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第27节

作者: zhangshangr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16 21:45:19
  小瘪三心里堵得慌,因为一直都觉得面对F-san是个痛苦的事情,总是为了每周的例会,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做分析,做报告。同时还要回答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烦躁啊。但是听了Y先生的经验之谈后,小瘪三开始思考了。

  第一,日本人是技术领导项目的,也就是很多决定以技术为思考的前提。
  第二,日本人很喜欢做技术的研究,问为什么都是为了把技术作深入,而且他们有很多思路DRBFM之类的。都是为了做好技术而产生的。
  第三,要用技术去对付小日本,学习小日本的思路,做好技术研究,然后以制服小日本。
  有了这些总结和思路,小瘪三开始行动了。正好有个工程变更,关于技术方面的,就用它做案例吧。顺便检验检验自己的水平,看是F-san牛叉,还是我小瘪三更厉害。
  日期:2013-04-16 21:52:58
  目标:做工程变更,得到客户的release。手段用小日本的技术思路对付小日本。具体操作,制定DRBFM技术风险分析,同时出工程变更文件,协调团队从供应商采购,来料测试评估,生产评估,产品测试分析,到客户端的release,整个流程都要计划和协调。
  样品计划让L小姐负责,产品测试分析由T先生负责,生产评估由L先生操作。客户端由小瘪三应付,在具体面对F-san之前,小瘪三精心准备了一个DRBFM文件,以此对付小日本。

  日期:2013-04-16 22:18:53
  DRBFM是日本丰田公司的技术专家搞出来的东西,是精益技术的代表思路。算是FMEA的迷你版本吧。思路和FMEA类似,但是更适应于技术更改之类的分析。简单说就是一种技术分析思路,考虑到某一个或一些更改点,可能存在的分析,而做的风险评估。其中要了解更改点,产品的性能,以及此更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去分析计算或者测试评估。可以牵扯都零件,生产过程,产品测试分析。

  日期:2013-04-16 22:22:03
  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水很深,好在小瘪三第一个案例更改的地方不多,不过文件本身的分析工作不会少多少。列出更改点,找到子零件的性能要求,然后从子零件,到生产的装配,到产品的性能,甚至到客户端的要求,通通都要考虑。存在风险的地方,要制定计划。有采购的task,找供应商要子零件的分析报告。生产的task,工艺稳定性分析。技术的task,产品测试分析。甚至客户自己的task,系统端的性能测试以及耐久测试分析。

  日期:2013-04-16 22:24:16
  做好DRBFM以后,小瘪三开始了他与F-san的经典之战,从开会那刻起,小瘪三就注定了咸鱼翻身的时候到了。谈到这个topic的时候,他把DRBFM打开,从产品结构,到更改的子零件,再到更改细节,由此考虑的子零件本身的性能,产品性能,系统性能。再到更改本身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子零件本身的,生产工艺方面的,产品本身的,系统端的风险。最后因为这些风险,小瘪三制定的方案,其中有供应商的分析报告,子零件测试和生产评估,产品测试分析报告,最后给F-san制定的系统分析任务。

  所有的一切就那么短短的半小时吧,但是期间包含了小瘪三对子零件,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各个环节的理解和风险控制。
  说完之后,F-san没有问为什么了,只是很反常的说了一句: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is document.I need to sak our experts and any question I will let you know.
  小瘪三回答:OK. I will send to you after the meeting.
  日期:2013-04-16 22:37:54
  那一刻,小瘪三知道F-san应该是没怎么听明白,但是又觉得还不错,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提问题,因为他自己不懂。如果他懂的话,就可以问出很好的问题。如果他不是很懂,但是一般还是会问一下问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今天这个反常的情况,应该是他不怎么确定,但是觉得小瘪三做的很专业,所以也不问什么,而是要到技术文档之后,再回头去求教他背后的团队。
  日期:2013-04-16 22:53:05
  等F-san拿到技术文档,仔细研究,找他们专家讨论。然后再一次回头跟小瘪三提问的时候,小瘪三感觉到他的态度和语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一个劲的死命问为什么,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态度比较强硬。而从这一次开始,不再是死命的问为什么,而是偶尔会用请教的姿态,去询问小瘪三对于问题的理解,同时对于后续的行动方案,也完全同意了小瘪三的时间进度,以及技术评估方式。抗日战争第三篇技术VS技术,大捷而落幕。

  此战,小瘪三找到客户的死穴,战前做足技术准备工作,战争中巧妙的应付客户,战争后及时引导客户,从而实现技术征服技术,从敌手身上寻找增长自身的方法,同时以其之道,还之彼身。一举奠定抗日小分队队长的地位,从此也使得抗战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
  明天会是同样的故事吗?后续还有更多挑战?漫漫长路,对于小瘪三会是怎样的热血激情?各位猜猜会是抗战之第四篇会是神马,O(∩_∩)O哈哈~
  日期:2013-04-17 20:15:57
  就在小瘪三感觉渐渐进入佳境,对客户越来越熟悉,对抗日小分队的运作越来越熟练。同时集合项目的资源,运作项目达到客户要求,使得自身工作压力越来越小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质量事件出现了。正是这个意外的质量事件,使得小瘪三经历了抗战最为艰辛的第四篇--质量风险管理篇。
  日期:2013-04-17 20:58:36
  事情的起因,不是自己工厂出现了问题,而是德国总部的工厂送出去的产品,在日本客户那边发现了问题。而且还不是公司内部负责系统端发现的,是流到终端客户那边发现的。这个可不是小事情,终端客户很恼火,投诉了系统端的客户,系统端的客户又投诉德国总部。就这样使得小瘪三的工厂也受到牵连。
  整个项目组都紧急状态,质量部J先生联合技术,生产,项目,物流,大家都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封存量产的产品,采取紧急方案,100%检验产品后再发货。同时从客户端拿到失效样品进行分析。这样对工程部门是个巨大的考验,怎么评估风险,怎么制定临时的检验标准,怎么去分析原因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日期:2013-04-17 20:59:59
  小瘪三开始带领T先生做分析了,不得不说这个是小瘪三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任务,从设计的角度制定方案,从分析的角度做CAE仿真,从测试的角度制定样品和测试计划。几乎技术方面的三个核心点设计,分析,实验,三管齐下,务必要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
  方案一,做特殊样品,对比分析,看是否有改善。小瘪三自己计算,自己设计特殊零件,自己装配,然后请测试工程师测试,不过结果不如人意。和量产的产品结果类似,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