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6-26 11:18:00
睡前,喜欢躺在床上,在黑暗中睁开双眼,望着天花板,或搜索着哪处发出的一丝亮光,记忆就在眼光搜寻中流淌,起想若干年的执业经历,历历在目,却又真切体会不出当时的痛楚,担心它会随着时光慢慢退去,直至不留一丝痕迹。
于是,提起笔把它写下,写下那些还没忘掉的记忆。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1)
2002年5月底,是我人生值得欢庆的日子,刚法律大专毕业不久,经艰苦卓绝的复习,一次性通过首届国家司法考试,搭上了大专生允许考律考的最后一班车,那年才23岁。
我甚至给N年不曾联络的男女同学打电话,告知我考上了律师!是律师!LAWYER!欢欣鼓舞,扬眉吐气,是那段时间的心情。命运从那时候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对于我而言,意味着高质量、有品位、高收入的生活即将来临。
一起复习考过的是大学同班同学、隔壁宿舍的力哥。他没有实质实习,在某个律师事务所挂了名,然后在家复习考自考,听说律师要在2006年底全部实行本科化,否则不准执业。而我,就开始正式的实习律师生涯。
我没有去打听比较哪家律师事务所最好,也不知道如何去打听,反正有家接收就行了。2003年3月初,经一女同学的父亲介绍,我去见一位律师事务所的BOSS。
大学毕业前后,自觉希望不大,我一直没找过工作,没投过一份简历,更没参加过公务员考试,招聘会上那颠三倒四、答对也是错、答错即是对的招聘问答题对我是灭顶之灾。
还好,有张律师牌,可避免残忍的自残场面。
我在哥哥的带领下带来到大厦,环顾了下里面的环境,径直往楼梯上爬。十楼!这是商务办公大厦,楼梯也较宽,较长,进入所,气喘嘘嘘,汗流浃背。
老板问我:干嘛要做律师?
答曰: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废话。
老板没再问,往证书上瞟了几眼,似乎有伪造的嫌疑。
没有几个人相信我可通过司法考试,没有几个人相信我可以去当律师。但事实胜于雄辩。且我虽非峻男,但五官端正,身高正好,稍加工,肯定是可雕之才。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出来时,文秘笑眯眯地告诉我:有电梯,不用走下去。(待续)
日期:2007-6-29 17:46:20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2)——心烦与郁闷
我这次去见老板,还算有自知之明,直觉应当先在所里立了脚再说,压根儿没去谈什么待遇问题。不要工资,不要社保,不要劳保,不要加班补贴,要的就是有点活干,辛苦费自然也渴望要的,估计怎么也比不上外面的码头工人辛苦,因此多少无所谓,有就行,绝不会亏。
律师“就业”就这么简单。
有没活干是另一回事,外人看了羡慕,你形象高昂、有正当职业、有自己收入了,而且是很高的收入。
回所里转了几天后,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绣闲裤、波鞋等被抛弃,登场的是西裤、衬衫、皮鞋、皮带这些曾认为是繁琐累赘的东西,还添手机一部,三星ANYCALL,小巧型,1700多。
共花掉了几千大洋,是父母是做小本生意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的。毕业后专门在校园租房复习司考,也花去父母一大笔钱。
一定会很快赚回来!我暗暗发誓。
在穿着象点样的服装在律所呆了一个多星期,不是看报纸,就是喝水,然后说些不痛不痒的客气话,接着就再是看报纸喝水,直到下班。
谈话间,得知某某律师搞了个什么大案,捞了多少,羡慕之情立刻流露于表,和期望与之谋面,更渴望为其打工。
同行的成就当然也令我产生一丝的失落。
久了,有点烦,有点闷,不知何处去。
于是脱下职业式的服装,骑上座骑——一辆全新的、父母亲出资购买的自行车,悄悄在林荫大道上故作休闲状溜哒着。
正值南方六月爆热天气,太阳火辣辣,照得人更烦,更闷,照得我迷惘无处可逛却又到处瞎逛。
女朋友是大学同学,2002年毕业后入到本地一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已先我近一年。有时借跑银行机会,与我悄悄地碰面,我也就有机会不时和她各骑一辆自行车,在林荫大道上转几圈。
每个月给你50元作费用支出吧。从没听到有分钱入袋的消息,她就对我说。
50元!对我来说已可维持一月开支,比如大厦一个月7块钱的单车保管费,几块钱的单车打气、修胎费,剩下的可作手机费。刚开始几十块通信费是够了。
而我不用租房交水电费,生活的一切都由父母撑着,有供给基本充足的大后方,暂没后顾之忧。
50元!我犹豫了下,但我还是拒绝了,没钱给她花,她也从不花我的钱,这已很难得了。我怎忍心还要去花她的钱!
她刚进去的工资很低,几百块一个月,基层的国家单位就是如此,涨也涨幅不到哪里去,何况她每个月还要上缴一半给父母亲。
我感激地对她说:你放心,我一定可赚到钱,一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不行,这样下去我迟早OVER,我和她迟早也要OVER。(待续)
日期:2007-7-3 18:11:27
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3)——劳累与欣喜
此时家乡海岛远近闻名的树菠箩已飘香。
何不送几个给老板尝尝?这东西不是什么送礼佳品,难登高雅之堂,但我和老板刚认识,也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
算了吧,反正身无分文,先送着,老板也会体谅的。
过了段时间了,老板回电话了:有个追款案,你跟下吧。他还开小车车我到有特色的酒馆吃了顿。
我受宠若惊,回来后即投入案件的准备工作。想不到案子来得那么快。
委托人是某通信公司,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推出入网送手机的活动,很多人就用假的、或其它人的身份证去办理入网手续,狂打手机,最后连同价值不菲的手机一起人间蒸发,亏掉了公司几十万的手机费和通信费。某街道办事处为大部分的购机人员做了担保。自然,也是被告之一。
被告众多,有三十多个,每个人的合同号、欠款金额也不同,输入时候需格外小心。
从一份授权委托书到代理合同填写,到复印营业执照、填写法定代表人证明,及材料的份数,老板(以下简称主任)都作了细致的指导。
我加足马力,打破中午不休息习惯,加班加点,奋战近一个星期,在最后确定诉状之日,还细心地核对了一遍,惟恐出错。
联系通信公司的法务部门盖公章后火速往另外一区的法院送。那天中秋节,公交车上的人特别拥挤,一大叠资料在碰碰撞撞中提到法院时,已累得快瘫下来。
这个案子,拿到平生以来第一笔收入,多少已忘记,我感到欣慰,女朋友也高兴。
看到她为我忧心的样子,我感到揪心疼痛;她露出笑容,我就感到无比轻松。
从那个案子,我认识到,当一个好的律师,必须首先要有足够的体力,因为开始的活基本都是体力活,是1%的智力劳动加99%的体力劳动的工作。
送文件资料,拿传票或通知,联系法官,通知当事人,打字复印,整理文件,搜索资料,甚至修理电脑,手脚要快,安排要合理,还不容出错,全能型的打杂角色,紧张起来不亚于打仗,没有足够体力支撑怎行?
建议司法部门在司法考试笔试基础上,参考国家足球队员选拔的方式,来个几公里长跑体能测试,坚持不下来者不能当律师。
如果这个角色你都忍受不了,不想干,干不好,那你去哪里混都混不久,也永远混不出个名堂来。
学几年法律,考到律师牌,就幻想着坐在圆桌旁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讨论,是天大的幼稚的笑话。
没有导演会起用一个名不见经传毫无经验的演员当主角。最初你的角色就是配角,走着先、靠两边的那个角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