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9年,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穷小子成为现在年薪超过50万的白领》
第48节

作者: 我是梁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5 23:55:51

  王总推荐的报关公司还算给力,凭着他们和海关的关系,进口手续审批得比较快,有些正常需要一周的,他们大概2天就能报出来了,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不过也有一个瓶颈,那就是生物制品的进口,包括人源DNA,抗体,胎牛血清等,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有卫生局,商检局,海关等,进口手续最快也要一个月,这对于研发来说,时间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于这些状况,如果直接从国外采购,时间成本根本就耗不起。行业内的办法就是找国内的代理商订购,代理商都是通过更换名称混进来的,所以报关不需要那么长,这种行为说轻了叫做打擦边球,说重了,就是走私,这种方式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在B公司是不符合公司内部的政策,不能被接受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国家相关政策过于陈旧了,没有考虑到现在制药研发中心和医药外包公司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当然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国家政策,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见到相关部门领导不停地呼吁,甚至还代表公司写信给过相关部门。
  SAP项目在顺利地进行,现在在处于系统测试阶段,如果没有问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写用户手册了。经过几个月的参与,我已经完全融入了项目组,不但能够很好地参与讨论,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也积累了很多项目管理的经验。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我和巴基斯坦的阿里成为了好朋友。有一次,我们项目组开完会,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热情地请了他在正大广场吃饭。
  阿里看着外面江对面的外滩对我说:“真漂亮,如果巴基斯坦也有这么一座繁华的城市就好了。”其实我和他是用不是很流利的英文交流的,为了方便阅读,这里我都是用中文来叙述。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朋友。我们的就是你们的。”我本来是想说巴铁这个单词的,却不知道英文怎么说。我本人是个军事迷,知道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准盟友。

  阿里接着说:“巴基斯坦人确实把中国人当作做好的朋友,一直很感激中国提供的帮助,在巴基斯坦只要说你是中国人,肯定能受到很多优待,可是中国发展很快,马上就会成为和美国一样强大的国家,而巴基斯坦还是和20年前一样穷,不配做中国的朋友。”巴基斯坦穷我是知道的,有一次查看世界GDP的排名,很惊讶地发现巴基斯坦和香港差不多,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经济实力竟然和香港一个城市相当。

  “不会的,我们一直把你们当作我们的铁哥们。”
  阿里喝了几杯啤酒,话也就多了:“我在上海买东西,住酒店,服务员看我是巴基斯坦的,都对我很冷淡,而对西方人却是非常热情。”
  我对阿里解释说,“服务员都很势利的,不是因为你是巴基斯坦人,换成我,他们也会这样对待我。”
  阿里笑笑对我说:“希望因为这个。来,我们干一杯,中巴友谊万岁。”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这个阿里,我还是心存感激的,他真的帮了我很多,才让我这么快熟悉项目。
  这时,我电话响了,一看是张鹏。
日期:2011-11-08 00:02:24

  “梁野,你在忙什么呢?”
  “噢,没有什么。刚和一个朋友吃完饭。你最近怎么样?”
  “我现在挺忙的,培训,听讲座。”
  “哦?不错啊。”
  张鹏在电话那头说:“梁野,上次和你提到有一个赚钱的机会。”

  哦想起来了,在杨夕生日的那天张鹏和我说过,不过说实话,我早就忘记了,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因为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好事会主动送上门给我。
  “什么赚钱机会?”我好奇地问。
  “你听说过管道的故事吗?”
  “什么故事?没有听说过。”
  “那我和你先解释下吧。从前有个村庄,取水的地方很远,村里有2个年轻人就靠挑水赚钱。甲每次挑完水赚到钱就到酒吧里面喝酒。而乙呢,利用下班的时间修建引水的管道。二十几年过去了,甲乙都老了,挑不动水了,甲没有了收入来源,而乙的引水管道终于建好了,从此乙只要拧开水龙头,水便源源不断….”

  “老兄,你在说什么啊?不懂。”我有点失去耐心地打断他。
  “梁野,我们上班的人就像是甲,哪天我们做不动了,或者失业了,我们就没有收入来源了,而我要介绍给你的事业就是乙挖的管道。”
  “大哥,你就直说吧。”
  “好,那我就直说了。我现在从事的事业就是安利。”
  “天哪”我忍不住说了一句:“张鹏,你怎么又搞传销啊?大学时候的教训还不够吗?”

  “安利不是传销,是直销,商务部都批准的。”
  “不管是什么销,我都觉得不靠谱。”
  “我刚开始也觉得不靠谱。有一次,我从火车上认识一个人,坐在我对面。她非常能言善语。她告诉我她以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高管,一年收入100万,但也是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安利,现在已经是三钻了,下面管理了很多人,年收入是原来的几倍,而且还每年增长,现在她已经把工作都辞了,每天就是到全国各地演讲。我还听过她的讲座,非常不错,很鼓舞人心。”
  “反正,我觉得不适合我。”

  “你先别急着否定,周末你在家里吗?我拿安利的产品过来演示下。”
  碍于兄弟情谊,我勉强答应了。
  周末对于我和晓霞来说,本来就是宝贵的时间,我们经常会躺在床上拥抱着聊天,享受一周来难得的休闲时光。
  张鹏很早就过来了。不过,我感觉他真的有些变化,西装革履,领着公文箱,见到晓霞热情地叫着嫂子好。看来安利事业确实可以改变人。

  张鹏拿出安利的产品,洗洁精,维生素,开始说安利的怎么怎么好,其他公司的怎么怎么垃圾,什么他父母亲吃了几个月纽崔莱什么毛病都好了,好像不用安利的人都是大傻瓜,我心里虽然认同安利的某些产品,但却很反感这种营销模式。
  我当时的想法很坚决,要我买没钱,免费送我可以考虑。张鹏见我不买,便劝我入会,说如果我发展我的朋友的话,以后朋友只要购买安利的产品我都可以提成,问题是我实在不好意思和亲戚们谈生意。最后,张鹏没辙,说我不发展可以,但希望我能先占个坑,入会再说,越早入会越好,现在他都开始往东南亚发展了,以后这片地方都是他的了,潜力巨大啊。
  我被他弄的没有办法,掏了一百元,让他帮我办理入会,这才算完。反正入会了,我不去发展别人就是了,省得他天天盯着我。
  后来,和李傲说起这事,他说:“嗨,张鹏这小子找你了?我都快被他烦死了,据说我们同学不过男女都被他骚扰过了,我都已经把他的手机号码列入黑名单了。”
  做安利做到人见人厌,失去朋友,也算是代价惨重。
  有一次,我在MSN碰到张鹏,他告诉我说:“他现在发展了不少人,也开始有收入了,准备明年辞职,专门做安利。几年以后,我就可以财务自由了。”
  我还真希望他财务自由,这样我也好有地方借钱。说实话,我觉得安利的模式还是不错的,如果你介绍朋友,以后朋友的消费都会有提成,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安利到了中国,模式就变味道了,变成了传销敛财的工具。据说,很多上级为了完全任务,强迫下线自己花钱囤货,后果就是货卖不完,只好以非常低的折扣处理,不但下线损失惨重,而且把正常的市场秩序给冲击了。
  园区的王总给Sandra电话,为了配合浦东深化改革试点,海关总署的人会到我们公司调研。Sandra让我准备好发言材料,可是很不巧的是Sandra那天去国外出差了,总经理Bruno也不在,这可怎么办?我怕自己趟不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