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中国商界的顶级博弈》
第31节

作者: 月光之都
收藏本书TXT下载
  “喂,锐锋,你在听着吗?”
  听到教授的问话,武锐锋才眨了眨眼睛,努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教授,我找到比赛的问题了,你听着!”武锐锋说得很快:
  “是这样的:假设大学里有两万名女生,她们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免费得到,我要工程师们编一套程序,尽可能全面地按自己的择偶标准,用最短的计算时间,将最符合自己标准的女生挑出来。你说这个题目怎么样?”
  武锐锋找到了突破口,内心燃烧着满腔激情,他一口气说完,期待着教授的夸赞。

  “嗯,不错,你们这些男生肯定感兴趣的。”
  “我们那里的工程师,基本全部是和尚。”武锐锋忙不迭地跟着说。
  “你要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就是为了考他们,能不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吗?”
  “是,但还不止如此!”武锐锋按捺不住内心地激动,擦了擦话筒上的汗水:
  “看他们择偶标准的多少,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广度,看他们如何找出最符合标准的女生,就可以发现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深度。我用一个问题,就把这些人的能力和思维模式,分出三六九等,怎么样?还行吗?!”
  武锐锋急匆匆地说,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听起来不错,不过,”费教授从电话里听出了武锐锋的意气风发,琢磨着该怎么给他吹点凉风,让他冷静一下:

  “那谁来判定这三百个程序的水平高低呢?你吗?那些人可不一定服你。”
  “这不是问题,”武锐锋胸有成竹:
  “我才不去读那三百个程序呢,比赛完了就把他们的答案编好号,把程序全部公布出来,让每个工程师互相打分,你看如何?”
  “好,锐锋,这主意不错。不过关键在于,你得说服你的老板。”
  “没问题,我已经想好了一套说法,一定能说服他。”

  日期:2008-01-03 19:50:52
  第八章
  范胜轩在得到熊苍林提供的名单后,马上将戴明伦召到办公室,闭门详细讨论。最后他们从这十个人中,圈定了四人作为第一选择。
  对于具体的操作方式,范胜轩征求戴明伦的意见:
  “对这四个人,你看是我们开出条件后告诉熊苍林,还是让熊苍林先出个价?”

  “我想,既然熊苍林已经接受我们的条件,他和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他对这四个人又很熟悉,不如让他开条件,我们再研究。”
  范胜轩仔细权衡利弊,认为早点让熊苍林参与进来,可以把他拉下水,就让崔大伟将选出的四个人和自己的意思通知熊苍林。
  这一次,熊苍林倒很快地为四个技术骨干开出条件。范胜轩接过崔大伟的电话交谈记录,发现熊苍林开出的条件虽然有些高,但并不离谱,他现在就等着和这四个技术骨干直接见面,进一步洽谈交易的细节了。
  但接连过了几天,熊苍林又始终没有新的进展。崔大伟连着打电话询问,熊苍林终于说,那四个技术骨干都到北京出差了。
  这时范胜轩要求延期的十天,也基本上用完了,王连富不愿直接敦促范胜轩,他打电话向戴明伦侧面了解挖天赛技术股干的事,当他得知挖人的事到了眼前这种地步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只得让戴明伦催范胜轩加快进度。

  当戴明伦来到范胜轩办公室时,范胜轩刚刚放下电话。
  “老范,熊苍林那边有什么新进展吗?”
  “那四个人去北京了。”
  “这是熊苍林说的吧?他会不会在骗我们。”
  “我也这样想过,不过我刚刚通过天赛的内线查证,那四个人确实去北京了。”

  “你既然有内线,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和那四个人谈呢?”
  范胜轩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那内线级别太低,和那些技术骨干搭不上话,贸然冲上去只会暴露我们的意图。”
  “老王刚才给我来电话,希望我们再加快一些。”
  “唉,我也想啊,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局面,可真够让人烦心的,让他再等等吧。”

