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统一成为一个大国,那么公民将丧失对国家的控制。这种情况同样在民主制城邦体现的更加典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古典民主制国家必须周期性地召开公民大会,然而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召开公民大会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所有公民都居住在首都之中或近郊,那么这个国家对于其领土将没有控制力,因为军队只来自于公民。如果要控制远方的领土,必然要求公民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或者驻扎。如此一来,这些公民势必被边缘化,古代社会信息传递的速度低下必然导致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时,参加一次公民大会的时间也会长得无法接受,而不参加公民大会必然导致贵族坐大,公民集团瓦解。假定每个边境要塞到首都的平均距离是100千米,这样大的面积大约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那么自召集会议的通知发出到全体公民到齐,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会议结束后各地公民返回,差不多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这是在沿途没有任何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否则时间只会更长。可见,随着领土面积的增加,召开公民大会必然变得越来越无法操作,其结果只能是城邦制国家的瓦解。
如果我们纵览整个罗马史,会发现罗马的历史精确地体现了版图大小对其政体的影响。罗马建立时仅有罗马城及周边一隅之地。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由于各种原因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大批平民在西元前494年携带武器和平地离开罗马前往圣山,史称第一次撤离运动。贵族做出让步,允许平民选举保民官。此后又有第二次撤离运动。随着罗马共和国版图逐渐扩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在前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罗马的领土范围超出亚平宁半岛后日渐居于下风。罗马的政体也就逐渐从共和制向寡头制转变,到镇压斯巴达起义(西元前71年)之后,罗马国家大政为凯撒、克拉苏、庞培三人把持,史称前三头同盟。此时的罗马基本属于寡头制向僭主制 过渡的后期。当凯撒征服高卢之后,罗马距离帝制仅有一步之遥了。这其实是历史演变的必然。古典民主制本质上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一旦领土面积扩大,民主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更深一层看,民主制使得扩张成为社会的必需,但是随着领土或者势力范围的扩大,民主制将变得无法操作,从而不得不让位于其他形式的政体。或者说,古典民主制的发展否定了古典民主制自身。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现代民主制出问题的话,一定会先从美国这个最大的国家开始。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历史上每一代人的行为,从而会使不同的文明走过完全不同的历史轨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文明的命运和轨迹,在最初建立这种文明的时候就已经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希腊人是不会觉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有多少道理的,其文明的特性决定了不会出现合的局面,只有分而已。没有经历过自然不觉得有道理。而稍微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合久比分,分久必合”是对中国历史非常准确的简略概括。这里同样体现了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同的历史轨迹。不同的历史轨迹,又进一步改变了各民族的语言词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改变又更深层的改变了其思维方式。很多在本民族看来非常自然,非常简单的观点,在其他民族看来则可能是完全无法理解的。那么当不同的民族凑在一起,自然是免不了要出现观念的冲突,彼此之间无法沟通,于是文明的冲突就形成了。纵观整个世界历史,能够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一次次从分裂走向统一,全世界仅有中国而已。倘若不是炎黄缔盟这一光耀千秋的正确选择,中国的统一恐怕将是无法想象的。
既然古希腊的思维方式导致其无法统一,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所有的希腊城邦陷入了拉帮结伙打群架的长期战争,那么这样的战争必然会终结希腊所有城邦的繁荣,一去不复返。这样的战争就会成为所有希腊城邦由巅峰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场战争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间起于西元前431年,终于西元前404年。战争的双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战争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雅典的扩张倾向,雅典如今天的美国一般喜欢到处推销民主制。同时雅典越来越多的把提洛同盟变成了自己维持和扩张地中海霸权的工具,导致与斯巴达等城邦的矛盾激化。这场战争波及整个希腊语世界,几乎全部的希腊城邦都参与了战争。除去中间的短暂停战,战争持续时间长达27年。这次战争堪称是希腊语世界的世界大战,甚至可以说,两千三百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在更大范围内的重演。战争的结果,整个希腊世界繁荣不再,奴隶制经济进入衰退,希腊的古典民主制也随风逝去。
如果美国顺利的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并且陷入类似越南战争的泥潭而走向衰落的话,那么就是古希腊历史的重演。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美国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走向衰落。虽然起因不同,不过发挥作用的力量基本差不多。战争的作用在于破坏了经济,导致扩张能力的丧失,从而陷入衰落之中。金融危机的作用也大同小异,同样是破坏了美国经济,导致其军事扩张能力的丧失和金融扩张能力的丧失。由此也必然使整个美国陷入衰落而无法自拔。与古希腊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领土来得太容易,所以暂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到其衰落期,文化的特性就会显现出来,美国将无法维持其统一;因此美国的衰落必然同时伴随着美国的分裂。这个问题将在第十章详细讨论。
日期:2009-02-12 09:22:52
露了一个注释
注:僭主制是古希腊的一种政体,所谓僭主是指不经合法程序攫取国家政治权力的人。英国学者格罗托(1794-1871)在《希腊史》中曾经提到,"僭主政治"是传统王政过渡到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之间的个人专政的形态。
日期:2009-02-13 09:09:13
废奴就是废民主
分析至此,不难看出将整个经济建筑于奴隶劳动之上带来的问题。我们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奴隶制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取消奴隶制在经济上全体公民都自食其力行不行?事实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最起码对于所有民主制城邦而言是不能这样去做的,除非他们主动放弃古典民主制。民主城邦的公民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否则他们终日要为自己的口粮奔忙,既没有时间和热情去关心政治,也不会有时间去参加公民大会。面对纷繁复杂的议题,根本无从决定如何投票。如此政治权利将在事实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迁延日久必然成为寡头政治或者僭主政治。如果说白了,搞民主其实是有闲工夫的人才能做的事情。而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获得足够多闲暇时间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直接或者间接建立在他人劳动的基础上,因此经济上必然选择奴隶制,而且要求广泛地普遍地使用奴隶。奴隶制事实上是古典民主制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古希腊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如此众多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因为古希腊所出现的民主城邦。梭伦改革、克里斯蒂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或译为贝壳放逐)等等,历来为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了民主制城邦,那么希腊也就不是希腊了,更不会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现代民主制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总统和政党都来自奉行奴隶制的南方,当然民主只是公民的民主不会惠及黑奴。在生活大幅度下滑的时候,没多少人会把民主当回事,古希腊如此,以后也会如此。29年大危机导致的德国民主制覆灭自不必提,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新政头一百天授予罗斯福的权力,丝毫不小于希特勒。36年罗斯福因为工资法案曾经要事实上废除司法独立,由于最高法院主动认输而作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