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向何处去》
第18节

作者: 咸聊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且,所谓稀土,只不过是200多年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觉得稀有,实际上稀土资源并不罕见,全球都有分布,根本就不是什么宝藏,实在没必要像守财奴那样死抱着不放。对于国家,只需要对企业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令其在开采的过程中不要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或者作出必要的补偿也就是了,让市场自然淘汰不合乎要求的产能,又何必用行政手段来人为的粗暴干预市场呢?
日期:2011-9-2 17:14:00

   有人说,“你说稀土不珍贵,那为什么人家美国都把自己的稀土矿关闭,而来买我们的稀土?”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引用一段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关于中国稀土问题的评论,来看看人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从稀土事件看中国的流氓经济》,其中对稀土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比较客观的描述:

  “以下是部分背景说明。独特的属性使稀土在油电混合汽车以至光纤的广泛产品中扮演关键角色,19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是稀土的主要生产国,中国此后取而代之。
  中国经改舵手邓小平曾于1992年表示:「中东有原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蕴藏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此一相对丰富的藏量加上低廉的开采及加工成本充分反映中国劳工薪资及环保标准偏低的事实,并使中国的稀土生产者得以侵蚀美国稀土产业的根基。
  如果仅以国家安全的角度而言,为什么没人针对这种趋势提出警告?华府决策者任由美国稀土产业关门大吉。2003年的一个例子可供参考:当时,如果你相信布什政府,国家安全考虑主宰美国政策的每一个层面;这一年,中国人收拾一处美国生产设施的全部装备,把它们全数运回中国。结果是,中国取得稀土的垄断地位,程度超乎中东产油国独裁者的想象。”
  从中我们知道了美国关闭稀土矿的真相了,美国的稀土企业是被我们的低价倾销挤兑关门的,而不是有人说的,是为了要掠夺中国的廉价资源。美国的企业是私人企业,他们可不会为了国家的所谓长远利益,而随随便便把自己搞到破产关门的。
日期:2011-09-02 17:15:06

  二由商品价格构成看财富流向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优势资源能卖个好价钱,当然总体上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但是,现在的市场是个全球化的市场,当我们觉得自己的东西卖得贱了的同时,你也得想想,别人的资源是不是也卖的贱了?他们是不是也应该涨价呢?中东国家的石油、澳洲的铁矿石、美国和东南亚的粮食哪个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家都觉得自己卖得践,都搞垄断涨价,其结果又会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从商品价格中资源和人类劳动力价格之间的联系,谈谈它们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资源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之间有啥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个商品的价格,无非是由原材料价格、人类劳动价格(包含体力和脑力劳动)、固定资产价格、税收和利润所组成的。这些因子在一个商品的价格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比例合理,市场才可以得以持续健康的循环发展。商品的价格组成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这就意味着社会的一次分配是否合理。
  企业卖出一个商品,一部分钱被原材料的所有者获得;一部分作为佣金被劳动者取得;一部分支付给了固定资产的拥有者,比如店面、厂房的租金,道路、车辆的折旧,生产设备的折旧等费用;一部分缴纳税收用于社会的二次分配;还有一部分作为资本投资的利润,为企业主和提供给企业资金支持金融资本所获得。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件商品卖出去后,原材料、固定资产、利润,这些钱最终大都是流入少数人口袋的;税收是用来二次分配的,我们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经分析,此处不再重复;而劳动力价格则是支付给多数消费者的。
  企业生产商品,不是卖外给外星人的,那么它的消费者是谁呢?应该是大多数的劳动者。如果所有产品里面的劳动力价格占整个商品价格的比例太低,则意味着大多数的钱都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而那些人的消费能力终究是很有限的,不可能都拿来买你的商品,而真正会来购买你的产品的消费者却会因为他们的劳动价格太低,获得的钱太少,而买不起你的产品。于是我们所说的因为产能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原材料成本占商品价格的比例严重失衡,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常识,地球上的资源本身实际上是分文不值的,是因为人类的劳动才使得这些资源有了所谓的价值,我们人类不能颠黑倒白,过分强调资源的价值,而去忽视人类的劳动。资源每卖出一分钱,实际上都是对人类劳动的无耻掠夺,任何资源产出国声称的其他国家对他们的掠夺的说法都是荒谬的,毫无道理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浙江海宁做纺织的,他告诉我:最近他们的客户群产生了很大改变,俄罗斯、巴西、印度上升强劲,甚至还有新丁外蒙。新出的高端系列,客户几乎都是这几家的。以往俄罗斯客户有个特点,第一是都是黑毛子,第二是专门买便宜货。今年都是黄毛,买高档货,几十美金一米,眼都不眨。但欧美的采购力度,确实下降的厉害。山东最大的家纺出口公司艺达的老板,以往出口欧美全国第一,现在苦逼的不得了。欧美的几个老朋友采购商,今年也都苦逼的不得了。这恰恰是资源掠夺人类劳动的结果,资源产出国获利,而商品的生产国全都成了穷光蛋。而且还有一个特点,资源产出国的需求虽然加大,但增加的都是高端产品,而不是低端产品的采购量增大,这说明即便是资源产出国,富裕起来的也只是少数人,而不是共同富裕。我们从中东近期的动荡也看出了这一点,油贵了,发财了,但只是统治者发财,下面的老百姓照样苦逼。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不发生危机呢?

  所以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社会有必要找到一个用来衡量5种因子在社会主要的商品中所占的分配比例的一个系数,来代替基尼系数,通过跟踪社会财富的流向可以更加准确的衡量全球或者一个国家内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而基尼系数只能通过计算对比一个国家内的居民收入来体现社会分配的不公,忽略了财富的跨国境流动和不同行业间的分配失衡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

日期:2011-09-02 17:15:34

  三垄断是全球问题
  前面我们解释了原材料垄断与社会产生贫富分化的关系,那么严重的垄断状况是不是只存在于国内呢?我们说,不是的,这个状况在全球都普遍存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