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12 22:52:35
继续讨论:
可能有些人会问,战国时代那么多的改革和变法,为什么别人就可以赌博,商鞅就不行呢?
我们可以一一比较一下,魏国的变法是魏文侯搞的,魏文侯当政50年,整整半世纪,时间很长,但他的变法对魏国社会的改造,最后并没有商鞅那样的彻底和全面。所以,魏国的变法是在长时间里,一点点积少成多地推行,效果是逐渐积累下来的。
秦献公的改革之所以不引人注目,也是因为他的改革措施比起商鞅来,不那么的激烈迅猛,比较缓和。吴起在楚国变法,目的只是打击贵族,把权力收归中央,但这个有限的目的也没能长期坚持下去。齐威王在齐国的变法,变法措施基本上就是举贤人,对社会的全面影响力显然也没有商鞅变法那么激烈。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措施仅限于军事领域。
所以,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改革与变法,和商鞅变法对比,一般来说改革的范围,没有商鞅变法那么的全面;改革的程度,没有商鞅变法那么的彻底;改革的手段,没有商鞅变法那么的激烈。如果说他们也在赌博的话,那他们的作风远比商鞅要小心,谨慎,稳重。如果把赌博过程仔细看,单次下的赌注,他们都没有商鞅那么的巨大。所以,这些国家的改革与变法,出问题,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商鞅变法小的多。
日期:2012-09-13 22:03:01
继续讨论:
可能有些人又会问,对社会进行全面改造难道不好吗?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我的答案是,不能说全面改造就一定不好,但是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包含的互相关联的因素很多,用变法来改造整个社会,就象对人进行开膛剖腹的大手术一样,不一定效果不好,但是一定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做这种手术需要极其极其的小心。任何人被建议做大手术的时候,都应该把各种因素事先进行慎重周密的考虑,反复的衡量,才能作出决定。但是商鞅显然没有这样做。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商鞅的基本原则是军法治国,是一种很特殊,很偏门的治国策略,别的国家以前都没有这样做过,没有实行过这种改革方案。军法治国在实践中到底有没有好的效果,谁也不知道,所以,这种治国策略是完全的创新。既然不可能事先知道这种完全创新的治国策略的效果是怎样的,那变法过程更应该是逐步,谨慎的推行才对。
可是实际上,这么极端激烈的措施,只是在前356年,前350年这几年里就在秦国全面推行开了。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的大跃进和文丨革丨,大跃进和文丨革丨这么奇特的主意,除了***一个人,别人都很难想的出来,而这么激烈的改造社会的重大措施,在实践中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强制推行到了全国,所以,最后不出问题才奇怪。
日期:2012-09-14 23:17:25
继续讨论:
战国时代各国的改革里面,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创新的成分也比较大。赵武灵王前307年开始把胡服骑射推广到赵国全国,我们知道,他在前326年就即位了。在前307之前,赵武灵王对改革做了什么呢?他在北方边境上的少数部队里进行胡服骑射的实验。经过长期的局部实验,训练出了一只小规模骑兵部队,他又让这只部队参加实际打仗,让赵国的上层人士切身体验胡服骑射训练出来的部队战斗力,这样才终于说服了那些不愿意改革的人。虽然仅仅是军事领域的改革,赵武灵王的准备也是非常充分的,改革的推进是非常耐心的。赵武灵王和秦献公一样,都是谦虚,慎重,负责任的改革者。
商鞅变法是一种创新性的,全面的,迅猛的,暴力的改革,其他国家的变法则主要是模仿性的,局部的,缓慢的,温和的改革。用现代的话来说,商鞅变法是一种典型的激进式改革,其他国家则是渐进式改革。象商鞅这么激进的做法,在世界历史上都很难找到成功的案例。所以,先不管变法当中的具体措施是好是坏,仅从推行变法的方式方法来说,商鞅就已经大错特错了。商鞅和助长了商鞅的秦孝公,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的自大,低估了社会改革的复杂性,而高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和判断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