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11节作者:
士兵突击2011 这还不算养老的事儿,一个人总得攒点儿钱给自己的老后生活做点打算吧?
这么一算,可以用来“消费”的钱就更加紧巴了。
不止如此,现如今我们的分配体制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这种体制使中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都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只能为这一小部分的人提供服务。
相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只能“分享”那剩下的一点点可怜的资源。
所以我们就能够随处可见一个个高档小区尽管打着“全部售罄”的招牌,却难见人间烟火,成为一座座“鬼城”,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却挤在一间间狭小的“蜗居”、“蚁居”或“窝棚”里苟延残喘;
底层工人的工资一万年也长不上去,
国有银行的一介科级干部却享受着年收入近百万元,号称“好事落不下”的待遇,日子好得连自己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这些现象。
所以,如果说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福利”方面走得过远,“过分作为”,极大地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政府在“福利”方面的过分“不作为”已经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以,有些事关国计民生大计的东西,是不能盲目地搞“市场化”的,政府一定要介入,而且是强力介入才能建设一个真正和谐、健康的社会。
另外,就拿现在已经时不我待的“促内需”大业来说,如果不能彻底扭转目前畸形的社会经济体制,老百姓“没钱”或“不敢花钱”的状态就得不到根本的改变。
你想想,只靠那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无论他们手里的财富多么惊人,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儿啊!
靠他们这些人拉动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的经济,恐怕就是累死他们,天天“血拼”也照样没戏。
所以,与公与私,于情于理,要想实现“经济大转型”,必须把广大百姓的“福利”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地当成事儿,而且还是大事儿来对待,来解决。
否则,迟早有一天,我们的经济蛋糕会越变越小,发展潜力会越来越低,最后搞到谁都没饭吃。
愿上帝佑我“十二五”大获成功!
日期:2011-02-17 09:45:45
房价!房价!
(一)疯狂的“楼市”
---绑架了中国人民,也势必会绑架世界人民的“高房价”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上。
中国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全民炒房”的亢奋当中。无论央企、国企还是私企、外企;无论各路精英还是市井小民;无论黑道、白道还是羊肠小道;无论合法、非法还是打“擦边儿球”,万千国人可谓是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竞相投身“楼市”,举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蔚为壮观的,热气腾腾的“炒楼”景象。
结果当然也是不负众望。在中外炒家万众一心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楼价就像搭上了“神舟七号”,一路腾飞,直入云霄,霎时消失于天际,令我们老百姓即便拿着“哈勃天文望远镜”,把眼睛都瞪出了血,也难以再望见一丝一毫的踪影,只有“望楼兴叹”的份儿了。
那么,造成“楼价”以如此神奇的速度,一个筋斗云就“绝尘而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无非是两个:
其一、大家都疯了。
其二、“楼市”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两个原因互为因果:大家越疯,楼市越容易赚钱;楼市越容易赚钱,大家就越疯。
就这样,疯狂的人+疯狂的钱,共同缔造了现如今“全民疯狂”的楼市乱相。
那么,为什么“楼市”赚钱会如此容易,从而导致大家都如此疯狂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听老人们说,在“经济学”的童话书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叫“楼市”。
这玩意儿很有意思,首先,它是一个被称为具有所谓“刚性需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房子”,这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房子”住才成,所以这个东西一万年都不会过时,永远都会有人买。因此,“房子”具备“消费品”的特征,在“经济学”的童话书里也有把它称为“耐用消费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它具有所谓“刚性需求”的特点,是一种可以“保值”甚至“升值”的“投资”对象,因此也容易被很多利欲熏心的“投机家”瞄上,这些人本身并不一定对房子有“刚性需求”,却将资金大肆投入楼市,十套八套,甚至成百上千套的买房子。他们或者租出去,或者干脆把房子闲置在那儿,坐等楼价不断飙升,好舒舒服服地赚他个“盆满钵满”。
但是,童话世界里的老百姓们可就受了大罪了,因为买不起房,他们只能攥着自己那干瘪的钱袋,痴痴而无奈地望着那些如雨后春笋般,日复一日不断从地里面冒出来的,漂亮的高楼大厦,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化身为幸福的王子、公主,在那些漂亮的大楼里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港湾”。
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楼价不但没有丝毫下降的意思,相反在“投机家”的一片“喊涨声”中越飙越高,而老百姓干瘪的钱袋却依然干瘪如初,慢慢地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了…….
但是有一天,老百姓愤怒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身边那一座座漂亮的高楼大厦虽然对外都标榜着“全部售出”,但却丝毫不见“炊烟升起”的样子,就是说,那都是一座座根本没人住的“空楼”、“鬼屋”!
他们迷茫了,回到自己那破旧不堪的“陋室”中感慨万千,百思不得其解 --- 他们的父辈从来没有为“房子”的事儿担忧过,哪怕仅仅是“陋室”。他们从小都能幸福地成长在“单位”或“国家”分配给他们父辈的房子里,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但美梦到了他们这一辈却嘎然而止了,他们不再容易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只有和已经上了年纪的父母一起挤在他们小时候生活过的父辈的“陋室”里面,直到结婚成家,直到看着自己的小宝贝也来到这个世界上……房子越来越老,越来越破,也越来越小,但他们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只有每天隔着窗户痴痴地望着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发呆…….
但是,那些令他们如此向往的高楼大厦里,居然没有丝毫“人烟”的迹象!
那么,这些房子,到底是为谁而盖,到底又是谁通过这些房子得到了童话里的“幸福”生活呢?
慢慢地,政府也注意到了群众的“心声”,决心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儿。
政府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楼价飙升的政策,眼看着形势一点点好转起来,老百姓终于感到了一丝希望……
以上是这个故事的大概梗概。
如果它真就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也许一切都早已“完美”了起来。
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正当情况有所好转,老百姓看到了一线光亮的时候,地球那边的美国佬引爆了一颗“金融原子丨弹丨”--- 次贷危机的爆发顷刻间引发了全球性金融海啸。在全球经济一片凄风苦雨之中,中国政府也不得不出重手挽救经济。
虽说中国成功地成为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家,但宽松的政策与金融环境也让那些一度“偃旗息鼓”、“刀枪入库”的投机家们重新活跃了起来,重新纵身“楼市”,开始翻云覆雨。
而且,这回的情况要比以前更疯狂、更离谱。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行业已经逐渐进入到“微利”或“无利”的状态,就是说,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钱变得越来越难赚。
这时,他们忽然发现,那边站着一群拼命“吹气泡”的人,房价蹭蹭地往上窜,顿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天下竟有这等好事,为什么我早没有想到呢?与其撅着屁股往死里干也挣不到几毛钱,为何不投身“楼海”一试身手呢?
于是乎,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各行各业,各色人等,纷纷加入“炒楼”的行列,大家齐齐痛饮“楼市”飙升,荷包爆鼓的美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