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我也一样,几个小时聊下来,当时我显然是得到了老板的认可,谁不会赞赏这种方式和勇气?老板说,现在公司的位置,你觉得哪个适合你,如果那个位置暂时无法空缺出来,你可以等等嘛。
没过几天,老板破天荒的去了一次我们部门,看到我,一句话不说。我以为能有机会发挥我那自以为出色的才能,最后却默默的离开了这家企业,不是谁叫我离开。而是我很明白,当承诺如果没有了下文并没得到解释的时候,离开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是我最为锋芒毕露,嚣张拔扈的时期,也是与同事关系相处不是那么好的时期。信心得到了恢复,状态也重新高调。在公司经常是高谈阔论,从联合国到欧盟到东亚,从金融到政治到军事,似乎就没我不知道不敢说的。
工作嘛,做的一般般,就那么点没创意没新意没意义的事,我顶多就能做成那种样子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我并且不是很服从管理,还经常不准时上下班等等。后来有听说老板不用我,这些就是主要原因,老板有去征询很多人包括我上司的意见。
看看这时候我写下的一些话就能知道了:“施展拳脚,探的是天下深浅。”“ 略设小宴,问世间就座能有几人?”“三尺斗室,装的是天下胸怀”。怎一个狂字了得,现在看看,笑笑,脸有些红。
这一年,2003年。我念叨的最多的就是:“生命在我,复活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也必复活。”
日期:2008-1-9 13:18:00
二十三、人才
如果深圳人才市场有推出终身卡的话,我估计会去买一张,因为我根本看不到,我这么不停的换工作,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人才市场上每个人都在竭力的表现自己,我们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又不能遵守游戏规则,我们必须诚实,又不能诚实,每一次面试,都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有时你是猫,有时你是鼠,大家都心照不宣,以使这个游戏能接着往下玩。
在深圳过了这么些年,我找过很多次工作,也招聘过许多的人,一个人有没有信心,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没有经历实践的信心,是苍白和无力的,如果你不能说服自己,就很难说服别人,反过来说,你要过了自己这一关,说服别人也就很容易。
人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很多,其中信心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信心我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骗自己,这种自信有另外的说法,称之为自大。另一种是在对自己和环境的客观了解下,做出的合理推论。
也许一个人可以在部分时间骗过自己和部分人,但却很难做到在所有的时间骗过自己和所有人。这时,我的信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动摇。想象一下,连着几次考试不及格,有几个能做到不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大,经不起现实的摧残。
在人才市场,看来去匆匆的人群,是件有意思的事。看表情下定单,很容易分辩出哪些人是来找工作的,哪些人是来招人的。也许,当一个人来找工作,能做到象一个招工人似的心态,那么要找份工作,想必会容易些。不得不承认,心态确实能左右很多事情的结果。
这时候说我是一个职场高手的话,有点过了。但职场老手这个牌子,估计我还能脸不红耳不赤的扛下来。面试根本就不怯场,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气沉重。包包里精心设计的简历表有三种不同版本,可以让我随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做出调整。
找工作对我来说,不是件难事,一般情况下,我也就是用个十天八天的搞定一份工作,但绝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是因为找工作的艰辛,而是觉得一旦去工作了,我就象是被牢牢的钉在某个地方,动弹不得。
我无法进攻,也没有自由。靠打工攒到我心目中金钱的数额,这应该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学历和背景也基本限制了我的空间,如果这样我都能做到年薪百万的高度,那么我去创业,一定能赚比这更多,不用怎么考虑,我铁了心的朝自选的天空一路狂奔。
说一件事。我不太清楚现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留意到,在过去的几年,深圳的一些规模中等的人才市场,会经常举行一些专场招聘会,一般都是些知名企业。门票费用也相对较贵,十元。
可以很生气很负责任的说,这些招聘会提供的职位,大多是虚假的。是企业和人才市场勾搭纯粹是以赚钱为目的而举行的肮脏招聘。特点是服务业居多,要求普遍不高,有确实需要的职位,也会在广告宣传中降低招聘标准,样它们就能赚到更多人的钱了。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一场这样所谓的招聘会,长则连续招聘三天,短则一天,收到的门票钱是以万为单位的。当你看到长长的人龙,知道有人为了一个希望节衣缩食的时候,你能对这些人渣致以什么样的良好祝愿?
好笑的是,就是这样的专场招聘会,招聘单位也不会放过做广告的机会,放着精心制作的录像,叫炫着诚信、发展之类的字眼,听着我就想打人。我不敢打人,但却敢打各类电话,也敢当面质问这些公司,不过,结果你也知道了,世界仍然这么的美好。
如果可以列一张单子的话,这个名单将很长,许多冠冕堂皇的企业都将在里面。不乏一些所谓的上市公司,如日中天的企业。有心人把三年前的特区报翻出来就知道有哪些家了。我诅咒那些我知道的,愿他们安息。
言归正传,在这家家具公司我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打字速度也快了很多,整天没事就在网上逛。学会使用网络以后,我发现我打开了一扇窗。实体书是一个世界,网络是一个世界,有无数的不同观点碰撞,有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以往的许多知识性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我甚至觉得想了解的某方面知识开始形成体系。当时主要精力主要投放在管理类上面。网络上各种管理类文章我都看,从《华为基本法》到五百强公司的管理规章和制度;从彼得德鲁克到杰克韦尔奇。我一目十行,如饥似渴。
我在电脑上看《全球通史》、《上下五千年》等,还顺便重新温习了一下《金庸全集》,省了不少买书钱啊。出于个人兴趣,还研究了一下军事,着重于建国后发生的那些战争。珍宝岛之战、克什米尔之战、炮轰金门、对越自卫还击,研究最仔细的就是抗美援朝了。
看着那描写惨烈的战争的文字,我时常热泪盈眶。我悲痛于我们的落后,感动于英雄的伟大。精神力量确实可以战胜一定程度的物质领先,但也逃脱不了付出惨重代价的现实。金戈铁马,战火硝烟,有时我恨不得我就在当年的战场上,奋勇杀敌。
自从离开学校,再没有如此集中的看过书了。因为是在电脑上看的缘故,我的眼睛好象就是从这时开始近视的,还好没严重到让我架上一副眼镜的地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