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9年,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穷小子成为现在年薪超过50万的白领》
第49节作者:
我是梁野 日期:2011-11-09 23:41:07
园区的王总给Sandra电话,为了配合浦东深化改革试点,海关总署的人会到我们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的需求。可是很不巧的是Sandra那天要去国外出差,总经理Bruno也不在国内,这可怎么办?我怕自己趟不牢。
我问王总我该说些什么?王总想了想对我说,有一说一,掌握分寸就好了。回想起当时,我和王总坐在一起,对面坐着一排的海关官员,有总署的某某司长,还有负责法规的,有负责通关的。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高官,有一种压力扑面而来,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我悄悄地擦了擦手心的汗,故作镇定地说:“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今天莅临指导工作,我叫梁野,是公司采购部的。”
“你就是梁野?”有一位海关官员打断我的话。
“是的。”我有点疑惑地停下来。
“就是他。”他对着司长说,司长笑着会意地点点头。这位海关官员继续说:“梁野,我们收到你写给海关总署的信件。你提到的归类的问题确实是我们碰到的新情况,我们现在当作一个课题在研究。”哦,现在我想起来了,大概半年前,我们公司要进口一批人体肝脏微粒体,按照海关的税则归类,非要归为进口药品。如果是药品的话,就需要办理进口药品许可证的,这当然就得找药监局,可是但当我找到药监局的时候,药监局却答复说这不是药品,不可能出具许可证,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推来推去,使得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进口货物在机场仓库里面变质了。这件事情搞得总部非常恼火。我也觉得归类有问题,就找了当地海关的归类处理论,但他们也是照章行事,毫无办法。我就一气之下,写了一封信到海关总署,没有想到还真的有人关注到了。
“请继续说。” 海关官员对我示意。
“好的。”我继续说:“由于我们总经理在国外出差,很遗憾不能参加今天这么重要的调研会,为此他让我转达深深的歉意。我们是国内成立的第一批外资研发中心,体现B公司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和对健康事业的承诺,公司现在主要从事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公司成立以来,得到了海关各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使得我们公司从一年前的10几个人顺利地成长为现在超过200名研发人员规模较大的研发中心,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当然,随着研发的深入,特别是我们的生物部门开始正式投入运营,我们企业也碰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生物试剂的进口,需要经过卫生局,商检局,海关层层审批审批,每个环节审批周期长,使得整个流程常常超过一个月。而由于研发企业的特殊性,所需的材料往往事先很难预测,无法像工厂的物料一样有计划性,所以漫长的进口周期对研发项目有非常大的影响。考虑到中国的通关环境,特别是上次肝脏进口的事情发生以后,总部已经考虑把生物研发项目留着国外,甚至考虑到印度投资新的研发中心。据我了解,园区的有些公司为了减少繁琐的进口手续,往往和国内的经销商签订购买合同。而经销商一般会通过非正规途径申报流程进口货物,这样也客观上逃避了海关的监管,所以,在此我代表公司呼吁海关主管部门能确实考虑到新的情况,出台更便捷、更符合研发企业通关需求的政策。谢谢。”
“梁野,你刚才提到的非正规途径是指走私吗?”
我没有想到会被这么问,心里一紧张。我看了一眼王总,他用眼神示意我继续说。我继续解释道:“有些企业可能会通过更换品名的方式来逃避监管,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
“是呀。”王总接过话说:“各位领导,希望海关主管部门能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到研发型企业的实际困难,出台更加灵活的监管政策,给我们企业更顺畅的通关环境,才能更好地杜绝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同时更有力地对生物制品进出口进行监管。”
“小梁”另外一位海关官员说:“麻烦你二件事情。第一,提供几家主要的生物试剂的经销商名单,第二,和你们同事了解下,印度对生物制品的监管政策,这样我们也可以做个借鉴。”
我一听,心里想完蛋了。提供经销商的名单,他们不会顺藤摸瓜,抓他们走私的现行吧?如果这么做,我不是出卖别人吗?另外,其实公司考虑到印度投资的事情完全是子虚乌有,只是为了达到效果而已,我知道只要是印度抢我们生意的,国家肯定会重视,比如软件外包,可现在让我到哪里了解印度的海关情况?真是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王总走之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的发言很好,相信他们这次调研是认真的。”我却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