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46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8 07:35:11

  【五十七】漫谈2011贺岁档(二)——新老接班格局初现
  今年贺岁档几大看点:
  一看新生代演员能否突围;
  二看新生代导演能否接班;
  三看谁能开创新时代电影营销模式;
  四看市场容量可以上探到何种极限;

  五看中国电影第二轮向外拓展成效几何;
  最后再看老方年终如何超级大盘点,木哈哈哈哈。
  丁丁历险记是今年最后一部有威胁的好莱坞大片,国产电影从今天起将开始谷底反弹之路,与各位一起见证。前一阶段话题比较沉重,对外合作的风险、技术差距的拉大以及国内电影市场的浮躁混乱都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但信心还是要有。
  这不是空喊出来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为文化产业的起飞打下基础,物质条件得到初步保障的时候,精神文化需求必然出现,这一发展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电影产业繁荣有利于年轻人就业,利国利民。第二个原因是,金砖五国等新兴电影市场崛起,而北美市场逐年萎缩,海外几个核心市场对好莱坞的影响越来越大。米高梅破产重组后第一根救命稻草《007之天幕坠落》就把希望寄托在亚洲,要不然也不会来上海取景。好莱坞有好莱坞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机会,虽然发展尚不完善,但改变游戏规则的筹码颇多。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关键自己要争气。

日期:2011-11-08 07:36:20

  1、新生代演员
  根据贺岁档几部电影的演员阵容看,新演员里有看点的是下面几个:
  女:刘亦菲/ 谋女郎 / 李宇春—桂纶镁—范晓萱
  男:文章/ 冯绍峰/ 窦骁/ 蓝正龙—乔任梁
  周冬雨、李治廷等人参与了一些拼盘电影,单独拿出来说没必要。上面这几位要么参与话题大制作,要么有独挑大梁的男一女一,值得留意。
  蓝正龙和乔任梁进这个名单有些勉强,主要是博纳发行的《巨额贸易》到现在都没太大动静,于东的心思目前都放在年底的龙门布局上,《巨》再这么温吞下去就注定是贺岁档里给大片陪跑的命,里面的演员也会炮灰。由于蓝正龙现在签约博纳,不管这部电影最后票房如何,这是他个人第一部登陆作品,观众可以擦亮眼看看他实力如何,和戏里其他几位演员比是否压得住场。
  窦骁这次在贺岁档有三部电影,《赛车传奇》《倾城之泪》和《金陵十三钗》,前两部的制作规模和卖相并没有优势,金陵里也只是打个酱油;他现在属于把电影当电视剧来拍,没强大群众基础就拼命混熟脸、打磨演技。在青年演员里能拿到这些电影资源是他的运气,能否脱颖而出还需要几年的沉淀和努力。
  龙门里的三位女演员吃亏在分戏上。前期宣传主打李宇春,说明她对内地票仓的重要性已经把桂范二人甩到身后,博纳后期还会把周迅李连杰抬出来压阵。只有面向港台及东南亚市场时才会提桂范二人(主打李连杰),在主体市场被忽视,对这两位演员来说还是等于打了一瓶高级酱油,没太大提拉作用。李宇春现在几乎被定性为打女,演绎的角色有局限性,龙门和血滴子都在强化她这种银幕形象。

日期:2011-11-08 08:12:49

  剩下的几位才是新演员里的重中之重。
  文章的《失恋33天》今天正式公映,在被三部好莱坞大片夹击的情况下,过5000万就是胜利,票房达到孤岛惊魂以上水平就是逆天华丽,足以改变男演员版图。《失恋33天》若成功,将成为文章真正立足电影圈的代表作,因为海洋天堂和白蛇有太多李连杰因素,不足以使投资方和更高层的圈内人士信服。我前段时间提到一个观点,尤其对男演员来说,一辈子演群戏,终身打酱油。没有独立男主电影始终不硬气,因为圈内真正的顶级资源非常有限,分猪肉寄生是投机行为,量身打造的好角色更是可遇不可求。

  好莱坞风生水起的几对搭档,比如约翰尼德普和蒂姆波顿,布拉德皮特和大卫芬奇,诺兰兄弟及其御用摄影师瓦力菲斯特等,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合作,且相互成就彼此的典型。国内最完美的案例是冯小刚和葛优,目前范冰冰和李玉也开始走这种团队路线。演员个人的力量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本开工作室。在年轻时开始物色适合自己的创作团队,比依赖大公司大导演更需魄力和眼光。文章和滕华涛的小屏幕合作能否成功延续到大银幕,非常值得留意。目前在电影圈站稳的徐峥,编、导、演全部在行,喜剧领域优势明显,所以他的主动权比一般演员要大得多;文章和徐峥很像的地方在于会创作,有很强的编剧实力,这对搞文艺的人来说绝对是杀手锏。资源可以被抢,想法和才华别人永远抢不了。

  文章如果能在大银幕的角色定位及创作方面树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未来必然大有作为。
  都市/ 喜剧 / 小男人 / 犯贱 / 心理复杂角色,银幕形象可以拓展到多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