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15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22 09:08:03
  十四、兵临城下(3)
  其次是时间,在大敌当前的条件下,他的军队能够练成吗?
  因为是紧急情况下训练,所以踢正步叠豆腐块等不必要的科目都可以省去,体能训练也可以先放在一边,反正几天时间也不会有明显效果。依我想来,最少需要如下过程:1、申纪律、明赏罚,半天;2、学习金鼓旗帜,半天3、练习长短兵器的基本动作,至多五天;4、持兵器练习基本阵法,五天;5、合练大阵,五天。总计16天。若是考虑到战事紧迫可以加快进度,考虑到古代军队对脑子不开窍的兵可以体罚,甚至对个别刺头兵可以直接军前正法,这个进度可能会更快。最少,约10天。

  但这个时候周文的几十万大军也已经到了戏水,也就在今天西安临潼区东北一点点,沿着今天的高速公路走,到咸阳不过六十五公里左右。徒步行军,两天即可到达!
  就两天!章邯就是能撒豆为兵也来不及。
  可就是这两天的路程,周章没有去走。《史记》上说,他“至戏,军焉”,随后就一直驻扎在那里,白白错过了摆在眼前的绝佳时机。
  但从周章角度考虑,他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也需要把手下的兵马训练一下,毕竟就算是没有章邯挡路,他也要去进攻城高池厚的咸阳城。这是场硬仗,不练真不行。再者,周章一路忽悠过来的人太多了,那是几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光收集粮草估计就会牵扯他大部分的精力,并且还很可能喂不饱所有的人。这种状态怎么还能再前进?打仗前,总要吃几天饱饭吧!

  所以周章停了下来。这一停,给了秦廷绝处逢生的机会。很快,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斗,即将爆发。
  日期:2013-05-22 09:10:08
  十五、帝国反击战(1)
  在开战之前,我们还是来最后汇总一下交战双方的情况。
  秦军:主帅:章邯
  兵力:总兵力70万,实际参战兵力可能为60万
  训练:新兵。

  武器:制式装备
  后勤:背靠咸阳,短期应该供应充足。
  张楚军:主帅:周章
  兵力:数十万(这个“数”应该超过3)
  训练:新兵
  武器:农具改装
  后勤:供应紧张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开战之前,农民军至少在武器和后勤两项上已经处于劣势,也许在人数上也比秦军要少很多,所以形势对周章很不利。
  但是更不妙的是,在这种条件下,周章还必须进攻。因为周章的任务是攻取咸阳,这在战略上决定了他是进攻的一方;而且因为客地作战,久拖不利,所以他在战术上也不可能采取守势。于是两军列阵,农民军率先攻击,举着木叉耒耜等农具,向着秦军冲去。
  他们最先遭受到的是秦军弓弩的射击。依据秦陵兵马俑的阵型,秦军弓弩手一般站在最前列,分作三排,轮流射击。秦军所用的弩是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武器,一般弓干长一米五左右,弓臂在70公分上下.秦弩主体由桑木制成,弓臂缠以动物皮革,以增加韧性。弩的木质部分都严格按工艺上漆,防潮防霉。核心部分的弩机为铜质,结构精巧,零件相互间可以互换。弩机的望山可作为简单的瞄准用具,供调整角度,做远距离射击。

  秦弩的箭簇是很有特色的三棱箭簇,全为青铜铸就。箭簇的弯曲弧度与今天的子丨弹丨几乎一致,可见秦掌握了一定的空气动力学知识。这样的箭簇打出去,受风力影响小,且穿透力强。
  如是,缺少防护装备的农民军在冲锋的路途中,肯定饱尝了秦弩的威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关键是,军队的士气也因此受挫,这将对后面的白刃战产生不小的影响。
  当农民军冲到跟前时,秦军的弓弩手就退到阵中,由手持长短兵器的步兵接替作战。但是农民军依旧会不时受到弓弩的袭击,因为除了步弓手外,秦军的骑兵,车兵,都装备大量的弓弩,他们随时可以运动到农民军的两翼和侧背,在那里射杀农民军。
  日期:2013-05-23 09:44:43
  帝国反击战(2)
  紧接着就是决定胜负的白刃战。当农民军冲到秦军跟前时,秦军又会有哪些武器应对呢?
  长剑:在青铜武器时代,普通青铜剑刃长一般在60公分左右,但秦剑却超过90公分,以至于在荆轲刺秦王时,秦王腰间的宝剑一度拔不出来。这样的剑今天有大量实物出土,大多历经千年还不锈不腐,其锋刃依然可以划破数层报纸。可以想象在当年,武士手持着这种宝剑,无论是挥砍还是刺杀,都很有杀伤力。

  铍:一种柄长约三米的刺杀兵器,形状类似于矛,但矛头偏长,有些像铜短剑。出土时常常被误认为是剑,直到最近才被区分开来。其作战用途也和矛类似。
  戈:长柄兵器,用于横击和勾杀。
  矛:长柄刺杀兵器,较常见。但秦军用矛的特殊之处是,它长7米!这种长矛,不是用来单兵格斗的,而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杀敌。可以想见,秦军阵营中或许有像希腊马其顿长矛阵一样的部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