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章已经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美洲文明既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是落后的,那么在文化领域也同样是落后的。也就是说,硬实力不足导致美洲文明的软实力也不足。当他们遇到西方文明的入侵时,完全不懂得如何去应对。学会养马和使用火枪并不困难,但是要理解一个全新的对手,那是极端困难的。在和平时期通过交流,有可能平缓地进行。但是此前从未有过交流,战争之后随之出现混乱,印第安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去逐步理解。一种全新文明带来的震撼摧毁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且不说美洲,就看我们自身,也同样是如此。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的积淀,面对西方尚且出现过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近代历史上,高喊全盘西化甚至汉字拉丁化者大有人在。而把自己的文化斥之为酱缸或什么劣根性云云,将希腊罗马供进神龛顶礼膜拜,这种现象读者也不会觉得陌生。甚至于80年代初期,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欧美富裕的生活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社会信心严重不足。直至今天,中国恐怕也没有完成对整个西方文明全面客观的解析。推己及人,当年美洲印第安人面对欧洲征服者精神上的虚弱与恐慌,我们也就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再次重复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西方带来的观念远比他们的武器更有杀伤力。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理解当代中国。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如果从精神上被打垮了,不论其体力多么强健都是无用的。同样道理,一个民族如果被摧毁了抵抗意志,再多的人口与财富也是枉然。印第安人的情况就是如此。从人口角度说,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数量是征服者的一万倍左右。但是精神被打垮的民族,人数再多也只是束手待毙的炮灰。考虑到过程过于血腥,本书无意罗列印第安人被屠杀的史实。在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全部被杀光。拉美其余地区基本被杀光,幸免者无足轻重。读者或许觉得困惑,无论如何一万人也不至于打不过一个人。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绝大多数人做一件事情之前都需要相信可以做成,也就是必须有信心有士气。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活靶子。能够“知其不可而为之”,任何时代都是凤毛麟角。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以如此大的人口与硬实力,尚且要跟在西方文明后面拎包的话,那么印第安人同样有理由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打败数量只有自己万分之一的天外来客。当时的欧洲人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就是天外来客。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一个民族精神支柱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甚至比这个民族的人口和财产还要重要。子贡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随即问三者之中哪一个是最不能放弃的?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印第安人的这段历史就用血的代价说明了民无信不立这个真理的某一方面。信在古汉语中有比今天更加丰富的含义,可以理解成今天所说的信仰、信任、信义、信用、信心等的总和。
日期:2009-02-16 09:04:40
海洋文化与科技革命
西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西欧国家取代南欧国家成为扩张的急先锋。南欧国家的相对衰落,主要应当说是文化使然。就其人口和资源占有量来说,意大利西班牙都不弱于西欧国家。但是教皇在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要比欧洲其他国家大得多,教会势力禁锢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这里体现了西方文明的一个特点,在其衰落期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和创造性会进行禁锢与压抑。当文艺复兴的大潮涌来,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在教会实力的压制下,没有汲取到古希腊文明的营养。而远离西方文明古代中心的西欧国家特别是偏处海岛的英国却把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古希腊科学精神发扬,建立起近代自然科学体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西方文明必然是大起大落的,一旦衰落社会的创造力就会受到压制,即便有资源也无法再次崛起。英国等国家直接继承希腊在扩张期的文化成果,因此得以避开这种消极影响。
