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11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面说了,发行要做好,宣传很重要。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在影片刚开始决定制作的时候,就要形成一个整体营销策略。因为现在一部电影的发行,从开机仪式甚至选角阶段就已经启动了。比如三大导演正在筹备的电影项目,除了老谋子拍摄中的《十三钗》,冯小刚已经定下来要拍《温故1942》,姜文传说中的《子丨弹丨3》也在选景,现在放出风声与其说是炒作,不如说是为了争取到更多投资和院线支持。因为你引起的话题越大,时间越久,最后上映时累积的爆发力也越强,院线老板当然要争取这样的片源。

  营销甚至直接决定一部片子能不能开拍。对国内电影市场来讲,什么样的电影最卖座呢?我们来看看时光网统计的内地市场票房冠军前20名:
  阿凡达(2010)----------------13.787亿元
  让子丨弹丨飞(2010)-------------6.647亿元
  唐山大地震(2010)----------6.4775亿元
  非诚勿扰2(2010)-----------4.735亿元
  2012(2009)-------------------4.66亿元
  盗梦空间(2010)-------------4.5714亿元

  变形金刚2(2009)-----------4.55亿元
  建国大业(2009)-------------4.20亿元
  泰坦尼克号(1998)----------3.595亿元
  非诚勿扰(2008)-------------3.25亿元
  赤壁上(2008)----------------3.21亿元

  通天帝国(2010)-------------2.955亿元
  十月围城(2009)-------------2.93亿元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2.91亿元
  变形金刚(2007)-------------2.8232亿元
  三枪拍案惊奇(2009)-------2.61亿元

  赤壁下(2009)----------------2.6亿元
  英雄(2002)-------------------2.5亿元
  集结号(2007)----------------2.48亿元
  叶问2(2010)-----------------2.3234亿元
  ---------------------------------------
  上榜的6部好莱坞电影全是特效大片/剧情/冒险/爱情,这个符合主流,动作、家庭一向是最卖座的两种类型片;

  华语电影中,9部是古装/武侠/动作类,剩下5部是剧情/都市/传奇/近代题材类。
  赤壁之后,古装片最大的市场容量已经探出来了——3亿左右;去年的狄仁杰华谊再怎么炒也没有超过这个数字。今年大部分导演都在往现实或近代题材上靠,包括香港的尔冬升,在选材上就挑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代的故事《大魔术师》,肯定是受到了一定启发。
  所以定下一个电影类型,首先就画出了目标观众群,你知道哪些人会看这些片子才能制定宣传策略对吧。
  下面上的这几张图来自NHK的纪录片《中国力量——电影革命的冲击》,这里面提到大地传媒(《孔子》的制作发行商)以前就是IT起步的,他们自己建立了一整套数据库,影院会员的个人资料、每月消费多少,他们都有详细数据,以此分析观众的口味。
  所有会员的消费记录

  可以采集到会员全部数据
  建立300家影院,触及终端
  从制作配给、全部符合观众口味
  日期:2011-04-23 06:17:28
  【十七】宣发的手段

  前期准备就绪,我们来看看宣发有哪些手段:
  第一种,宣发要看过剧本,大致估算一个制作周期,然后提前做宣传物,比如这两年流行的什么先导海报啦,先导预告之类;
  第二种,影片制作过程中对演职人员进行拍摄采访,最后做成花絮,在影片上映前几周轮番轰炸;比如在娱乐新闻里经常看见的XX电影花絮特辑,一天一放。
  第三种,做纪录片。这个和上面一条挺像的,但花费比较高。比如顾长卫的《最爱》还搞了一个《在一起》的纪录片,我不知道他们团队打算怎么操作这个事,如果在影院上映肯定赔本,卖给电视台又要考虑具体栏目和投放时间,影响力能否达到预期也很难说,总之比较尴尬。
  最主要的一环是预告片和购买媒体空间。购买媒体空间我想放在后面单独说,这个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就预告片来讲,剪辑的好不好,噱头做的足不足,直接影响到观众进电影院的欲望。

