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营销十年手记:悟道十年》
第5节

作者: china046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很快看老张表演的时候到了,公司接到了赛派服装的促销策划案。老板很年轻说才27多。十几岁就在江湖上混了。这此赛派服装要搞反季销售,服装3折还是5折起。老张在办公室里嘴跟有牙疼一样在小屋子跺步。来回的走。边走边头仰头向顶棚看,我左右晃着脑袋摆钟一样看仰望着他,我担心顶棚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老张说现在谁家不打折啊,老百姓谁见打折还心动啊。估计效果不能好了,一定要突出一种什么概念呢?就是好东西打折。我在旁边应付着。因为入行尚短判断不出什么来。最后他自己很感动的说了一个主题,还是往着顶棚说的:“仅仅是价格打折!”好!我心放下了,顶棚没有坏!

  老骆似乎在听他汇报的时候心都没在什么打折上,他古怪的想法说出了好几个,先后打击的老张很郁闷。老骆一会说要把衣服建议弄到农村卖,因为那流行性差,说不定非常火;一会要说不如做很怀旧的电视广告,让年轻人卖过季的衣服反而感觉很流行。第一个想法我倒满认同,毕竟是一种不损害利润还应该有希望的方法。第二个我倒搞不明白了,不过满有意思的。这也让我弄明白了做广告的人应该有一些突破的想法的。应当叫逆向思维吧!在他俩交流不对称的前提下我的傻笑成了一种让屋子空气不至于尴尬凝固的湿润剂。

  第二天早上,老骆奇怪的在没开空调的大热天把门关上,问我一个问题:“你感觉老张怎么样啊?”哈哈!来才几天啊,就问别人这个问题一定是对他有看法了。我一撇嘴,脑袋略偏了一下说:“恩?没想象中厉害!”老骆也嫣然一笑:“嘿嘿!”答案很简单不是,老张的命运很明了了。后来我曾经反思过我是不是不江湖了有点。可是我不说似乎也绝对不了他的命运。其一有二,一他不行公司不能要他,他行,老骆一定跟他竞赛,那命运是必然有一个人出局。因为职场上就是这样残酷。因为他俩都想在这个职位上实现自己的想法。那么结果就不可能会出现他俩刚见面的那番我至今都很感动却只能在酒桌上很熟悉的语言风格了。

  转眼28天过去了,做了大概有四五个案子,毕竟水平有限,只有部份方案问份成果得到了执行。老骆非常义气,想办法从财务科破例开了200元钱给我。捧着钱,心里滋味真的满激动:这不是普通的200元钱呀!这是四张50的呀!在回家交给母亲的时候,她眼角分明有激动的泪水。人生就是第一次感觉最奇特,第一次赚钱可能是小时候在家摘黑豆果,一共是8快钱,买了一个冰棍是何等的自豪。而这200元在回家忘却了20多天的艰苦之后是何等的骄傲!

  日期:2008-11-27 0:24:47
  第七章: 北京似乎不是很大却又真的很大
  不知道是不是幸运,我赶上了千年的盛世。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其实唯一的感觉就是:又张了一岁。不张的毛的嘴上开始发芽了。表哥从北京回来了,拿着大哥大,穿着西服,讲着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经历,一个单20万。感觉他老牛了,据说在北京开了自己的公司。一股脑的羡慕,他给父母卖的VCD可以用来唱卡拉OK,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个奢侈品了。我向他申请了夏天暑假去北京。

  2000年的夏天,头一遭叫同学们集体送上了火车。当早上快到北京的时候,我已经兴奋的不能坐在座位上。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可爱的首都,穿行在心脏的中央,我忽然感觉索然无味。满眼的平房林立,极目不能远眺,一切都被雾气所笼罩着。这就是北京吗?我实在不清楚为何大家在这里连远方都看不清楚的城市里为了如此陶醉。一个心中梦想的家园原来就在烟尘中躲藏。 看来祖国的心脏负荷满严重.