意大利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欧洲本身已经是国家林立,意大利的政治比全欧洲还要乱,国内四分五裂纷扰不休。意大利的地理位置要比德国优越得多,但是其统一仅比德国早一年而已。希腊由于后来受伊斯兰文明影响较多,相比之下,意大利更加纯粹的继承了罗马的文化。可以说,意大利典型地体现了西方文明在凝聚力方面的不足,也体现了西方文明衰落期压制思想自由的特点。历史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也发源于意大利。如果仅以这些因素出现的早晚而论的话,那么意大利无疑应当是近代历史上发展最早,势力最强大的国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意大利差不多是整个欧洲战斗力最差的国家 ,经济上也远不及英法德。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萌芽出现不出现未必对历史有多么大的影响。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的好,与有没有萌芽没什么大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让一个萌芽壮大的条件。
英国既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也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但是近代欧洲成就最辉煌的却恰恰是这个岛国。应当指出的是,造成南欧国家文化上缺乏活力的深层原因既与教皇位于罗马这个因素有关,也与一个国家的历史长度有关。历史长短对于其文化是有一定影响的。在近代南欧国家整体比西欧国家的表现更差,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南欧国家的历史比西欧国家更长。详细的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历史长度有关超出本书的容量。大家可以从中国历史发现类似的现象。中国历史上两个鼎盛的王朝是汉和唐,宋朝之后的中国文化也出现了趋于保守的倾向,在军事上较汉唐亦逊色不少。如果发现美洲大陆晚一千年的话,恐怕整个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无法担负起完成产业革命的重任,也不可能建立起西方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这一切得以完成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欧洲还有靠近海洋或者被海洋包围同时又足够年轻的国家。
对于文化在整个全球扩张过程中的作用,本书认为不应过度高估。至少文化的影响并不比扩张起始段的巨大成功更加重要。美洲的面积四倍于欧洲,拥有建立一个工业体系所需的几乎全部资源,同时还是一片可以长期占领的大陆。这等于欧洲拥有了一个可以提供无限补给能力的巨大后方,欧洲不论在其他地域遇到了多大的损失,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美洲获得补给。当其他国家由于兴衰周期暂时衰落,欧洲却可以依靠不断的输血维持持续的繁荣,利用其他国家的低谷期将其各个击破。西欧等国继承的古希腊文明的内核,本身就是依赖于扩张的文明。此时其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整个社会在繁荣时期高效运转,将社会的热情和潜力全部释放出来;而劣势则大部分被掩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开始部分的暴露。在扩张期其他地区的人们看到的是其高效运行的一面,增强了对其他地区精神世界的冲击。同时,文化很大程度受制于一个国家的际遇。与其说是文化的优势造就了全球霸权,不如说是全球范围的扩张成全了其文化的发展。
注:意大利在二战前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以倾国之力也未能得逞。
日期:2009-02-16 09:31:52
ps,补充一点,近代工业文明似乎并不应当被看成是不同文明性质的波峰。窃以为是同一性质的,虽然其物质形式体现为机械大工业等等,已经和经典时代天差地别了,文明的内核没变。
比方说现代运输业的出现,就使得奴隶制没有存在的必要。古代之所以用奴隶制,因为运输太困难。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奢侈且有闲暇,必须把被压榨的对象放在自己家里,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当近代运输业发展起来之后,就没这个必要了,可以异地生产国内消费,那么就不需要使用奴隶制了,这样看起来面子上也好看,起码不怎么违背人权的说。
而当把被压榨对象放在身边的时候,肯定要让他做奴隶,否则他不甘心的话,肯定要抡锄头和你拼命。于是希腊罗马的选择就是给奴隶带上枷锁,彻底剥夺一切权利,让他们低效率的劳动,彻底的做奴隶。而中国由于没有把其他民族做奴隶这种做法,国内大多数是自己养活自己的农民(或农奴),可以说被剥削对象就在剥削者身边而且是起码拥有部分人身自由的。这样的社会中,哲学家告诉执政者,要与民同乐,不要逼着老百姓抡锄头收拾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古希腊的奴隶制和现在的国际产业分工,说到底是一回事,只是一个相同的内核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上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日期:2009-02-16 09:44:23
说到这里索性多说两句吧,以后实体书出来的时候,大家可以把这些当作是注释。
西方文明是一种迷信武力的文明。因为迷信武力,所以就把本征服者的权力完全剥夺,让他们做奴隶。当武力不足以维持此种控制的时候,奴隶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当然也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这种迷信同样体现在把印第安人基本杀光这种行为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