  戴明伦走后,范胜轩闭上眼睛,把整个挖人的事,前前后后反复思考了一遍:
  现在的风险,就在那四个人来了之后,能不能把万门程控拿下,但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天赛那些人没有两下子,怎么敢跑来做这件事呢?!
  日期:2008-01-04 20:14:16
  范胜轩脑子里正琢磨得入神,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美妙的思绪,他有些不耐烦地喝了声:
  “进来!”
  一位高个小伙子探身进来,范胜轩觉得来人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就下意识地问:
  “哦,有什么事?”
  “范总,我对研发部的人员组织,有一些想法,写个简单的计划,想请您抽空看看。”

  范胜轩此时的全部心思,都还在天赛那四个技术股干身上,猛然听小伙子的话,他一时没回过神来,只是下意识地伸出手,接过那小伙子双手递上来的薄薄一叠稿纸,只见稿纸的正面写着《研发部人才选拔与组织计划(赛马程序)》。
  “啊,好啊,欢迎,年轻人有设想,总是不错的。”范胜轩心不在焉地应付着。
  小伙子受到这句话的鼓励,却马上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想对计划做些解释,以进一步引起范胜轩的重视,但范胜轩满腹心事,只是礼貌性地摆摆手:
  “我现在还有些事,等研究完了再说,好吗?”
  看着那小伙子带着满脸期盼,消失在门口后,范胜轩随手把那叠计划放到一边,心里不满地嘀咕着:

  这小伙子是谁呀?现在来交这种报告,真不合时宜。
  接着,又是令人难耐的等待,范胜轩每天扳着手指头,艰难地计算着日期。终于,四天过去了。
  这一阵子,熊苍林已明显被崔大伟频繁的电话追踪,搞得不胜其烦。范胜轩不敢贸然让崔大伟再催熊苍林,先打电话给自己的内线,他想探听清楚,那四位技术股干是否已回到公司,然后再请熊苍林安排进行个别交谈。
  过了半个多小时,办公室的电话又响起来,范胜轩兴奋地抓起话筒,果然是内线打来的:
  “嗨,怎么样,他们都回来了吧?”

  “那四个人我都查过了,他们全部出国了。”内线的声音低低的,显得很遥远。
  “什么?不是说到北京出差吗?怎么又出国了?!”好似晴天炸开一声惊雷,范胜轩险些连电话都握不住,他连忙大声追问。
  “不知道,听说,是从北京直接走的。”内线压抑着声音简单地说,唯恐周围有人听到。
  范胜轩一听这话,暗叫不好,他急忙歪着头夹住话筒夹,急急慌慌打开身后的保险箱,手忙脚乱从中翻出熊苍林给的十人名单,这才对着话筒紧张地说:
  “我这里还有六个人,麻烦你再帮我查查,看他们哪去了?”

  面对这个突然的变故,范胜轩紧锁双眉,眉心的黑痣也“突突”抖动起来:
  自己向董事会要求的十天延期,也已经到了,但招人的事,现在看起来却很不确定,万门程控的研发,难道真的只能胎死腹中了吗?!
  过了如坐针毡的一小时,内线终于打电话来说:
  “那六个人,也都出国去了。”
  范胜轩长叹了一口气,沮丧地靠在大班椅上。虽然他知道,此时再找熊苍林也没什么用,但还是忍不住拨通了他的电话:

  “熊经理,你找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熊苍林显然没想到,范胜轩会直接给他打电话。他象触了电一般,条件反射地挂断电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拨回来:
  “范总,我刚查过,公司高层觉察到那十个人想跳槽,所以直接派送到美国进修去了,要差不多三四个月才能回来。”
  范胜轩听了这话,心里稍稍舒坦了一点儿:至少熊苍林是没有玩我的!他马上追问道:
  “那?你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人呢?”
  “这个?其他的人都是老板的亲信啊。范总,这事得从长计议,有人来了,我先挂了。”
  范胜轩被迫沮丧地放下电话:
  从长计议,这事能容得从长计议吗?

  难道,就只有这样放弃了吗?放弃只是轻松简单的一句话,但坚持却要面对接踵而来的,像大山一般的任务,和深不可测的风险。
  面对这巨大的机会,范胜轩当然不愿放弃,但他在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下,满心悲怆,他又尝到了自从北京的马总工不辞而别后,那种心力衰竭的无奈:
  我已经想尽一切办法了吗?是啊,已经想尽了!现在找戴明伦还有用吗?没用!我如果要坚持,又凭什么去坚持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