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设在一家中档酒店,什么都是一种“还过得去”的感觉。这是Manking和集团公司对我的真实看法吗?我想。但是转眼间我又否决了这种想法:“也许这种中档酒店,对他们来讲,只是毛毛雨、洒洒水、麻麻的?如果是这样,我是不是要做好再次找工作的准备呢?哼,要是真敢这样给我脸色,我也不是没法子,人满街都是,股票、期货都会一点的人,你去找找啊?”想到这里,我心又定了几分。
参加饭局的是期货公司全体员工。因为员工数量本来就没几个。Billy说了“要去准备读书、考研”,结清工资了,就再也没回来。Juila一起来的人里,也走了一位。前几天,我把招聘广告挂上58同城,在邮箱收到了几份简历。可我横竖看了都不太满意,多是些学校很一般的年轻人,有一个还是“职中”生,都没有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只好礼貌性地给他们发了一份内容为“简历已审核,现已归档公司备用人才库,如有需要,XX期货广州分公司将择机联系面试事宜”的回信,这是因为我不喜欢打击人,在工地上,我也曾寄过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我明白那种等待,再落空的滋味。拒绝,也需风度,我认为。
饭局终于开始了。Manking非常显然地面露喜色。因为John的婶婶已经准备开户,她在成都,我们将合同快递了过去。期货和证券不同的是,随着2008年2月证监会下文不准异地开户后,想要“甲地居住、乙地操作”除非坐飞机到其他地方办理活期存折和股东卡,而期货异地开户只需指定存管账户和签订合同、下载分析软件和交易客户端即可。听John说,他婶婶是成都市政府一个局的处长。
Manking祝完了酒,大家就吃了起来。“食不言、寝不语”是我从小恪守的家教内容,可三杯酒下肚,我就关不住话匣子。所以但凡有酒宴,总有些不怀好意地人带我去活跃气氛,无论在哪里。
大部分酒后的胡话,睡后便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那一天的话,我却记得个七七八八。那是Manking和Juila,亦是“嫂子”和我说交易策略的事。其实Manking那天变相赶我回家睡觉,他是有愧的,也是心虚的。他表现得有些歉疚,当然,外人很难看出。可当年的我,非常不爱饶人。
“这些天也是辛苦你了,给我们分析行情、培训,就是我,也学了不少。”
“那是,在你这样的金牌操盘手身边工作,我哪敢懈怠啊?本来只想拿2.5成功力玩玩的。”
“现在用了几成?”Juila插嘴道。
“二点六成。”
“二点六成就让股市客户纷纷转战期市,要是用了十成还得了?我们公司明年不飞了才怪?来来来,小R,再喝一杯,祝我们明年的事业红红火火,更上一层楼。”Manking在打圆场。
“呵呵,你也不是不知道国内葡萄酒很多都是三精加一水,有葡萄他老人家几个原子就不错了。况且还是这种进了饭店还卖两位数的。”我指了指刚才Manking给我斟的满满一高脚杯红酒说道,“倘是喝了假红酒,明年又怎样红红火火呢?”
“那是,那是。这假酒最可恶了!”Manking转头向包厢外喊道:“靓妹,拿酒单来,换酒!”一丝轻蔑的笑划过我的脸庞:这家伙,咋连换酒都那么土气十足呢?就不知道出门和服务员讲吗?难怪他是个靠“盘感”做交易的操盘手。
“盘感”在证券、期货市场上都是个屡见不鲜的名词,只不过鉴于1996年中国股市为遏制投机,改成了T+1交易制度,使得微观、超短线交易失去了大部分生存空间。要做中国股市T+0交易,那就只能通过买卖ETF等无时间限制投资品种,走曲线交易,还有便是在有持股的情况下,日内高抛低吸,因此设定计划后于指定区间买入、将减压线设于下跌3%、止损线设于下跌5%位。而期货市场则一直坚持T+0交易模式,因此投机性更显突出。“盘感”的主战场也由此移到了期货。
这种感觉有点像“第六感”,说不清,道不明,似雨似雾又似风。主要是操盘手紧盯盘面,看到交易产品在某个“位”(心理关口)跌不下去了,或者跌破了又涨了回来,那么就买入、做多,相反,如果在某个“位”涨不上去了,或者突破了又跌了回来,那么就卖出、做空。至于仓位,主要是依据盈利和亏损的“预期点”所确定,大仓位(40%以上),小小赢上十几“点”(最低价格变动单位),便溜之大吉;小仓位(20%至40%)就“飘单”几十个点位,甚至隔夜,在亏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执行。这其实就是一种目押交易,在我看来。实际上,当Manking第一次打开自己那个十万多元的账户向我表演自己的“盘感”时,我打了哈欠,说:“你打拳皇应该是把好手。”说真的,在流行前线,Manking被我的二阶堂红丸一抽三好几次。要知道,我当年用得最好的就是这位人物,因为我曾留过披肩长发,样子很像他,特别是在科技馆摸静电球把一头天生的黑中带栗头发都电到直竖。
总体上,“盘感”在期货交易里,也只是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要真拿出去和外人说,换来的恐怕都是奇奇怪怪的眼神,甚至直接就是“卫生球”,尤其是在代理操盘的危害性人人皆知的现代。于是,遇到了懂行或者老成持重的客户(这些人往往都不缺钱)Manking总是让我来讲期货投资的形势和策略,他在旁边插科打诨,最终的提成常常是业务员60%,我和Manking各20%。
那次吃完小年饭后,Manking、Juila和公司里其他人对我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从2009年1月1日就可感觉出来。John、Tomson对我更言听计从了,Juila那边的人却更疏远了我,他们说什么东西一遇到我经过就压低了声音。只不过,Manking和我打招呼也更勤了,我知道,他准备招聘新人以应对春节前后“走人”高峰期,还是非常希望我配合。但是,这得看看他的人力资源理念怎么样了,我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