  老方自己看过觉得比较成功的,像子丨弹丨——你觉得你看见剧情了,其实乱七八糟啥也没看懂,成功勾起好奇心;
  还有斯皮尔伯格的2011大作SUPER 8——人物、特效、大场面全部出现,疑似科幻又不太像科幻,剪辑非常成功;
  失败的案例——西风烈,我觉得高群书这部电影在票房上的失利,除了电影本身不够硬气外,宣发这一环节绝对要负责。老高在微博上自吹自擂也就罢了,刚放出第一款预告的时候还真像那么回事,但是他嫌不够,第二款什么终极预告把情节甚至结局都透了,他还觉得这是“自杀式营销”洋洋得意,实际上犯了电影营销的大忌。
  西风烈这种警匪/剧情/动作片,本身是比较受市场欢迎的电影类型,再加上这种类型片国内市场很少见,好好做宣发不至于如此。一个把悬疑和剧情当卖点的电影,居然在预告上破功,这是不专业和缺乏市场头脑的表现。老高必须吸取教训。
  日期:2011-04-23 06:57:24

  【十八】宣发成败关键——媒体为王
  像在美国市场,宣发营销支出主要在平媒和广告这两块,虽然现在网上投放资源也比较多,但是传统媒体还是占大头。
  看看马珂的说法:
  “第一,你要有大众普及度,要让所有人知道,就要用能够直接影响受众的媒体,电视、路牌广告……这是用真金白银换出来的。发几本杂志封面这点东西,在我们这次整个的规模里是忽略不计的。你想要让电影票房高,最重要的是观影人次,观影人次的增加不是靠我们,只能靠天天坐地铁的、坐公共汽车的,医生、学生、律师、办公室职员……他们的行为逻辑和我们完全不一样,这不能依靠自欺欺人的方式,比如发发微博、官网什么,没用。靠什么呢,还是得靠大量的传统媒体,电视、路牌这些硬广告对于子丨弹丨这样规模的电影是必需的。

  我们这次宣传从10月就开始了,但你现在看到的只占整体的40%,还有60%是12月10日全面上。北京市四环内的路牌是4000块,12月10日开始有1500块是“子丨弹丨”的,你天天走过路过都会看到。包括中央台的广告,电影台的广告,26个城市地面频道的高密度的广告。各地方收视率最高的频道是当地的频道,我们铺到省级电视台,有好多你们可能都不知道的频道,但当地老百姓天天看,你顾客得做到这儿。

  要达到一个什么规模呢,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有《让子丨弹丨飞》,出门上班的时候有《让子丨弹丨飞》,进办公室还是《让子丨弹丨飞》。”
  可见媒体覆盖率和票房密切相关。我前面就说了,天涯没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于不逛论坛的网民来说,门户头条影响力更大。
  另外前面有TX提到华谊和媒体的关系,为啥华谊对媒体掌控力那么大?每次有新电影上映宣发都那么强?占用的媒体资源那么多?
  老方这里也顺带讲讲自己的观点,抛开各种阴谋论不谈,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华谊手上最丰富的资源是明星,这是和媒体讨价还价的砝码。因为媒体要做新闻,你华谊不给我采访权怎么办?我今天可以骂你旗下一个艺人或者一部电影,那么下次你还给我这家媒体采访其他人的机会吗?特别是华谊现在这种发展趋势,虽然周迅、黄晓明、李冰冰都另立门户了,但他们旗下的签约艺人每年都在增多,老中青、红的不红的都有,这个如果形成垄断,对媒体来讲是很头大的。这也是华谊这么多年拼命网罗顶级或当红明星的原因,越红话题越多的人,媒体越想接触——归根到底,人在资源在,有红星才有保障。

  老方个人非常希望国内能有其他娱乐公司做大和华谊抗衡,毕竟一家公司垄断所有资源,对行业长远发展不利。
  日期:2011-04-23 07:03:04
  补充:
  关于华谊,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娱乐集团,其实大杀器是“独家采访权”。
  像南都娱乐这样的杂志,能拿到那么多独家,总编和业界交情肯定不浅,人脉丰富,牛X不解释。
  日期:2011-04-23 07:28:5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