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第2节

作者: wjlawy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还发现,连委托代理合同、授权委托书都填写不规范,就出来当律师,就对外声称是律师,真不可思议,谁知道了岂不胆战心惊。
  陆陆续续地,有点活干,有点收入,也有着稍微放松的心情。(待续)
  日期:2007-7-5 21:47:19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4)——憋气与无奈
  所里一律师拉来了按揭楼房律师见证业务,大概有几百户,分布在不同的县区。我和另一年纪差不多的实习律师成了跑见证业务最好的人选。
  主任很乐意看到我不影响帮忙他案件的基础上,多点创收,增加点实际经验。
  律师见证,即对签字当事人身份的真实性、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到了实践中,就只是核对当事人的身份证,合同合法性是无须审查的——银行已审了。
  但律师见证书上还是要提“双方签定的买卖合同、贷款合同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之类的话,也就是说,合同合法性的问题责任最终还是落到律师事务所头上。
  别以为律师见证就是核对当事人的身份那么简单,《买卖合同》、《贷款合同》、抵押物清单、委托办理抵押登记申请书等一系列文件,所有里面该由银行职员填写的信息资料全部叫律师填写。
  刚开始,银行信贷科的科长就下了个命令:这批资料要在明天搞好送到楼盘,客户要签约!
  我差点晕倒,他有没有人性啊,几十个客户,每个客户五六份文件,一晚怎么可能赶完?况且,什么“套内面积”、“建筑面积”等我一概不懂,怎么填?
  我直抱怨银行不对我们培训,就叫我们上战场,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刚出来的律师,除了“起诉”、“上诉”这类词语说得比行外人专业外,几乎什么都不懂。但银行眼里,我们是律师,律师怎么可能不懂那些东西?

  经一番研究揣摩,同时请哥帮忙,忙乎到零时两点多。看着堆满屋子的材料,来不及整理,倒头就睡。
  这是为银行打工。但你没有资格说“NO”,否则滚蛋,大把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在后面排队等着,以后相关业务也别想来指染。律师在银行和开发商面前是弱者。
  为了每个客户25元的提成,忍声吞气,干就干吧,只要不违法,不算太丢人现眼。
  赶鸭子上架的事远不止一件。
  有个交通事故伤害赔偿案,从遥远的2000年开始,历经一审,二审,后裁定发回重审,期间有伤残鉴定、住院、第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对方不服申请重新鉴定等等,转到我的手中已晃去了三年。
  拿着那些发黄的、皱皱的文书,我倒吸了口冷气,感觉时间无情,诉讼更无情,它可以消耗掉一个人的青春,吞噬、侵占一个人所有美好的记忆。

  怎么去应诉?我发愁起来,主任说,很简单的,不懂上网查下赔项目和赔偿标准,去锻炼锻炼嘛。
  的确是锻炼人。一看对方律师有条不紊、稳坐泰山的捻熟之样就知道在律师业混了不少年头;
  对方当事人没话找话说、东说西说的那副嘴脸令我极不舒服;
  审判长喝问具体赔偿费用是如何算出来的威严、铿镪有力之声,更给我幼小脆弱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恐慌,慌乱中拿笔低头乱划,恨不得地下有个洞给钻进去。
  旁听席上的家属见状,急忙起身插话,一下就被审判长更威严、铿镪有力之声盖了回去。
  傍晚六点多,终于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庭审,走在路上,我仰头望着满天彩霞,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如何做?我怎知道我所做的就是正确的?谁给我正确的答案?
  日期:2007-7-9 18:29:56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5)——情深与自豪
  忙碌几个月,天气渐渐凉起来,已是2003年底。
  有天主任吩咐我到某县城去开个庭,时间在第二天早上9点。
  这县城离我所在市区足有160公里,来回就得360,是离本市区最远的一个县城。

