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筹码狙击战:中国商企密谋与诡道竞争》
第11节

作者: xiaozhu9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30 09:49:23

  26、
  IPAD商标争夺局中局(一):唯冠衰落真相
  2012年,一场官司引起了国内甚至是国际舆论的注意。这就是唯冠与苹果争夺国内IPAD商标案。这场官司,最终以唯冠获得6000万美元与苹果达成和解画上句号。官司虽然结束了,但由此引发的讨论却并没有结束。这场官司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注目?该案件成为了商标争夺的经典案例,而唯冠的成功获得利益更被诟病为投机取巧的典范。唯冠到底怎么一步步让全球的产业巨头“苹果”掉进了陷阱中?想要了解这桩案子背后的玄机,就必然先从唯冠的成长史说起。

  说起唯冠,其实并非是大众眼中的“皮包”公司,其生产规模并不小。唯冠公司在1989年成立,以几十万元人民币起家,并开始做显示器材料加工。1991年进入深圳沙头角保税区,从此开启了唯冠以显示器为核心的发展壮大之路。十多年后,唯冠就成为了全球第四大显示器生产厂商,年销售额过百亿,企业员工人数过万,并在香港、台湾两处上市。最辉煌的时候,全球每十台显示器就有一台是唯冠生产的。

  其企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可以看出唯冠的发展轨迹,更能看到此类企业的共通点。第一个阶段,是高速发展阶段,也就是从唯冠创建到2003年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唯冠迎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走来,由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所以同大多数的同类企业一样,唯冠享受着地方优惠政策、地价优惠、人力资源极其低廉等优待,这种以代加工(OEM)的形式逐步做大的企业数不胜数。而声名远播的代加工巨头——富士康,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唯冠与富士康虽然规模不同,但发展轨迹还是极其相似的。

  唯冠在代加工不断做大的同时,也开始有转型的欲望,并于2000年并购了品牌显示器厂商美格的股份。如此一来,唯冠由低端显示器为主,逐步开始进入中高端市场,并确立了品牌地位。第二阶段在2003~2007年,是唯冠发展的一个相持阶段,其实在这个阶段唯冠可以有更多的发展。但由于与传统通信产业巨头摩托罗拉的合作,让唯冠在这个时期的业务逐步走向被动。2003年10月,唯冠与摩托罗拉双方正式公告摩托罗拉与唯冠集团达成联盟,同时宣布摩托罗拉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系列家电产品登陆中国。

  日期:2013-07-30 18:34:20
  27、
  其实在刚开始,双方都是本着一种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形成市场优势的想法。作为传统通信产业巨头,摩托罗拉一直觊觎此类家电业市场,尤其是中国这个拥有巨大需求的市场。液晶、等离子电视的市场蛋糕又极为诱人,但苦于没有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做基础,所以就想找一个合作者。而唯冠呢,虽然做了多年显示屏,但也仅仅是作为各品牌代理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当时商业前景似乎比较乐观,覆盖面非常之广,从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楼宇可视对讲机、数码录放影机、汽车影音开始,准备逐步渗透进入所有相关产业市场。

  但此次合作,却迎来了两家厂商的“双输”局面。对摩托罗拉来说,由于新兴品牌与产业的冲击,让这个老牌通信产业巨头面临巨大危机,而其企业本身因为产业结构过于臃肿,发展目标与市场需求产生了背离,已经是危机四伏了。此时与唯冠的合作也是想开始新的尝试,企图在家电市场方面做起来并重夺优势。不过由于摩托罗拉早就舍弃家电市场,并未料到电视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而在等离子、液晶生产方面继续发展,所以这个时候摩托罗拉回到家电市场,可以说已经慢了好几拍。

  在这个电视升级极其迅速的时代,电视核心的升级甚至可以以天计,慢半拍都会落好远。偏偏这个时候,摩托罗拉对于唯冠的技术要求是,必须由其在不同地区的七个研发部门通过才可批量生产,这样就耽误了新产品快速上市的时间。在竞争激烈的电视行业,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市场。一方面摩托罗拉研发以及产品实验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唯冠对于相关电视产品制造经验不足,这样两个“性格不合”的“夫妻档”在一起,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婚姻危机”。

  果然,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的10月初,唯冠宣布由于在产品营销认识上的分歧,已经停止与摩托罗拉共同生产销售资讯家电(包括液晶电脑显示器、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数字电视等产品)的合作。这场短暂的婚姻,让唯冠与摩托罗拉在资讯家电产业中都铩羽而归,被打出了局。实际上,在2004年以后的市场,国内家电产业巨头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摩托罗拉与唯冠本身出了毛病,即使它们合作无间,在当时日渐饱和的国内家电市场上,其实也很难走远。国内专业制造和销售的巨头们都在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新合作的它们又怎么会讨得了便宜去。

  日期:2013-07-31 09:58:00
  28、
  但不管怎么说,立足于代加工领域的唯冠有着多年的行业积累,在此次合作失败之后,也没有动摇其根基,只是堵住了唯冠首次转型脱离代加工领域的成长之路。虽然唯冠在此期间也尝试转型,但代加工企业快速转型成功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在此后的几年,唯冠并没有多少大动作。在维持这种以代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几年后,迎来了唯冠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衰落期。
  进入衰落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并不仅仅是唯冠,也是全球此类企业的危机。200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于此时的唯冠来说,面临着三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带来的产品囤积问题。产品的囤积致使成本不断增加,同时资金也就无法回收。第二个问题,就是欠债企业的资金无法到账。第三个问题,就是产量过剩引发的行业整体降价,降价导致资产缩水。这几个问题其实汇集起来都把危机指向同一个地方——资金链。因此唯冠的资金链瞬间开始产生断裂。

  幸好在2008年末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而其中家电下乡的刺激计划让唯冠暂时摆脱资金断链的危机,也让当时同一时期的同产业企业喘了一口气。随着家电下乡带来的附加值逐步回落,消费市场逐步趋于饱和,显示屏以及家电相关产业制造商们在2009年以后再次进入冬天。连代加工巨头富士康都压力倍增,不得不将厂区搬迁,以降低成本,更何况是身兼电视、显示屏等多项产能过剩问题的唯冠了。于是,在2010年8月,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股份不得不因资金断链而停牌。

  此后唯冠国际旗下的深圳唯冠就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基于众多债主缠身,深圳唯冠本身又无力偿还的前提下,一个可以让深圳唯冠的债主、股东降低损失的机会摆在了眼前,这就是与苹果的IPAD商标权争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