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9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无意间在邹兆龙微博上看见一句话,就在这张照片的上方:
  不管做哪一行,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才会对得起自己和给我们这个工作机会的人!
  这位演员的态度让我想起早年香港电影起飞时,从业人员的精神面貌:踏实,刻苦,兢兢业业。
  爬到顶点的演员毕竟凤毛麟角,但是能爬上去的,都要经过痛苦地历练。
  与其比美,不如比比风光背后的汗水和努力。
  今天的机会是多了,也可以靠各种规则走捷径;但成功的路,很长,捷径走的了一时走不了一世。
  日期:2011-04-19 22:52:11

  我今天特意拿三名非内地演员做例子,一个日本的,一个台湾的,还有一个生于台湾但在香港发展的;
  这些人都很勤勉,都在内地打拼事业,都是好演员的表率。
  内地观众有胸襟有气度欢迎这样的演员,这个地方也会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但是反过来,不管哪里的演员,对导演和其他从业人员也是一样,如果自己浮躁不努力,还企图把歪风邪气带到这个圈子里,该批的就得批,该骂的还要骂。
  老方现在正好有点资源可以研究院线和发行的问题,但今天时间不够,过段时间再讲。
  总体来说,现在内地几家大头院线对票房高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竞争激烈,我们平时只注意华谊这种娱乐公司,院线也是竞争激烈,厮杀残酷。大家手头有资料的都可以贡献出来,老方一人能力有限,呵呵。

  日期:2011-04-20 06:19:32
  水军不会毁掉楼主,老方我马照跑,舞照跳,该风骚还是会继续风骚。
  水军毁掉的是虚拟平台上很脆弱的信任,所有人都在诛心,你是哪一帮的,他是哪一派的。想好好聊个天都不行。每天这样猜忌,活得多累。
  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别高看我,老方没那么大能耐给什么电影做宣传,一没拿钱,二不缺钱;

  当然,也别高看天涯这个平台,这里真没你们想的那么重要。
  这两天我比较忙,没时间更新,周末回来和朋友们再聊发行商的事。
  老方逍遥去了。
  最后说一句,水军,楼主爱你们。真的。
  装逼冷艳高贵暗藏私货也许还是拿钱发帖死一户口本的楼主真TM有智商上的优越感。让这帖子先沉了吧,过两天老方再来技术流一把。慢工出细活,想好好聊的朋友,老方一定送上好料招待。
  嗯,小水在手,淡定我有!

  活体围观+透视圈养,不知八到老方不想八的时候,能包几个小水。
  人家包二奶,我只能包小水,做人的差距啊!
  日期:2011-04-20 06:29:15
  玻璃杯爱人同志,我知道你对我仰慕已久,但这爱太火辣,老方有点伤不起。下次含蓄点。你懂?
  日期:2011-04-21 06:26:07

  【十二】2012——中国动画电影的井喷元年?(一)
  前面整理内地导演亿元俱乐部名单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动画导演。老方这两年虽然对国产动画也比较关注,但是看见一个动画导演进亿元阵营还是有点吃惊。说真的,没有心理准备,连想都没想过。这突然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动画导演从来就和卖座甚至导演两字无缘?或者说我们潜移默化中还是对国产动画抱有成见,认为国产动画电影一直就是非主流?

  我想喜羊羊系列的成功,让很多人开始慢慢接受国产动画也能卖座的事实;它最大的价值,除了商业营销上的探索和启示,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种自信。温相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这句话对中国动画人和关心中国动画的观众也同样适用。
  2009《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9000万
  2010《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1.268亿
  2011《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1.35亿
  *数据来源:CHINA DAILY
  上面这三个数字和下面我整理的中外动画电影票房表作对比,大家觉得硬不硬气?牛不牛逼?

  先别管这片子是幼稚还是骗钱还是怎么的,能把小孩子的钱赚到手,卖给他们动画带来的欢乐,这样不好吗?
  另外我想引用票房吧的数据,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近几年在内地上映的动画片市场表现,国产和引进的都有:
  *注:阿童木是美国和日本一起制作的,所以分别列入。
  日期:2011-04-21 06:27:42
  上面的数据说明几点,
  首先,这个市场近几年慢慢培育起来了。从1995年第一部引进动画《狮子王》开始,中国观众对动画的传统观念逐渐受到冲击;此后15年中,好莱坞的作品霸占影市长达十年之久。直到喜羊羊的出现让人意识到,中国人自己做的动画也可以风光地赚大钱。现在看动画已经成为进影院消费的一个理由了。
  第二,目前动画电影的封顶票房是《功夫熊猫》定下的1.86亿,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电影本身品质过硬,再加上观众定位明确,发行给力,宣传到位,院线强势,这个市场的受众群是非常大的——至少有2亿的票房潜力,有搞头。
  第三,国产动画除了喜羊羊系列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和社会反响,剩下的片子无论票房还是影响力都比较寒酸。这里面要反思的问题很多,关注国产动画的朋友肯定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我这里不展开讲。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一直在市场上碰壁的国产动画来说,一个成功的案例显得尤为珍贵,十年探索遇到的打击和挫折,终于到了迎接曙光的时刻。现在有经验可循了,其他动画公司能不能复制成功,明后两年大概能等到结果。

  现在很多人的疑问是:
  国产动画只能做出给孩子看的低龄作品吗?
  缺技术?缺剧本?缺人才?
  山寨货?抄日本?抄美国?
  没影响?没观众?没市场经验?
  日期:2011-04-21 06:30:43

  【十三】2012——中国动画电影的井喷元年?(二)
  由于老方时间精力有限,这里只挑两个案例来说。
  第一个案例是北京的青青树公司——这次,中国动画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这家公司90年代初就创立,19年来名字换过人也变过,但一直坚持做原创动画。朋友们可以去网上搜搜他们即将推出的动画电影预告片,习惯了泥轰动画的人可以说这个画风很日本,但是他们的故事绝对很中国。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不重要,精气神和故事本身才是感染观众的核心要素。立足本土,海纳百川,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这是所有想成功的企业必须拥有的素质。

  这只是其一,其二呢,这家公司完全采用市场化的思维来运作。他们目前的市场总监(?)是从美国引回来的留学党,而引回来的市场思维,和好莱坞是非常接近的。观念上的改变,是一切一切的先行条件。青青树每一部作品从决定制作开始,就进行严格的市场操作。比如说他们马上要推出的电影《魁拔》,一开始就制定了长远规划,要连做5部形成品牌效应;后期还没做完就开始把手伸向海外,现在版权已经卖到日本,并且会和日本顶级的81 PRODUCE声优事务所合作,从海外赚钱。这样回本压力就减轻很多。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意识到要做精致的原创动画,还意识到要有人才储备。我又要说人的问题了,这个公司所有的员工加起来,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么年轻的团队,说实话真是输得起,就算第一部电影没成功,以后的路还长;踏踏实实干总会有熬出头的一天。他们所有的动画师都是自己培养,老师傅传帮带;配音演员找不到合适的就自己海选,力图每个环节都做到专业和完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