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54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09 08:56:03

  柳宗元在柳州大兴教化、释放婢奴、发展生产,本想做出一番成就。可是因为水土不服,身体越来越虚弱,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前遗言请托刘禹锡整理他的书稿。当时刘禹锡正扶着母亲的灵柩往回走,得到噩耗放声大哭。他一边派仆人前去帮忙料理柳宗元的后事,一边含泪给韩愈写信,恳求韩愈为柳宗元撰写墓志铭。他对柳宗元的后人后事尽心尽力,对得起当年柳宗元的云天高义。
  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即今重庆东部奉节至宜宾一带流行的民歌。每逢传统佳节,巴人男女老少都要击鼓踏歌庆贺。
  刘禹锡在做夔州刺史时,模仿民歌写下多首《竹枝词》,其中半数堪称经典。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日期:2012-08-09 08:56:31

  第一首竹枝一反女子鲜花相譬的传统,将男人的负心薄幸比喻为容易消逝的花红。最后一首成为所有诗人学习民歌的典范。

  此外他还写过《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白鹭儿》等,其实也是广义上的竹枝词。
  杨柳枝词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堤上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柳枝词》被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为神品。
日期:2012-08-09 08:57:02

  他还写过九首《浪淘沙》,下面是其中之一。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是唐代民间歌曲之一,后来变成了词牌名。
  刘禹锡和白居易同年出生,交往三十多年。就象白居易说的,“同年同病同心事”,他们的人生轨迹非常相似。
  刘禹锡做过夔州刺史,白居易做过忠州刺史。夔州和忠州紧邻,都在三峡沿岸。
  刘禹锡做过苏州刺史,白居易也做过苏州刺史。
  刘禹锡有生死之交柳宗元,白居易有生死之交元稹。
  他们晚年都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那时德高望重的裴度做了东都留守,修筑园林绿野堂养老。白居易、刘禹锡都是绿野堂常客。他们各自失去了生死之交,后半生成了最好的朋友。
日期:2012-08-09 08:57:22

  白居易写过一首《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刘禹锡的和作写得更好。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蜒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71岁逝世之后,白居易写了《哭刘尚书梦得》进行哀悼。
  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没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日期:2012-08-09 08:57:52

  刘禹锡的文字悲天悯人,仿佛一个站在高天的神仙,俯视着人间的繁华聚散。请看这首《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白居易字乐天。刘禹锡到了晚年牛脾气收敛,也开始乐天知命。除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还写过《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和白居易一样,刘禹锡也是最早尝试写词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写过《忆江南》,刘禹锡也写过同一词牌。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日期:2012-08-09 08:58:24

  他的《潇湘神》,意境有点像钱起的《湘灵鼓瑟》。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还有一首写潇湘的山水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词被黄庭坚改写为《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被江西诗派奉为“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典范,其实并没有超越原作。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据说刘禹锡写作《西塞山怀古》(又名《金陵怀古》)时白居易也在场。当时是穆宗长庆四年,刘禹锡和元稹、韦楚客等人都在白居易家诗酒高会,席间谈起南朝兴废,决定每人写一首《金陵怀古》。刘禹锡率先完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居易看了之后说,胜负已分,其他人不用写了。
日期:2012-08-09 08:59:00

  在写这首诗之前,刘禹锡并没有去过金陵。几年之后的唐敬宗宝历二年,他才有机会来到秦淮河畔,看见昔日繁华胜地已成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金陵五题》,其中《乌衣巷》和《石头城》都是怀古诗的殿堂级作品。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发出“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的感叹。
  刘禹锡的咏史诗还有一首是在做夔州刺史时写的《蜀先主庙》,同样脍炙人口。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另有传世散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历代名家对刘禹锡的评论很高。白居易称他为“诗豪”,认为“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杨慎《升庵诗话》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