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第26节

作者: wjlawy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晚我赶回家,打电话给甲,准备具体再向他解释下法律规定,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民政局最后还是为他们办理离婚手续了。
  我再次感到愕然,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轻松。

  类似的案件有好几宗,或迫于对方闹事而撤诉,或历尽千辛万苦还是协议离了。
  要做案就应该做这样的案,轻松,痛快!
  日期:2008-07-11 10:15:35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63)——小马过河
  小马准备过河,帮妈妈背麦子到对面的磨房,牛泊泊说,这河很浅,还不到小腿;而小松鼠说,这河很深,容易被淹死。
  小马拿不定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说,你仔细想想牛伯伯有多高多大,小松鼠又有多高多大,你就知道能不能过河了。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它连蹦带跳朝河边跑去。河水刚好齐到小马漆盖,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这是小学语文课本的一则故事。它启发我们:案子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也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就象那条小河,要尝试过才知道深浅。
  有个撞上门来的小案(在办公室守株待兔还是有点收获的,但也仅限于小虾小米),Y和一很要好的同学商量买块地,面积百来平方米,因同学没钱,Y同意借一万,并同意把地分成两个证办理,一个她名下,一个同学名下。
  证办下来后,同学就跑了,借的钱也没还,而土地出让人却找到Y,说办理她同学那块地尚欠土地款9千多块,这笔钱无论如何要Y先还着,吵吵闹闹。
  Y在诸多证人的签字下,同意为同学偿还所拖欠出让人的钱。现Y要求起诉同学要求偿还借款和自己垫付的土地款。

  案子标的2万多,却有不少工序。
  以什么理由立案?借款?也只能如此了,靠点边,何况也有一份借据。但还不能确定,和法官同志商量,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办好,拿了材料就去问立案庭,立案庭研究后认为,分开两个案立,一个借款纠纷,一个买卖合同纠纷。
  那垫付的9千多元属买卖合同纠纷?我脑子很久才转过来,也许是买卖土地纠纷吧。
  能立了就行,不用想那么多。小小案件竟扯出两个法律关系来。
  那个借款纠纷案好办,因有借条;而那个垫付土地款即买卖合同纠纷案,却有点罗唆和复杂。
  为了增加对Y那同学的压力,我申请法院去国土局查封土地使用权,让对方尝试下司法威严的滋味。
  同时为了加强证据,我申请法院对一重要证人进行了问话笔录,为的是证实Y垫付的土地款事实属实。那证人是村干部(城中村)。

  得知问话顺利,心理高兴,有这东西比一大堆的证言有效多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证据,我又申请法院准许4个证人出庭作证。这是我从没试过的做法,似乎也只在书本上出现的考试要点,目前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有点无聊,也为很多律师不屑:这么小的案件,真是兴师动众。
  其实有深层次的原因,Y在我的面前大倒苦水,说其母在医院严重病危,最大心愿就是打赢这官司,那就安心了。动情之处,眼泪直掉。
  我受不了,就绞尽脑汁,想出查封,也想出了做笔录,更想出申请证人出庭,把各种法律途径穷尽,给她个尽职的印象。如是平常标的不大的案件,连查封都不轻易动。

  开庭那天终于到了。合议庭审理!庭上也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我有点后悔,萝菠带沙,连证人的朋友亲戚都过来看热闹了。
  庭长在开庭前“宣读”一封信,原来被告写了封带强硬口气的威胁信寄给了法院。
  庭长转身向被告的代理人(被告没出庭):你当事人打算买丨炸丨弹来个干什么?
  我差点笑出声来。那家伙竟然在信中说要买丨炸丨弹炸我方当事人和法院!真是晕头转向了。
  代理人低着头很久没说话。

  庭长:看来我先要把你的委托人拘留了再开庭。
  被告的代理人忙抬起头:他有错的地方,我代他向你们道歉。
  我想笑,赶快把头埋到了桌下。坐在旁边的当事人看着我莫名其妙。
  两个案合在一起开。不久判决出来,都支持了Y的请求。剩下就是执行问题了。
  Y过了几天跑到办公室,拿着判决书给我看,只见最后歪歪斜斜写着一行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是我母亲临终前写的。Y眼眶红红的。
  日期:2008-07-12 09:15:06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64)—— 一封书信引发的奇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熙熙,皆为利来;世界攘攘,皆为利往。
  Z借给同丨居丨男友几万元,分手后,Z凭借条起诉男友还款,一审二审胜诉,进入执行阶段。
  执行过程中,Z收到男友的起诉状,诉其偿还借款几万元。
  Z拿到起诉状,看着借条的复印件,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向男友借过款,但欠条上确实又是自己的签名。

  比照来比照去,Z认定签名是真的,且来自给他人的一封信中的签名,而这封信就是写给自己诉前男友借款纠纷案中原代理律师的。
  但这封信如何到了对方男友手中呢?难道是自己原代理律师所为?
  一审开庭,她要求核对原件。
  看到了那狭窄的、长不到8厘米,宽不到4厘米的狭短的借条时,她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此借条系伪造,准确说是从那封信中把最后签名和空白的地方一起裁下来,事后打印上去形成借据。
  她要求对借条进行鉴定,但鉴定什么,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是说借条有假。一审法院最终判决她败诉,承担还款责任。
  前男友开始得意洋洋起来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正在被执行的几万还款仿佛很快被冲减抵销了。
  想以官司抵销官司。不惜伪造一张严重不符合常规的借据。就为了那几万元。

  也可见拿到了借条,到了法院是那么轻而易举获得判决。仅仅是因为借款的数额太小?
  Z不服,找到我们上诉。我们再三问她:你确定借条上的签字是那封信上的签字?
  她说:绝对是。
  既如此,我们首先申请法院对她原来的代理律师进行问话笔录。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原代理律师并不清楚那封信去了哪里,找也找不到。
  但据原代理律师说,前男友现在这案子的代理律师,原与其同所,半年前转到其它所去了。我们猜测到了点东西。

  使出最后关键一招:向法院申请对借条作如下鉴定:一、借据上“签名人:”三个字及其冒号与其它的字句是否系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打印机打印的;二、借据上“签名人:”三个字及其冒号与其它的字句是否系同一时间打印的。
  我们对鉴定结果充满信心,真的就是真,假的就是假的。一个月后,鉴定结果出来,证实了我们的想法,借据是虚假的。
  原来,对方把信件内容最后非常狭小的空白地方连同“签名人:”及署名裁下来(“签名人:”三个字符及信件内容是打印上去的,只是最后的签名为手写),然后通过打印机在署名上面非常有限的空白地方打上借款内容,炮制了一份借据。
  这已涉嫌伪造证据骗取钱财的刑事犯罪。
  案情出现戏剧性变化。前男友打来电话,说借条不是他伪造的。

  那是谁伪造的?Z口气粗了起来,显示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概。
  是我律师伪造的。前男友的供出了他的律师。我吃了一惊。
  为了打赢官司,为了拿到多点提成不惜伪造证据,律师牌岌岌可危。
  叫你律师给我电话。Z更牛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向此律师拿了赔偿款。她没举报那律师。
  日期:2008-07-14 09:43:08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65)—— 查询难难于上青天
  查询,是律师业务开展的致命伤。比如,户籍查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