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局》
第19节

作者: 黄飞鸿00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于这种观念的冲击力,我们举一个例子。还以上文提到的洪秀全来说,可以肯定他对基督教 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他一定不知道基督教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说法。基督徒绝不会承认耶和华还有他这个二儿子,更何况他还东拼西凑给耶和华找来了一堆儿子 。倘若承认的话,正统基督教教义就彻底崩溃了。基督教只信仰一个神,这个神有三个方面的本质特征,他即是圣父(耶和华)又是圣子(耶稣)同时还是圣灵。历史上出现的否定三位一体的教派,统统被视为异端要么消灭要么赶出欧洲。三位一体并不是基督教建立之初就有的,基督教各派早期曾为此进行过激烈的斗争,到西元381年在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的支持下三位一体教义取得胜利。是否相信三位一体普遍被认为是正统基督教派与非正统基督教派的分水岭。三位一体既牵扯到基督教经典,又与古希腊哲学有关,让中国人理解这个教义实在太有挑战性,估计比让西方人理解什么是天更有难度。仅就一点来说,一个神即是自己,又是自己的儿子,这就足够让中国人感到窒息了。以洪秀全这个落第秀才的水平,不能理解他“大哥”就是他“亲爹”属于正常发挥。问题远不止于此,承认了三位一体,将导致中国伦理观念出现大问题。儒家的五伦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中夫妇是五伦之首,由夫妇而有父子,由夫妇而有兄弟。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延伸,从父子一伦演化而来。朋友一伦则是兄弟关系的延伸。如果父亲和儿子是一体的话,伦理就全乱套了。在民间传说中,就是玉皇大帝也要有王母娘娘。三位一体本质上是无法与伦理观念兼容的,承认这一点必然从理论上破坏了人伦,而坚持这一点的民族必定是不重视伦理的。中国文明在东亚的地位两千年中是无可动摇的,所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都深受影响。古汉语直到清代仍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通行官方语言。在这里请允许笔者讲一句不大厚道的话,当西方文明全面入侵亚洲的时候,只有饱受《源氏物语》熏陶的日本打着全盘西化的旗号顺利完成近代化,恐怕不是历史的偶然 。

  否定了三位一体,对于基督徒而言就是大逆不道。承认了三位一体,对于儒家知识分子而言也是大逆不道。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一定要讨论的话,谁也无法后退,身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晚明基督教进入中国传播,为了能够让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允许信徒祭孔。实际上这已经破坏了三位一体,基督教禁止崇拜其他偶像,更何况基督教里也没有孔子这位先知。名义上三位一体还是得到了坚持,但是双方都已经做出了妥协,而且并未纠缠这一点;或者说大家都实用主义了一把 。从这个例子相信读者可以对文明冲突这个概念有直观的感受。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有太多互相冲突的地方。而且往往涉及到对整个社会生死攸关的东西。接受对方的观点,很可能意味着从根本上动摇了自己的一切。伦理学是调节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力量,甚至比行政力量更加重要。伦理学如果崩溃了,那么中国人就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下去了。基督教教义如果崩溃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同样要陷入一片空白,整个社会制度将陷于全面解体。或许有人觉得危言耸听,那么不妨引用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话。“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指民主社会的共同信仰,笔者注),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这时虽然有人存在,但构不成社会。”这同样印证了前一章提到的情形,在西方世界里,销量最大的书永远是圣经。除此之外,任何书都不可能达到人手一册的程度。脱离了基督教,西方人同样不知道日子怎么能过得下去。

