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4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机遇决定命运,李斯抓住了机遇。他直截了当地建议嬴政吞并六国,成就帝业,这与嬴政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这位一名政治敏感性较强的同志,被提拔到正局级长史的位置上。

  作为一名局级干部,李斯起到了部长级干部都不可能起到的战略作用。他制定了计划,收买或刺杀了关东六国的一系列政府要员,搅乱了六国政局,大大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也正因为这样卓越的工作实绩,李斯顺利进入了决策层,得到了客卿的职务。
  作为一颗政坛新星,李斯在这一时期更加积极地要求进步。为了进步,他可以付出一切,也可以不顾一切。如果有人敢挡他的路,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把这个人踩在脚下——无论这个人是谁!
  李斯年轻时曾经崇拜的偶像韩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李斯陷害,最终冤死狱中。
  当时,韩非因其著述,也受到了嬴政的赏识,嬴政想将韩非留在秦国,委以重任。李斯深知韩非之才远胜于自己,便挖空心思对嬴政说了这样的话: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嬴政一时失察,听信了李斯,将韩非下狱,李斯又送毒药给韩非。韩非最终冤死狱中。

  然而,李斯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就在他为消除潜在对手而得意洋洋时,一个大浪毫无征兆地袭来。
  日期:2013-04-19 22:37:07
  沙丘之谋发生地。此地除了秦代发生了沙丘之谋外,战国时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也死在这里。
  赵武灵王晚年昏聩,废长立幼,并禅位于次子,最终导致二子手足相残。后长子赵章兵败,逃到沙丘宫中寻求赵武灵王庇护。赵武灵王一时心软,收留长子,结果被次子赵何命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围于沙丘宫中,最后活活饿死!
  不过赵何即后世所称赵惠文王,也是一带英主。他任用廉颇、蔺相如、赵奢、赵胜(平原君)等能臣干吏,使赵国国力蒸蒸日上。

  日期:2013-04-20 12:57:09
  四、丞相李斯(2)
  然而,李斯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就在他为消除潜在对手而得意洋洋时,一个大浪毫无征兆地袭来。长期潜藏在秦国队伍内部的敌特分子郑国被揪了出来,据其交代:他接受韩国高层的指示,通过各种手段混进秦国的干部队伍,取得了秦王和人民的信任,并别有用心地提出在秦国修建人工灌溉工程的计划。其真实目的,是想通过这一浩大的工程,达到消耗大秦国力,从而使行将就木的韩国政权得到喘息之机,以便积攒实力继续抗拒统一。案件的真相曝光之后,广大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这些来历不明的外来务工人员扫除干净,还秦国一片安宁的天空。依据当前局势,大秦高层快速作出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开展户籍清查工作,一切非秦国国籍人士必须于自行离境,无论其身份,职务,级别……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逐客令,李斯自然也在被逐的范围之内。不过在强者看来,机遇与挑战永远是并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李斯没有走,不但没走,还很高调地给嬴政写去了一封奏折,这封奏折流传千古,名叫《谏逐客书》。
  李斯在文章中首先指出,秦国辉煌的历史,是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创造的,比如百里奚,蹇叔之类,都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外来务工者,就没有秦国的今天。
  这一条很中肯,但嬴政未必能接受。以嬴政的自负性格,他一定觉得没有别人自己也能行,至于历代先王都尊重外地人,这关他什么事?先王还为周王室喂过马呢,难道寡人也要去喂吗?
  李斯紧接着指出逐客的现实危害,如果逐客,四方奇珍异宝音乐歌舞从此消失不说,岂不是连“郑、卫之女”也将“不充后宫”?那嬴政的幸福生活该到哪里去寻找呢?难道找秦国女人?现代人如果不太明白,可以想一想兵马俑的长相,就能够大体知道他们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嬴政就更明白了!秦国的女人平时能耕地,战时还能守城,这样的女人收进后宫,估计胡亥就不会出生了。
  这一句,我认为,一定打动了嬴政的心。一想到每天为他温床暖被的哪些尤物会因此离开,他就不由地菊花一紧。
  最后李斯指出逐客的长远危害: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概括地说:逐客,就是损己利敌的二百五!
  此段如一桶冷水,将嬴政彻底浇醒。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做了一桩多么愚蠢的事情了,他不仅会损失自己的女人,还割了自己的肉喂肥了关东六国,这该有多么愚蠢啊!于是他改悔了!
  很快,逐客令被废止,李斯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不久后,鉴于他敢于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再官升一级,成为廷尉。由此愈加受到嬴政的青睐,秦灭六国后,他就当上了丞相。

  丞相,位极人臣,李斯年轻时的夙愿到这时终于实现了。那么,可以停止奋斗,安享余生了吗?
  日期:2013-04-20 21:09:35
  今日郑国渠。
  此渠为郑国所设计的农田灌溉工程,也是韩国疲秦计的核心内容。不过诚如郑国本人所言,此渠实际上只为韩延数岁之命,却为秦建万世之功!正因为这样,秦王才在明知是计的情况下,硬是把这条渠给修完了。

  《汉书 沟洫志》记载,郑国渠完工后,“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日期:2013-04-21 19:23:22
  四、丞相李斯(3)
  丞相,位极人臣,李斯年轻时的夙愿到这时终于实现了。那么,可以停止奋斗,安享余生了吗?
  想得美!位极人臣的代价,是成为众矢之的,今后就要为保住权位而不断斗争。从此,李斯开始了蜕变,从一个锐意进取的青年,变成一个老气横秋,明哲保身的官僚。
  他最初的表现是在始皇三十四年。博士仆射周清臣等同志写了一份报告,高度赞扬了在嬴政的领导下帝国目前取得的成绩,并希望领导集体能够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又有齐人淳于越之流上书:周清臣等同志只看到了成绩,没有看到问题。当前,秦的政治体制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只有像周朝一样,实行分封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两份针锋相对的奏表被嬴政下发到朝堂,让百官当众庭议。李斯带头驳斥了淳于越的谬论,认为分封制并不适合秦帝国国情。这一点,得到了嬴政的赞同,也并不出乎众人的意料。为官之人最不能做的事,就是反对现行政治体制。换作别人,也一定会这么做。
  但人们都没有料到的是李斯借题发挥了,他进而提出要废除天下私学,销毁诸子百家书籍,人为制造一个文盲国度,这样就没有人会非议朝政,更没有人会提出像淳于越这样非主流的观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