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3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赵高知道嬴政的心思,他把写有诏书的竹简让嬴政看。确认内容无误后,当着嬴政的面迅速把书简和玉玺封装好,双手托着,恭敬地站着等待。
  “你办事,我放心”嬴政最后一定是这么想的。他目睹了赵高封好诏书后,终于走向了生命的终结。伟大的帝王瘫倒在床上,视线逐渐模糊,瞳孔越来越大……
  而此时,赵高正表情复杂地站在辒凉车里,等着伟大光荣正确咽气。他知道,现在捧在他手里的不是一封诏书,而是历史的方向盘!
  日期:2013-04-18 09:49:53
  三、赵高的阴谋

  在赵高的前半生里,他一定为这一时刻做过无数套方案,所以此时他处变不惊。既然历史把方向盘交给了他,他就不准把它再交给别人。
  于是,秦始皇生命中的最后一诏被提前存档了。扶苏,这个贤明的公子,嬴政最有声望的长子,也就此错过了大秦帝位的末班车。
  但赵高知道光靠他自己也开不了秦国这辆大车,他需要一个乘客,还有一个副驾驶。乘客他早已选好了——嬴胡亥,这个赵高不合格的法学学生,嬴政宠爱的幼子,天字第一号纨绔。因为是纨绔,嬴胡亥是没有驾照的,所以只能老老实实、舒舒服服地坐在后座。
  副驾驶——丞相李斯。这个人由不得赵高选,遇到他,就是他,且只能是他!但李斯不好对付,他是资深驾驶员,随时都有抢过方向盘,自己来开的能力。因而,对这个人要倍加小心。
  当天,赵高小范围地宣布了最高领导人逝世的消息。知道消息的除了嬴胡亥和李斯之外,只有几个贴身小宦官。
  胡亥没有任何反应,好像这件事与他本人无关一样。这并不出乎赵高的意料,他很早就摸透了,胡亥就是这样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其余什么事他都可以不管。
  李斯主张秘不发丧,因为太子之位至今空缺,这样可以防止不必要的变乱。
  这是一个理智的决定,李斯不愧是一个精于吏治的丞相。但这也正是赵高所需要的,只有秘不发丧,才能给赵高提供暗箱操作的机会。
  机会转瞬即逝,赵高于是立刻行动。他首先就找到了嬴胡亥,只有找到了乘客,他开这趟黑车才有意义。

  司马迁的《史记》写到这里时,有一段极其精彩的对白,但请恕我在这里不再引述,因为我觉得文言文写作有太多的文饰,而白话文有时则能把问题表述得更清楚。
  赵高:你爹死了,家产都给了你大哥,你啥也没有,咋办捏?
  胡亥:能咋办?谁叫咱水平低捏?认栽呗!
  赵高:傻孩子,咋这就认栽了捏?这事就你、我、还有老李三人知道,想变还有的变!你好好琢磨琢磨,是当领导好还是当群众好?
  胡亥:我是怕干这种事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赵高:怕什么!这事商汤、周武都做过,见有谁说啥没?老爷们做事儿,说干就干,怕这怕那早晚倒血霉。
  胡亥:老爹还没入土呢,这时候改遗嘱怕不合适……
  赵高:做这事儿就得他妈赶紧!难不成你到追悼会上改?
  胡亥:那就依照师傅的意思办……
  赵高:成,不过这事儿我说了还不算,还得跟老李商量商量,你等我信儿。

  摆平了胡亥,接下来就是李斯。对赵高来说,这才是最难的一步棋。李斯,大秦帝国的丞相,一个正牌的有营运执照的资深驾驶员,现在要被拉上这趟黑车,还只能坐副驾驶的位置,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是难如登天。
  日期:2013-04-18 12:44:46
  三、赵高的阴谋(2)
  但赵高不是普通人,他是妖孽!这点事拦不住他。从很早以前开始,赵高就开始暗中琢磨帝国的每一个高级官员,仔细分析每一个人的性格,寻找他们各自潜藏的弱点。现在,这个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赵高看来,这些帝国政界的成功人士,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为信仰而奋斗的人。这一类人一般都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纵有刀山火海也会奋勇向前。因为在这些人的心中,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理想,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把心中的理想在人间变成现实,哪怕是为此得罪天下所有的人,哪怕是自己最终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所以这样的人不可能被说服的,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原则,永远不妥协。这样的人帝国曾经有过——商鞅。

  如果这一类人存在,赵高是不可能得逞的。但好在眼前之人都不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人,是靠拼业务走向成功的人。这样的人,整日兢兢业业地做事,没有太多的野心,与核心权力也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被派往一线,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祖国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也会给他们相应的荣誉,但决不需要他们呆在权力的中央。这样的人如王翦、蒙恬等,远远地在军营里,不构成眼前威胁。
  第三类人,是为功名利禄而奋斗的人。这类人是百变金刚,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断改变自身,来适应各种角色。只要能力够强,在下属面前他们是好上司,在上司面前他们是好奴才,所以很容易就飞黄腾达。但这类人的弱点也就在于他们的功名心,只要拿捏住了他们致命的利益,他们就放弃一切与你妥协,瞬间完成由主人到奴才的转变。
  很不幸,李斯,你正属于第三类!
  日期:2013-04-19 09:12:00
  四、丞相李斯

  李斯,这个位极人臣的帝国丞相,年少时曾经只是楚国上蔡城里一个平凡小吏。有一天,这个小吏突然对老鼠发生了兴趣,他发现,生活厕所中的老鼠整天不过是吃点米田共而已,见了人来还要躲躲藏藏的,惶惶不可终日;而生活在粮仓中的老鼠,整天吃上好的粟米,吃饱了就大大方方地躺在仓库里睡觉,什么忧虑也没有。李斯从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原来高帅富和矮挫穷的区别,就看你处在什么位置上啊。

  于是,李斯决定跳槽,他离开家乡,投到了儒学大师荀子的门下。投身儒门并不是因为李斯真的信奉儒学,而是由于他需要一张含金量高的文凭,这是找一个好工作的前提。况且荀子的学问并不局限于儒家,李斯向他学的是政治及管理学,简称帝王之术。
  在荀子那里,李斯也意外结识了当时的另一位文化名人——韩非。李斯常常拜读韩非的文章,对他十分崇拜,常自愧不如。后来,李斯的思想表现出非常浓重的法家色彩,这很可能是受到了韩非的影响。
  跳槽是一门技术活,你需要有文凭,需要有才干,更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在荀子那里待了几年,李斯得到了前两样东西,但是投到谁的门下呢?李斯没有选择用所学知识报效自己的祖国,因为楚国江河日下,不可能给李斯他想要的东西。他去了秦国,那个蒸蒸日上的国度。
  在秦国,李斯投在吕不韦门下做门客,受到吕不韦的赏识,做了一名郎官。投靠吕不韦,算是跟对了人,于是不久之后,他就得到了面见秦王嬴政的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