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伟大趋势,我们现在站在复兴过程的起始阶段。当然应当看到,中国在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些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历史遗留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然而只要我们在思想上能够有所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不论怎样讲,既然晚清那么困难的局面都可以从理论上找到解决的方法,以今天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解决比那个时代小得多的难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剖析一下中国社会,这其中会看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将在随后的第十一章《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第十五章《中国的角色与未来》中详细给出。
西方思潮的冲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之中。这个过程虽然使中外经济联系地更加紧密,但是也必然伴随着中外之间思想交流的增加。打开国门之后,各种西方思潮迅速涌入,形成了对社会的软冲击。之所以说当代中国和民国初年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主要就是指这个方面。民国建立前,出现了一次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的时期。当代中国同样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两个时代之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民国初年的情况是,中国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陷入混乱,整个社会生活也陷入混乱之中。而当代的中国社会思想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社会生活是繁荣稳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支撑了社会信心的结果。另外,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文化的兴起,这一点与民初的中国是明显不同的。
本节未完
日期:2009-04-24 09:18:09
西方思潮的冲击(续)
当西方文明还没有进入动荡期的时候,必然还是强势文明。强势文明的强势话语权是一定要起作用的,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国人精神世界很大程度是受到西方思潮影响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崇洋思想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观,不过还是相当程度存在着,比如中国到处可见的仿欧式建筑和家具等等。社会上一部分人接受了西方的思潮之后,随着对于社会生活的体会逐渐加深,会发现其中很多部分实际上是不适合于中国的,盲目的照搬西方在中国并不能行的通。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并不如此认为,而且其数量可能是比较大的。不仅如此,西方思潮也分为多种流派,各个流派之间也有相互冲突之处。另一方面,思想领域的建设过程本来就比物质领域的要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处于迅速的转型之中。短短三十年时间走完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各种新生事物和现象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整个社会的思想很难跟得上这样的变化速度,于是就出现了社会物质生活不断升级但是精神生活却没有相应跟进的景象。每个人都在和社会一起经历着变化,然而每个人经历的变化并不相同。如何在变革的时代给自己定位,这成为一个高难度的问题。社会各种思潮纷纷涌现,莫衷一是。于是就不但出现了西方思潮与本土思潮之间的不认同,也出现了西方思潮之间和本土思潮之间的不认同。这些不认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社会思想和舆论的混乱。更加宏观的说,这是一个必然出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思考是需要时间的。中国打开国门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一定要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理解外部世界。
各种思潮间的互不认同交织在一起,对于社会的稳定是负面的。虽然经济发展可以维持社会信心,但是这样的负面作用是存在的。这里并不是要评价这种负面影响最初如何造成的或者发表一通感慨。总之不论如何形成,这种负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此造成了一种依赖性,那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依赖性。中国的稳定依赖于足够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则社会就会表现出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时间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社会作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了对于一些复杂理论问题的思考。既然短时间之内说不出一个结果来,那就先搁置留待以后吧。也就是说,社会在一定程度回避了思考。这种选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思想混乱对于稳定的不利影响,不过总归是有利有弊的,回避思考同时也造成或者加剧了一些深层的问题。
本节完
日期:2009-04-26 09:36:11
软实力
回避思考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之一,就是加剧了社会的拜金倾向。同时,不同的思潮往往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各种思潮并存也就意味着各种价值观体系并存。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普通人感觉到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主流价值观迷失与拜金倾向结合在一起,限制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并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毫无疑问改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硬实力,不过到目前为止,改革主要集中在增强中国的硬实力方面,对于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软实力不足这个问题是必须得到解决的,否则将会影响到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势头。一个能够持续繁荣的社会,必然依靠软实力产生向心力,把整个社会凝聚成为一个整体。现在的中国实际上是依靠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社会人心凝聚在一起,由此产生的凝聚力恐怕是不够的。
社会凝聚力降低突出表现在社会缺乏一个主流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的缺乏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以及类似事件的出现,就是缺乏主流价值观使然。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总归要有些敬畏,要相信些什么。否则人在贪婪的刺激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做的。社会不能仅仅靠拜金维持精神生活,这种事件的发生,既会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各阶层之间陷入不信任,也会破坏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够有效的杜绝,起码是大幅度减少此类事情发生的频率,对于社会稳定将产生何种影响是不难想象的。
主流价值观的缺乏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存在,那就是整个大中华区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人类的行为是其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大中华区缺少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那么整个国家的和平统一恐怕是难以推进的。两岸对峙的局面使得两岸都需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军费和外交费用,两岸经济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除了台湾问题,边疆稳定实际上也与缺乏主流价值观有密切联系。这个问题在奥运会前夕一度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其成因固然有外部力量的作用,但是也反映了边疆地区的向心力不足。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提高全中国的向心力入手。
价值观迷失的另一个影响就是阻碍了社会信心的进一步增强。毫无疑问中国社会的信心已经远不是改革开放初年可比,这首先得益于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巨大发展。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人在近代遭受的心理创伤逐渐弥合。不过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的信心仍然是不足的,而且信心主要建立经济的高速增长基础之上。如果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能够维持,那么社会信心就会出问题,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会激化,从而给社会稳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就长期而言,这种局面必须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随着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短期内不出现下滑是不现实的。因此,以其他方式来支持社会信心,缓和整个社会的矛盾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节完
日期:2009-04-27 09:20:45
八卦与山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