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局》
第5节

作者: 黄飞鸿007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之高,一旦美国出现大范围消费萎缩或政治危机,对于中国出口的打击将非常沉重。单纯依靠投资来消化如此多出口企业的生产能力,这个任务实在太有挑战性。同时中国在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否则在危机的冲击下,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等待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学是不现实的,西方文化没有此种传统,理解中国文化对于西方经济学家绝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能够做到的。中国也完全没有理由继续跟在西方经济学家后面做跟班,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是靠西方的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唯一一个顺利完成近代化的国家日本,也同样不是靠西方经济学的指引发展,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告诉日本应当去掠夺邻国。但是日本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在甲午战争后向中国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否则日本的工业化不可能完成。

  另外我们也不应忘记上一次大危机期间中国的悲惨经历。29年的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日本于是疯狂向外转嫁危机,首先把目光放在了中国的东北。“不抵抗”的错误将整个东北拱手送给了日本,东北同胞的累累白骨成为日本走出危机的垫脚石。历史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这一次中国既不能也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当时之所以如此,一定程度上就在于被西方的思想所迷惑,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国际法和国际联盟的干预上,相信外国的干预胜过相信我们自己的枪杆子。如果我们当时抱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决和日本作战,日本并无足够的能力占领东三省。另一方面,当时国家陷于分裂状态,客观上使得日本有机可乘,如果国家是统一的,日本也无可奈何。现在虽然没有哪个国家要把中国当成危机中的垫脚石,不过以后有没有是很难说的,提早对此有所防备对于中国绝对是不可掉以轻心的。那么很自然,对我们的思想进行一下整理以防止重蹈覆辙就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想办法加速中国的统一进程,必然对海峡两岸应对眼下的危机大有裨益。关于如何推进中国的统一,后续章节将专门讨论。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美国的超级老太太已被礼送出境。问题在于,忽悠中国人的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个老太太?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之中是否同样隐藏着某些形式的老太太?如果我们继续跟在这些老太太后面,很可能把中国引入歧途。这实际上要求中国去进行一次反思,也就是要想清楚哪些舶来品是促进中国发展的,哪些是让中国走弯路的。思想混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思想混乱导致了全社会人心浮躁,只能够依靠高增长来凝聚人心。当中国完成了这样的反思之后,社会将形成主流思想,纵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暂时的大幅下滑,国家也能够继续保持稳定,从而为其他问题的解决腾出时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国家统一的完成和出口结构的改变。

  不论如何应对危机,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在决策以何种方式应对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未来的世界将要变成什么样子,将会出现哪些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和不利于中国的事件。然后才可能积极抓住战略机遇,规避外部风险,让中国顺利的从危机中走出来。指望金融危机能够在一两年的时间内结束,恐怕是不现实的。应对当前这样复杂的局面,要求中国具有真正的全球视野。这里所谓的全球视野,不仅包括能够看到今天世界是什么样,而且要能够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世界向何处去
  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要求我们必须首先预见到世界将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应该说是社会科学最顶尖的问题了。每一个社会科学的分支都在研究某一领域过去发生的事情,然后据此建立一些规律,来预测未来这一领域的变化。比如经济学家总归要知道以前的经济史,才能够以经济史来证明其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国际政治学家也同样是在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总结经验然后来预计将要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一切理论预测的过程都是如此,就如同天气预报一般,通过已经出现的雨雪阴晴来推断未来的天气变化。因此,在分析世界向何处去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以前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又是经过何种途径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

  文明冲突论在出现之初是饱受争议的。某些学者总归是这样,一种新的理论出现,必定要横加指责要求拿出证据来才肯罢休。倘若在西元1840年,提出中国将要陷入被瓜分的威胁中,这样的学者也一定会缠着要拿出证据,否则必然当作异端进行口诛笔伐。问题是1840年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说明中国会陷入被瓜分的威胁,只有理论分析能够做到。当证据出现的时候,中国已经血流成河,这证据又有什么用?文明冲突论的证据在911事件之前也是完全没有的,等到血的证据出现,其他声音也随之销声匿迹了。

  随着伊拉克战争和恐怖袭击的增多,文明冲突的观念开始被普遍接受。前文已经提到,日本能够长期处于经济低迷而不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是由于高储蓄的传统使然。不同文化的社会,在同样的危机之中其反应是不同的。不难想见,走出危机之后的表现也同样是不同的。对于未来世界各国的走势,其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对西方世界而言,今天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直接来源于其文化传统,因此从分析西方文明的特点入手将会让我们对美国和欧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容易看清未来整个世界的走势。当我们看清这一点之后,整个世界将要学习中国文明的结论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章完
  日期:2009-02-10 08:55:45
  第二章 扩张型文明
  所有的文明都要服从兴衰周期这个法则,但是不同的文明在兴衰周期中的表现不同。从兴衰周期的角度考察,西方文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起大落。其文明的繁荣必须依赖于扩张,当整个社会处于扩张段时,其所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社会结构能够非常有效的运转,社会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当扩张无以为继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运转失灵,而且是很大程度上不可逆转的运转失灵,整个社会随后进入黑暗阶段难以自拔。根据此种特性,不妨将西方文明称之为扩张型文明。西方文明从建立之日就具有这种特征。尽管西方文明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但是其基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改变。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重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如果说中国文明是一浪接一浪的向前发展,那么西方文明属于只有一个波峰的文明,其波峰可能很高,但结束后的黑暗漫无尽头。这就是两种文明轨迹的基本差异。这种文明幼年的情况比较简单,从比较简单的时期入手,并且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对比,将更容易理解这种文明的思维方式和现在的西方世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合称为西方文明的经典时代。英国诗人雪莱有言:“我们 都是希腊人”,即说明了希腊文明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之深远。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尖端,海岸线曲折绵长,港口岛屿星罗棋布。其地形山脉纵横,将平原切割成小块。古希腊即由建立于平原地区的众多城邦组成。这些国家的领土面积,大约相当于中国今天的几个乡镇到几个县。各城邦的人口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按照政治权利和地位的不同,分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其中自由人又分为本邦自由人和外邦自由人。公民既有人身自由,也拥有政治权利,可以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但是公民在各城邦的数量都不多,很少超过万人。雅典在鼎盛时期,公民人数也不过约2.5到3万人。西元前451年雅典法律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雅典人的男子成年后可以获得雅典公民权。不论是民主制城邦还是非民主制城邦,公民结成一个整体,统治剥削自由人与奴隶。本邦自由人是未被授予公民权的本邦人,比如某些城邦中居住在边区的居民;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贫困或违法等原因而丧失公民权的本邦人,此外还有一部分被释放的奴隶。外邦自由人是来自于其它城邦的移民。自由人有可能被授予公民权,但是这种希望通常都比较渺茫。居于社会底层的则是数量众多的奴隶,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战争中的俘虏。奴隶的构成主要是非希腊人,兼有部分希腊人。奴隶既无人身自由,亦无政治权利。他们是整个社会财富主要的创造者,但是劳动和卫生条件极其恶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