  不知如何坐车过去,就问父亲,他说:没有这么早的直达车,我搭你去。
  开摩托车去?我吓了一跳。
  是啊,这样才能赶上时间。他说。
  父亲那时年近50,生活压力虽大,但坚持每天跑步,身体还不错,精神也乐观,但开摩托车来回几百公里,对任何一个人的体力都是个挑战。
  第二天零晨4点多,我和父亲起床洗嗽,简单吃了点东西,他戴上副黑墨镜,穿个严实,我也穿上几件厚点衣服,就往县城开。

  街上人少车少,我们一路“突突”前进。街灯时亮时暗,风刮得有点猛。
  父亲有时放慢速度,问我冷不冷。我坐着坐着,渐渐困了,倚在他背后,迷糊睡起来。
  突然“哗”一声巨响把我惊醒,已见一辆长货车跑到了前面。
  父亲见状,忙伏身加大马力,紧跟其后。此时周围已被浓雾笼罩,除了车辆朦胧的印水般的灯光外,伸手不见五指。有货车在前引路,确是好事。
  货车跑了近半个钟,突然拐进加油站里去。父亲乐了:可能被吓得不敢动了。我觉是有点象港片中的跟踪抢劫的情景。

  天亮,我和父亲靠路边下车,伸伸懒腰呼吸下新鲜空气,然后进县城一酒楼,吃了顿当地有名的羊肉汤暖和暖和了身体。
  开完庭后,父亲又搭着我回去。这次不用赶时间,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
  平常时间,我也搭父亲的摩托回事务所,也常搭父亲的摩托车回家或去办事。
  父亲的小生意越来越淡,为了避免待在店里没事干,还为了我能节约点费用,碰上有开庭或其它事要办,如有空,他总很快开车过来,兼职做起了我的司机。
  有好几次他说,等我以后买了汽车,他就考个牌,专门帮我开车。言语间流露出期盼的眼神。
  我说,还要你开啊,你应在家好好休息下了,有了小车我就车你去逛逛。
  他说,我还有精力,帮你开到70岁没问题。
  父亲要搭我的时候,总是在离我办公一百米远处等;或在家门口旁一个人流较多的开阔地上等;回家时,我一般离家一百米的地方就匆匆下车,再慢慢踱回去;去法院时,也是离法院门口一百米远地方我就匆忙下车。

  一天早上,因有些事在家里磨蹭了一阵,他就在楼下大声催促。我下楼后见几个搭客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我有点生气,小声责怪他为什么不开远点?还那么大声叫什么?父亲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最后约定了上面的规则。
  每次坐父亲的车,一路上我总用头盔那茶色玻璃罩把脸拉个严实;他却很坦然,他搭载的是他的希望,还有心底隐藏的自豪。
  日期:2007-7-12 10:34:54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6)——浮燥与消沉

  整天屁颠屁颠的,被人呼来呼去,指东不能打西,象个给调得准确的闹钟边准时向前跑边准时响应。
  这样的跑龙套实习生活不算丢人,成龙、周星弛等都是跑龙套跑腿出身,只是跑太久了,难免会生出难道我是否永远跑龙套的疑问。
  看看有些律师,做知识产权的,做公司改制的,做公司上市的,还有做什么融资、反倾销的。这才象个律师,这样的收入才牛啊。
  而我,案子除了离婚,就是交通事故,除了劳动争议,就是欠款催收,合同纠纷都鲜见。收入是左几百,右几百,刚到手就象太阳底下几滴水立刻蒸发了,根本不够塞牙缝。
  没有活干时候,喊着要活干;有活干了,却觉得那不是律师干的活;其实自己什么业务都还没入门。

  我站在门外,拼命往里挤,门始终紧闭,偶尔瞅到里面人声鼎沸,似乎风光无限充满诱惑,不甘心继续挤,结果如是,感觉疲惫,浮躁:我何时才能进入那扇门,怎样才能进入那扇门?
  我极力想象着门里面究竟是什么风景,极力揣度着那风景是否适合我。想象不出来,就象无论如何也挤不进去一样。
  到2004年初,已褪去当律师的新鲜感和自豪感,已不习惯惦记着隔段时间就要开庭的生活,已深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说完就跑的庭审乏味无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