  一个文明可以看成一个生命体,其所建立的各种制度和观念是彼此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工作的,就像人体的各个器官在互相配合一样。任何一个器官如果脱离整体是无法存活的。在医学上,如果将一个人的器官移植给另一个人的话,通常会产生排斥反应。接受者的免疫系统会拒绝承认新进入的器官是一个合法成员,新进入的器官部分或者完全无法工作。为了消除排斥反应,要么选择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人之间进行器官移植,要么用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工作;后者的代价就是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又会升高。对于文明之间的移植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抑制一个文明的免疫力的办法,就是让其老百姓彻底变成白痴以忘掉原有的观念。不过这个政策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对知识分子进行屠杀,否则老百姓肯定有地方获得知识。太平天国的历史就是如此。洪秀全硬要把基督教胡乱改造之后移植到中国文明的体内来,但是他的教义编得实在是太拙劣,于是产生排斥反应,知识分子不买账。不买账他就消灭知识压制言论自由,见庙砸庙遇书烧书,将一切有可能戳破其谎言的东西统统消灭。满清对于文化的破坏还局限在文字狱和销毁部分书籍,洪秀全这个不及格的落魄者则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彻底的全面的灭绝。倘若其控制全国,中国将进入空前的愚昧与黑暗。基督教不过是教义与伦理思想有冲突,洪秀全则更加彻底的消灭了伦理。前文介绍,儒家认为一切人伦的基础是夫妇关系。洪秀全极其具有“创造性”的在一个社会消灭了家庭。夫妇不仅不能同丨居丨,未经批准见面亦属违法,甚至于母子见面兄妹寒暄一概非法。社会伦理全部被其以法律形式消灭了,彻底消除了社会自我调节的机能。主流知识分子被驱赶到这个政权的对立面,社会的免疫系统开始反击。如果说鸦片战争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的话,那么镇压太平天国就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文明冲突。满清本已腐朽不堪,太平天国却迫使主流知识分子不得不为了反对太平天国而站到满清一边,使这个政权得以苟延残喘。应当指出的是,这个免疫的过程是残酷而血腥的,大量平民在这场战争中悲惨地充当了双方的炮灰。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丧失了两千万到五千万人口,江南经济倒退二十年。能够将一个文明的一部分移植到另一个文明之中,不导致严重的排斥反应,这是大智慧的体现,也是下一个时代全世界要研究的顶级课题。而日本能够顺利地接受西方文化,则在于这两种文化在类型上本来就相近。一个文明与人体的这种相似性,应当说也是人类历史自相似的一个方面。

  注1: 这里所说的基督教包含天主教,下同。
  2:拜上帝会宣称冯云山是上帝第三子,杨秀清为第四子,韦昌辉为第五子,石达开为第六子。
  3:直到今天日本色情业的发达,仍然远超过其他亚洲国家。
  4:就笔者的猜测,徐光启加入基督教恐怕更多是为了学习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献,未必真的把宗教当作一回事情
  日期:2009-03-05 09:23:07
  包容宗教
  继续回到天崇拜。天崇拜的起源本书不敢妄言,但是至晚西周已经形成;否则周王不会被称为天子。天崇拜的形成,对于中国此后在宗教方面的宽容性有重大关系。中国文明是对于宗教包容性最强的文明,不论何种宗教,中国皆可以平等视之。宗教在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之小,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中国人可以把和尚道士同时请到家中做道场,全然不问其教义的互相冲突。在世界其他民族看来,这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但是这对于维护中国的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杜绝了中国发生宗教战争的可能性,也避免了由于宗教和教派矛盾导致国家分裂的可能性。对于以宗教主导其精神生活的民族而言,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宗教,就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一样正常。但是当不同的民族凑在一起,问题就出来了。到底谁的神更有能量更值得信仰?何况各宗教的教义往往是互相冲突的,为了维护一个信仰,有时会使人们强烈的倾向于武力消灭另一个信仰。于是宗教矛盾和教派矛盾就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古印度在这一方面非常典型,整个国家宗教林立教派不可胜数。全印度就没有统一过,除非认为印度半岛南部不是印度的一部分。莫卧儿王朝时期,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为了缓和宗教矛盾,自己攒了一个宗教,相当于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杂糅。不过这个宗教太没有人气,信众不过宫廷中数十人,于事无补。印度在二战后独立时,本可以是一个国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彼此不能相容,伊斯兰教希望独立建国,于是成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肢解,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如果中国和其他民族一样执著于宗教的话,那么中国绝无可能不断的由分裂走向统一。中国文明的这一特征对于未来的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后续章节将详细讨论。

  中国人对于宗教的包容性,使得中国历史的脉络与其他国家有了显著不同。中国避免由于宗教或教派矛盾陷入分裂,总是在分裂后再次走向统一。这是全世界历史绝无仅有的。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是超级经济大国。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增强了整个文明的抗风险能力。当然这决不是说中国能够不断完成统一仅仅是由于对于宗教的包容性,这只是促进统一的一个方面而已。另外,对于宗教的包容性让中国文明具有了极强的同化能力。不论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带来了什么样的宗教,总能够被坦然地接受,最终融入主体民族之中。中国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这同样是全世界历史绝无仅有的。这里非常明显的体现了中国文明作为融合型文明的特点。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特立独行的民族,其唯一一次被同化就发生在中国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