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用了4年才能和其他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11节作者:
无言de错误 日期:2011-11-12 11:08:31
(七)初入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上)
时间:07年7月——08年12月
收入:
(1)07年7月至07年12月底薪 800+提成,无保险和公积金,总体上算,少的时候1000+,多的时候6000 +
(2)08年1月到08年12月底薪 800+提成,有保险、无公积金,总体上算到手收入 600 到 2500 之间
接着上回说,在老年公寓项目终结后,我陷入了困境。一则,忙活了两三个月大概就拿了几百块钱的底薪,没了工作。二则,最要命的是,我06年就开始操作的一个账户,原以为从35万做到了50万(当时账面高的时候应该已经到了48万多了),就准备跟客户说一下要分提成了,能分四五万,结果一个“530”暴跌,把账户打回了原型,眼看到手了好几万没了。
在这简要的交代一下“530”,对于没有炒过股的朋友,算是背景介绍吧。
话说,尚福林主政证监会后,05年以极大的勇气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制度红利的释放,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地产升值,已经此前入世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催生了大牛市。05年股指在1000点,06年底已经到了2000多点。07年初到了3000点。尤其是07年春节后,股市暴涨行情和财富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这反而促使股票涨的更快。尤其是一些垃圾股,开始了疯涨,连续大幅拉升。。。。大盘快速的涨到了3000点后,政府也意识到这么涨不是办法,应该进行调控,于是报纸、媒体开始吹风,什么理性看待上涨,理性投资,投资有风险之类。。。。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半夜鸡叫了。当时市场有传言,说政府可能上调印花税。后来,还有人专门出来辟谣,出没有上调印花税这回事。。。。。凡是XX否认的,都是真的;凡是XX竭力宣扬的,都是假的。。。事实再次印证了两个凡是的威力。果然,辟谣之后不久,5月30日凌晨,财政部的网上宣布上调印花税。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有赞扬ZF果断出手抑制泡沫的,有骂ZF言而无信的。。。。但市场开始了用脚投票,此后几天,股市连续、大幅暴跌。。。惨到什么情境?有些股票每天开盘就低开百分之三四,然后稍微抵抗一下,就跌停了。还有的直接就封死跌停板。上千家股票一起跌停的壮观景象也出现了,最恨的时候,大盘整体跌8%。 很多人的账户,短短五六个交易日,百分之三四十的资产就没了,100万剩60多万了。当时刚开始的时候,我不忍心减仓,后来看实在不行了,也大幅减仓。。。。。。。最坑爹的是当时没经验,减仓之后,大盘开始了反弹(一般来说,快速下跌之后,都有反弹)。我当时不甘心亏损,看反弹了,资金又进去了,进去之后,秉承着强者恒强的道理,我选了一些当时比较抗跌的股票。但是反弹后,未到前期高点,大盘又开始暴跌了,而这次暴跌,之前跌的很多的股票,几乎不怎么跌了,毕竟都被腰斩了嘛。。。。。而之前比较抗跌的股票(就是我后来买进去的股票),开始补跌了,欲哭无泪。。。。。在没有亏到本金的时候,开始割肉离场。。。
血泪现实,让我一下明白了,股市赚钱没那么容易。
之前的工作,根本没能攒下钱,一个月千把块钱,再节俭也剩不下啥。而股票分成的钱,又打了水漂。为了生活,得赶快找份工作啊,必须得有收入才行。后来一想,反正也是找工作,为了以后股票操作方便,那就进证券公司吧。虽然咱学的不是证券或者金融专业,但也可以试试。
随后,就开始看报纸招聘和网上招聘。这时候,整好T证券公司再招聘,我就做了份简历发了过去,简历上说了自己虽然不是证券或者金融专业,但是已经做了很长时间股票,有相关经验,因此希望公司考虑下。。。。结果,没多久,人家就让过去面试,面试就是和营销总监聊聊天,然后就让过去实习,开始上班了。当然,给的岗位,只可能是客户经理,帮助拉客户。
-------------------------------------------------------------
07年那会,股市火爆,很多证券公司开始大规模招人,招过去就拉客户开户。因为行情好,所以股票好做,赚钱容易,根本不需要啥技能。所以,很多公司招了大批业务员(有的叫客户经理,有的叫理财顾问,各种名字的都有)拉户。而且,给业务员很低的底薪,一般都是800到1200吧,D城这个地方,很少有超过1500的,而且多数都不签正规的合同,属于营业部自己招人,自己想办法养活,几乎都没有编制。不过当时行情好,虽然底薪低,没保险什么的,但很多证券业务员赚的钱,整体上并不少,在当时可能会超过很多行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我进入了证券行业。。。。
—————————————————————————-----------
本节未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