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记重庆草根80后的成长奋斗史》
第7节

作者: 仙踪不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把零头少了我就开走,11万你看怎么样?”第一次遇到这么干脆的客人,我立马到办公室汇报老刘。
  只看到老刘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得跳了起来:“小伙子,刘叔叔要感谢你,你娃把价格报错了,该车市场价是82800元!哈哈,来,教你演个戏,你出去后就假装难为情的说少不了8000,只能少5000,然后看他反应见机行事,即使真要少8000给他也不能给他感觉少得这么轻松,要难为情,懂了否?”就这样,我以113000的价格把价值82800的车卖掉了,昧着良心拿到了200元的单车提成,为此我自责了很久。

  当时只觉得老刘的屁眼好JB黑哟,也难怪会有屁眼不黑,不是角色的说法。
  后来经过老刘的心理辅导,小哥开始淡然了,在以后的销售经历中小哥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养成了对穿着不讲究的客人绝对重视的好习惯。
  由于很多客人都不会上网,我们卖了很多高价车。
  只感觉这市场遍地是黄金,看你自己怎么捡了。
  日期:2011-8-4 0:02:00
  老刘作为一个50年代的中老年人,依然有很强的市场敏锐观察力,每天都还保持上网了解行业资讯的好习惯。

  也正因为这个习惯,又一个发横财的机会诞生了。
  当时县城内的车商都把主要经历集中在了销量最好的皮卡、越野车上,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性价比高的越野车也越来越受市场追捧。
  一天,老刘在电脑边叫我过去看一个叫吉奥帅驰的低端SUV,是个刚上市的品牌,价格低得惊人——59800元,这完全创造了整个汽车工业史上SUV的低价神话,只有中国人才搞得出来。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立刻联系重庆的总代理商,引进该品牌。
  到了兰花汽车城,连总代都感到很惊奇,说市面上了解的人都极少,居然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车价低了利润就薄,这是定律。
  总代给我们二级经销价格居然只有1000元空间,除去油钱过路费还赚得到铲铲个利润呀!没事,因为报价不高,我们可以加价销售。
  屁眼不能太黑,不加多了,每车报价加10000元,因为加高了用户的选择面就又大了。

  我们当时有套自主研发的销售说辞,当客人问到这车多少钱的时候,笑而不答,就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叫用户自己猜,大起胆子猜这车值多少钱。
  很多用户最低的也会把价格猜到7万多,最终由我们公布69800元的惊喜答案。
  分钱不少,我们薄利多销,我们诚信经营,如果要赚您老的钱,我们还公布比你猜的还低的价格干啥子嘛,就图个广告效应,您买后只管帮忙宣传就行了。
  合情合理的解释,让我们在第一个月就整了十台左右。
  对于一个低投入的二级销售商来说,这无疑成为了高暴利的回报。
  重庆总代震惊了,由于产品上市不久,全国产品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销量占了很大的市场比例,不久库存都被销光了。

  面对资源不足的情况,借地利优势老刘又背着总代跑到了离奉节不远的湖北宜昌提货。
  一分钱一分货,市场上跑得多了问题就显现了,之后我们又明智的停止了对该品牌的销售,但整个过程还是让老刘在低调中赚得个钵满盆满的。
  日期:2011-8-4 18:18:00
  05年,重庆汽车博览中心落成,开始对外招商。
  因为当时汽博的地理位置相当偏僻,周围全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这无形中又造就了汽博低门槛低租金的招商条件。

  老刘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前瞻性,又让我们成为了除中汽西南外的首批入驻的商家,对于我们这种小公司来说这里是最适合办公司的地址,又便宜又可借中汽西南的宣传势头搭顺风车。
  我也因为老刘对我的赏识和信任,又一次从小城来到了重庆,驻守汽博名车广场,他自己就亲自守奉节店。
  辉回老家创业失败后也再次来到重庆发展,进了家当时比较有名的顺驰地产公司;凡也依然坚守老本行,逐渐成为我们朋友圈内科学家级别的IT精英了,我们三人行的格局再次形成。
  一起在江北塔坪租了个两室一厅月租600的房子,比起当时从学校出来的条件好多了,不禁满足的感叹,果然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日期:2011-8-4 18:20:00
  在汽博名车广场的日子更是枯燥乏味,这里虽然被定位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汽车集中市场,但是由于还没被炒热,每天客户流量相当低,能接待一组那就是运气相当好了,如果周围没人说话你还能清晰的听见屋顶的鸟叫声。

  在这种无聊的环境下,各公司的兄弟姐妹些都打成一片,很是和谐。
  销售和销售之间都混的很熟,我也因此有了融入大市场大环境的机会,了解了更多的品牌,了解了各公司的发展历史。
  通过交流,小哥认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和各4S店的正规军比起来,我就是个小米加步枪的散兵游勇。
  那些自认为无敌的销售技巧也在他们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但是我并不自卑,将勤补拙,取百家之长我又学了很多在老刘那里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其他公司正规军都有标准的职业装,而我的休闲服在里面显得很不靠谱,就用自己的工资定制了套段记,显得更专业些。
  老刘为了装酷显示公司实力,就把他那辆桑2000配给我上下班代步。
  每天小哥潇洒的从车上提着公文包下来,完全一副成功人士打头,我都差点产生个人是老板的错觉了。
  我们仍然是奇瑞、吉利、长城的二级代理,所有职能分工也依然是我一个人全包。
  一直都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个强者,要做一个给力的青年,要多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从来不休息。
  在跟老刘打工的3年多历史里,我每年只休息春节7天假期,给力不?除了有对自己要求的严格,这也算是我对老刘的一种感恩回馈吧。

  日期:2011-8-4 19:36:00
  我很快就适应了大环境,并迅速成为了在名车广场的一把销售好手。
  在当时连鸟都不愿拉屎的汽博中心,一月下来销量为零的商家不在少数,而我经常以稳定的7台8台引来同行的羡慕。
  凡是来看过我车的客户还真没有跑掉了的,以至于有时候我的给力程度超过了当时在菜园坝的一级代理商。
  有得也必定有失,随着销量的增加和顾客扯皮的风险也加大了,因为买车的客人也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更何况我是单兵作战的皮包公司,一个人的负重能力有限啊。
  05年,小哥很荣幸的被电视上了,由重庆市著名电视栏目天天630给了我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老子第一回上电视的经历就这样断送在了这个猫儿叫狗儿跳的栏目手里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位中年大妈在我处购买一辆价值3万余元的吉利车,由于大妈杀价太狠,为了200元就跟我磨了大半天,小哥差点就崩溃在她面前吐血了。
  重点是她一直跟我谈包牌价,包上户的价格。
  由于客户资源宝贵,虽然明知道是个低质客户,但也不能流失。
  怀着这种心态,我力争拿下她,包上户就意味着还要多买个保险,经过盘算,保险我只保了个最便宜且能上户的险种,搞得我们卖车后只能赚400多元(二级销售商经常薄利走量,苦啊),这也是我汽车销售生涯唯一的低价利润。

  保险这个环节这就成了起因,几天后撞车的她很气愤的打电话给我说保险公司不理赔,是因为险种没保齐,要我立即跟她把保险保齐或者帮她把车修好。
  那时我才觉得冤啊,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的感觉,明明谈的是包上牌价格,又没说险种要保齐。
  再说,她出的那价格我能卖给她就算她捡大便宜了。
  由于当时我是坚持的这种观念,肯定就越谈越僵了,事后我还是认识到自己在保险环节是应该给人讲清楚,至少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些责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