大战
  东线的羊祜还在磕磕拌拌往南挪动时,西线的荆州刺史杨肇已抵达西陵。
  陆抗已命张咸固守江陵,并让公丨安丨督孙遵率领一支游军沿长江南岸抵抗羊祜,另遣水军督留虑逆长江西上阻截徐胤,自己则亲统主力进入西陵营垒迎战杨肇。
  计划没有变化快。

  正当陆抗调兵遣将之际,不料腋肘生变,仿似当头挨了一记闷棒:
  营都督俞赞等人见晋军势大,决定“弃暗投明”,突然趁夜潜逃到杨肇营中。
  陆抗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对下属说道:
  “俞赞是军中旧吏,知我虚实。我常担心夷兵(二线部队)平素缺乏严格训练,若敌攻围,必先攻击此处。”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陆抗当机立断,连夜变阵,将精锐部队与夷兵驻防营垒对调。第二天,杨肇果然向原夷兵营垒发动猛攻,结果被训练有素的吴军迎头痛击。在暴雨般利箭巨石的打击下,晋军损失惨重,死亡相继,不得不败退回营。
  深秋过后是初冬,飘散的雪花将西陵城外变成了银色的世界。

  吴军凭借先前累死累活修筑的工事,轻松打退了晋军的多次突击,牢牢固守着战壕。由于徐胤水师攻击建平受阻,杨肇后勤供应开始难以为继,士卒们饥寒交迫,战斗力严重下降。在冰天雪地里与吴军僵持了一个月后,杨肇终于计穷力竭。在寒冬的严酷摧残下,晋军不得不放弃阵地,趁着夜色的掩护慌忙撤退。
  陆抗本欲出垒追击晋军,但因顾虑步阐借机突围,自己兵少难以两面作战,遂下令全军狂擂战鼓大声呐喊,作出大举进击的姿态。杨肇兵团不知真伪,在极度恐慌下抛盔撂甲,扔下武器盲目逃窜。此时,陆抗才派出轻装部队从后衔尾追赶,轻松大败斗志全无的晋军。
  晋军最关键的链条,就这样被粉碎了。
  得知西线败绩后,羊祜顿兵坚城江陵之下也无隙可乘,只好领着精疲力竭的部队缓缓北撤。
  晋军溃败奔逃之后,西陵顿成孤城。

  冬天里的一场雪,把西陵守军的希望,化作了绝望;让他们沸腾的心,坠落到冰窟窿里了。步阐手下将士情知大势已去,士气大受打击。况且,他们原本就是吴国军人,只因迫于无奈才反叛,面对德高望重的陆抗,此刻大多已不愿死战。
  对手人心浮动,发动总攻的时机到了。
  陆抗下令大军全力攻城,这一次,吴军极为顺利地拿下了西陵。在处置叛军的问题上,陆抗展示了高超的手腕:
  一方面,诛杀了步阐及同谋将吏数十人,夷其三族,彻底铲除了步氏家族在西陵的势力。另一方面,对城中被步阐胁迫反叛的数万人,网开一面,向吴主申请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陆抗得胜回军乐乡后,依旧貌无矜色,谦卑虔敬如常,旋即被吴主加封为都护。
  西陵之战,陆抗随机应变,指挥若定,以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部队围城打援。在晋军分进合击之势下,对敌各个击破,终于攻克西陵,迟滞了晋军灭吴战略的实施。吴军能以寡敌众,在不利情况下取得大捷,也反衬出晋军战斗力的低下。

  若将台湾比作西陵,陆抗的战术能否给今人一些启示呢?
  晋军资本是陆抗三倍以上,羊牯、杨肇在吴国叛军接应下,以优势兵力南征,却居然玩砸了,彻底暴露出晋帝国世家大族缺乏卓越将才的严重问题。对于此次失利,晋帝国有司上奏作了如下总结:
  “羊祜所统八万余人,贼众不过三万。羊祜顿兵江陵,使贼备得设。乃遣杨肇偏军入险,兵少粮悬,军人挫衄。羊祜背违诏命,无大臣节。可免官,以侯就第。”
  以众凌寡仍吃败仗,将领们难辞其咎。羊祜幸亏后台够硬,仅被贬作平南将军。撤退时无组织、逃跑时无计划的杨肇先生,直接被摘了官帽贬为平民了。
  在两军首次交锋中,将门虎子陆抗完胜士族子弟羊祜。
  不过,两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陵胜败不算是最终裁决。在以后的岁月中,两位惺惺相惜的高手,还要继续隔江比拼内功呢!
  日期:2012-01-13 22:07:43

  13、无声的较量
  西陵救援失利,让羊祜遭遇了事业上的一次重大挫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