  我表哥很早便在火车站等我了,高高的个子和高高的帽子是他的标志,下了车,我和表哥便竟直走出车站,在出票口检票的时候,一个检查员看着我的学生证问“你是海淀哪里的”,我光一愣说不出来,“德胜门”,妈呀!西城区才有“德胜门”。我又补了全票才出去北京站,这样,我去北京首次筹划——用学生证买“半票”宣告失败,首次失利让我很是失落,这个策划人当的实在不够精明,逃票竟然没有策划成功.

  坐在出租里看到眼前的北京,真的感到了一些不一样巨型的广告牌上立邦漆孩子的屁股要比俺家养的猪头大好几倍,如此宽广的马路,这么点的出租车遇一块还堵,真不知道北京的交警水平是不是赶不上省城的义务干活的大老爷们。关键这里的出租车堵车还蹦字,多亏是我表哥消费,否则,我估计我到北京的第一份礼物是——心律不齐。周围的高层和哈尔滨的楼比起来是姚明和我一起的感觉吧。进了北京家第一个惊奇的是,这么个40来平米的地方房租要快两千多!北京的房租绝对“首都价”。看来我是雾里看花,小瞧了心脏的高明之处。

  我开始在表哥公司开始工作了。也说不上工作其实就是玩而已。表哥是做医疗广告发布的。就是目前北京比较火的新兴医院当年就是他的客户。这些做的比较厉害的医院的创办人当年都是非常穷的。有的曾经和表哥一样做过广告的业务员。他们发迹的基本模式是先在一个医院办一个特色专科,找一些退休的老医生坐诊。主要是治疗一些疑难绝症或者是不孕不育症状的病症。然后报纸上打广告,把这些老家伙包装成无所不能的妙手圣医,真话,中国电影编剧有这些开特色诊所的家伙们的智商,中国电影早就腾飞了。他们写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故事将中国大地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忽悠到北京,治好的少,治不好也不会有人告,可利润却都塞满了他们腰包,变成了大奔和脖子上的项链。经济学的交换概念对于他们是不起作用的,他们没有给消费者以很好的价值体验,自己却日进斗金。

  我表哥当时的情况其实并不好,回归家乡总要把自己打扮的跟台商一样,可光鲜外表里面可能是痛苦煎熬的心,明天的早餐在什么地方。项目推广的并不好,做房地产广告对广告实力要求很高,利润来的很辛苦。我去的时候刚开始做医疗广告,结果没想到异常火暴。我到北京仅仅2周,最疯狂的一天纯利润要好几万,主要在北京一些面向全国的做医疗广告宣传。当时医疗广告是房地产广告之后的重大利润来源。而广告效果也出奇的好,广告一打全国各地的用户纷拥而至。一次我在新兴医院碰到一个患者愁眉哭脸拿着广告问我,你说这能有效果吗?我只能无语的走开。

  我是个对成功传记很容易产生联想和模仿欲望的人.当然可能就是所说的三分钟热血的人.在北京看了一本书<<广告人手记>>,叶茂中写的.叶茂中算是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名人了.很会包装自己,写了一本很风趣的读解广告知识的书.把广告行业描绘的智慧斑斓,看的我是想把脑袋削尖了也要往这个行业里钻.这就是一个出色的广告推广人员的本领,将推广描绘的丰富多彩,技术描绘的多种多样,人们对作者本人的思想也就很容易被认同.闲暇之余,拜读了他的书,更觉得此人洞察消费者绝对有一招,很多新奇的创意真的令人赞叹.跳出当年的只要有钱的都象明星的思维,需要说明的是叶茂中很聪明,他的很多观点都在讨论理念,或描述广告运做的可能规律或者消费者心理变迁.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你与他的思想同步获得认可,其实很多观点假设条件不成立的话,观点本身都具有很大的问题.还有叶学会西学中用,把国外很多好广告直接拿过来,换场景,换产品,直接用.后来看了很多资料发现,原来人家早有这个想法了.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才有价值的产生.会抄,是最快捷的生产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