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3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国家或民族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存方式。采取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然环境和地缘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劳动型”国家和“抢劫+欺骗型”国家两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有些国家属于自足型,他们在自己的自然环境中,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他们往往缺乏内在的动力去抢,因为周围国家更穷,抢也抢不到什么好东西,还不够路费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中国历史上每次对外大型战争,都是因为遭到外来的军事危机,为了解除危机,才被迫出击。一旦消除危机,就会自然而然地停止下来。当然,在反击的过程中,中国的版图也扩大了。

  有些国家属于抢劫型,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自然环境,他们会过得很苦,甚至很难生存。但是通过抢劫,却可以大幅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这种类型的国家就会很自然的倾向于去抢。战争会成为这种国家或民族的内在冲动,有实力的时候就去抢,没有实力的时候等待机会去抢。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殖民战争,都是如此。

  中国北方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他们在辽阔寒冷的大漠上依靠游牧为生,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他们必须去抢,去南方到邻居家去抢。这是他们必然的选择,所以中国从周朝以后,三千年的时间里,北方的边患一直没有停止,无论换了哪个民族来,都要南下。当我们强大时,可以把他们控制在北方大漠;当我们虚弱或分裂时,就会被他们让他们得逞,丢失部分土地。最严重的就是元清,整个华夏地区全部被占领,导致了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全面倒退。

  中国传统的农耕民族就是劳动型的,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东北的渔林牧民族就是抢劫型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民族始终缠斗几千年,一直到热兵器普及之后,才算停止。
  西方也有类似情形。罗马帝国时代,北方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民族一直南侵,去争夺“蜜和奶的土地”,日耳曼之后,匈奴又来,前赴后继,罗马帝国的主要兵力都用来防御北方,北方兵团的大将中出了好几个皇帝。最终罗马帝国也沦亡于更具掠夺性的北方民族之手。
  如果没有战争胜利的光环和财富,凯撒不会成为罗马的统治者。掠夺来的财物和奴隶对凯撒很重要,所以他才说“把上帝的给上帝,把凯撒的给凯撒”,掠夺就是凯撒战争的根本目的。
  罗马的衰落,就在于掠夺达到了地理的极限。继续占领新地方、继续掠夺,所付出的成本已经大于所得到的战利品。
  抢劫型国家最终会形成抢劫型的文化,善于骗的国家也会形成伪善的传统。近代欧美国家就是如此,以各种形式的伪善的普世价值为掩护,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抢。
  而中国这样的劳动型国家,则形成了另外一种文化,愿意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享受劳动成果,虽然有时候难免也会仗着国家强大去占点便宜,但是性质和西方抢劫型国家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上的主流文化的原因,也只有中国文化大行其道,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和平安定富裕。

  日期:2012-02-28 19:42:22
  “抢劫+欺骗型”国家——不仅会抢,还特别会骗
  “抢劫+欺骗型”国家,如果光是抢,而不懂得骗,这样的国家很快会成为众矢之的,外部树敌太多,内部过于疯狂,国运无法持久,很快就会衰落,最典型的就是蒙古帝国和近代军国主义日本。
  要想抢,必须会骗。骗,是以抢作为威慑力,不通过抢的方式,而达到抢的目的。
  骗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政治上的骗。为了短期内的国家利益,随时准备背信弃义,放弃诺言,二战之前的慕尼黑协定,英法就是这样抛弃捷克的。
  第二类是文化上的话语权,要有一套价值观,给自己穿上文明的外衣,占据道德制高点,再利用舆论的长期导向,把敌对国家的政府和文化说得一文不值,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在敌国发展“带路党”。每个国家都会有带路党的,给人卖了还帮着点。
  第三类是经济上的骗,利用不清不楚的金融陷阱、不公平的贸易规则,达到剥削和掠夺的目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剪一次羊毛。
  在上述三种“骗”中,政治上的“骗”,还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去做另一个国家的保姆。但是文化上的骗和经济上的骗,性质就非常恶劣,也更具欺骗性的。把三张欺骗手段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大成者,近代英国和美国就在这些方面达到了顶峰。
  他们不仅有了普世价值作为武器,还非常善于通过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国家公约来打击敌对国家,外表看上去好像不是干涉是国际社会来干涉某国,其实这些国际组织都是他们控制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欺骗本国人民,争取国内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麻痹敌对国家人民,让他们把怒火转而朝向自己的政府。这种手法是非常厉害的。
  不会骗,是当不了世界霸主的。但是一味的“抢和骗”,能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吗?这么做,符合他们国家和人民的长久利益吗?也许只是符合国内寡头势力的利益。

  这是后期的世界霸权需要反思的?
  日期:2012-02-29 14:29:50
  欧美在远东的二流学生——小日本只会抢,不会骗
  当一个国家形成抢劫文化后,就成为一个有害的国家。他们希望以“抢”为生,通过抢劫别人的,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很多人会人为日本人很勤劳,在历史上、在现在都很勤劳,为什么是抢劫型国家呢?

  根源在于日本武士传统。
  日本的武士不劳动,只战斗,或者说只抢。日本武士阶层所信奉的是“抢劫别人的,让自己过得好”。所谓日本武士文化与西方的骑士精神完全不一样,与中国的武德也完全不一样。武士文化中,完全没有对弱者的同情、对女人的尊重、对人性的怜悯、对天命的敬畏,武士文化虽然表象上也有忠诚、勇敢、忍耐、献身等大多人认同的良好品质,但是这些只是表象而已,其本质完全是弱肉强食、强者有理,奉行的是赤裸裸地丛林法则。

  近代明治维新之后,原来的武士阶层成为国家统治阶级,原来的武士道文化成为国家统治性主流文化,普通日本人虽然勤劳,但是国家不是他们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是武士道文化和换了一身衣服的武士集团。劳动只是普通日本人在国家中的分工,而抢劫才是日本统治阶层赋予日本国家的使命。在这些法西斯力量的领导下,日本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抢劫和杀戮的道路。

  在历史上,日本只要内部稍微强大,就会对外扩张,几经失败而犹未悔,说得上是很有恒心,因为日本文化的核心一直没有变,日本统治阶级的核心没有变。
  近代的国际潮流,殖民主义大行其道,假托文明的名义,对落后国家无情的掠夺。可以说,那个时代的错误精神,迎合了日本民族的邪恶本质。日本刚刚初步工业化,就急不可待地连续发动战争,夺取了他们在历史上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尝到了甜头,虽然二战战败之后处于战胜国的占领之下,但是日本右翼实力内心深处还是认为抢劫的“性价比”最高,一旦有机会,还是希望去抢,去重温大日本帝国的光荣。

  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愿意放弃自己最光荣的历史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