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5节作者:
e路狂飙 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固然令人遗憾,但接连不断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这最起码说明你是愿意投入的,同时还是有办法持续投入,只是为了紧急止损,投入到自认为更有前途的项目上,说白了,就是这山望见那山高。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在导入期内都是满路荆棘,痛苦万分,不要天真的认为下一个项目运作起来,要比现在这个顺利和容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条路,坚持下去都能到达,但也确实存在一些曲折和顺直的差别,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条更为逶迤的路,选择走下去还是要比退回去重头来过好得多。浙江有位朋友,原是某乡镇的领导,1992年之后下海经商,在接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搞过石化、保健品、饮料、采矿和白酒等七、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过了导入期,但都在盈亏线上挣扎,每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有做大机会的,但他总是感觉赚钱太辛苦,不断寻找高利润和来钱快的产品。为此,转战大江南北,跑遍长城内外,江湖上的朋友倒是认识了不少,但终究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商人,还赢得了“行行通”的美誉。
日期:2011-05-02 20:49:48
试图通过不断更换项目,来取得创业成功,不但容易造成资金上极大浪费,无效投入倍增,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性危害,就是创业者的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老处于“半罐子醋”的低水平轮回状态之中,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历经沧桑倒是真的,但未必干练老到。这又是其事业发展道路之上的一大杀手。
日期:2011-05-02 22:36:22
时下,有不少经营者特别是创业人士练起了“草上飞”的功夫,今天运动鞋热门卖运动鞋,明天电风扇热门卖电风扇,后天四件套热门卖四件套。一番折腾下来,很多人在某个阶段确实也狠赚了一笔,但长期来看,更多人账面上看似盈利,实际上资金大多转化为难以处理掉的库存,资金依旧紧张,资本原始积累尚未完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热门在逻辑上就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人快速进入某一领域,进而使人对形势盲目乐观,很自然会产生竞争过度,供给过剩的现象,大多数新进入者不得不面对货物积压和利润空间缩水的问题。
日期:2011-05-03 10:07:41
朋友妹妹两口子,在塞外某城买了辆面包车搞流动地摊,游击卖货。今年春夏之交,旅游鞋卖得很火,利润空间也比较大,于是像他们这样的游击队闻风而动,集中资金大批量进货,以求赚个好市头。朋友妹夫难以抵御诱惑,准备跟进,但遭到了他老婆的强烈反对,最终在女方坚持下,改进一批老北京布鞋销售。就在他们货到不久,旅游鞋市场突然收紧,鞋卖不动,价格便宜,连回本都困难,突击进旅游鞋的,遭到了很大困境。而这两口子的布鞋卖得虽然也不是太理想,但毕竟还赚了一些钱,至少也要比那些跟风者强很多。我还开玩笑跟他们说,你们这些人眼光很准,看好什么,什么就百分之九十地疲软。
我的家乡地处蒙古高原,一般年份最热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三、四度,且昼夜温差大,夏季是避暑的好去处。但七月底八月初,正好有一周热得要命,气温在40度上下徘徊,晚上也很少有风。这样的天气放在北京和南方地区,都不难应付,因为大家都准备了空调或者电扇和凉席。而家乡夏天大多年份清爽宜人,大多数家庭并不会准备这些东西。这下可好,赶上酷热难耐,只能去争相应急购买。家电商家突击进了一批,按照平常价格的两倍销售,仍能在两天之内脱销。于是一些卖五金看到这种情况,倍觉眼馋,也组织资金突击进货。结果天不作美,一个星期过后,一切恢复正常,而不少商家的有大批凉席、电扇和空调被压在库里,等待着来年慢慢销售。
日期:2011-05-03 20:10:41
%2006年到2007年,各地普遍进入了一个结婚高峰期,婚礼用品生意成为一大热门。于是婚礼用品店四处开花,不少初次创业的更是跃跃欲试。这本是一个细分式市场,空间不是太大,投资者集中涌入的结果,是一年半之内80%以上的店面倒掉,开业以来一直没有好好赚到过钱。非常有意思的是,当大家纷纷撤离之后,仍能坚守下来的,后来都还比较赚钱。这样的事情在2008年前后母婴用品热中,又一次被重演。
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不随意跟风,其内涵有两个方面的意思,既包括不随意跟风进入某些项目,同时也包括不随意推出某些项目。即使当初确系跟风进入,但只要整个行业市场比较成熟,仍具发展空间,就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因为一阵疯狂之后,大多数进入者由于种种原因会选择退出,而只要你熬过寒冬,春天就会向你招手,此时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同时你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真正成功奠定了条件。
——
日期:2011-05-04 09:28:57
(006)
铁律之六:任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都是有标准和分等级的,也存在一个市场所能接受的区间,过犹不及的原理对质量问题同样适用,切忌认为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超过了市场所能接受的程度,就是质量过剩,容易导致成本奇高和产品滞销,项目遭遇滑铁卢基本没有什么悬念。
在项目运作中,偷工减料,偷奸取巧,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但盲目追求高端路线,因质量严重过剩而导致项目败北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这类现象大多发生在已经拥有相当知名度,且属于大型或者特大型企业的新项目运作中,相比较而言,国企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在这类企业当中,新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位非常高,上马之初就要打造同行一流品牌,而由于历史原因,团队成员习惯了成熟品牌的运作,新项目操作经验严重缺乏,但又容易盲目自信,向外界学习流于形式。项目实际负责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使得其对质量问题最为关心,生怕因新产品质量存在瑕疵而给公司带来市场信任危机,连累到主营产品,因此实际质量只会过剩、不会不足。
日期:2011-05-04 10:56:31
某国企主营化工产品,在行业内属于佼佼者,一年上百亿的营业额,地位相当稳固。2002年前后,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开始切入汽车养护品领域,产品包括玻璃水、车用蜡、燃油添加剂、轮胎护理剂和光触媒等大类。初期项目整体规划定位很高,产品质量存在严重过剩的问题,结果市场开发难度超乎想象。以其档次最低的玻璃水为例,2L玻璃水的建议零售价为16元/瓶,给一级商的到岸价为7.2元/瓶,实际折扣为4.5折,另准备0.5个点浮动操作。乍看起来,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很大。当时玻璃水在市场上已经有标杆品牌——蓝星,是该细分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牌,蓝星2L同类玻璃水的零售价为7-8元/瓶,其他同类品牌的价格参照蓝星确定,大多零售价为6-9元/瓶,个别低档的价格大致为4元/瓶。大部分玻璃水的经销商到岸价基本都是零售价的4-5折。当然,该企业玻璃水价格高自然有高的理由,选用的是环保型乙醇,无公害无污染,酒精浓度要远远高于市场主流品牌,塑料瓶包装采用高档可降解原料,韧度和光泽上好,瓶盖采取了相应的高附加值技术。单从产品本身来看,可以说堪称玻璃水中的艺术品,项目负责人也为此经常洋洋得意,贬损市场其他品牌的品质。
日期:2011-05-04 13:12:45
奈何在市场已有标杆品牌的情况下,商家和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价格都有一个预期的心理区间。你的产品品质卓越,自然价格可以卖得高一些,但也不能太离谱。就拿该案例中的产品来说,零售价在10元/瓶上下消费者仍可接受。但如果按照10元进行销售,厂家直销尚可,如果走流通渠道,利润空间根本不支撑经销商操作。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运作,操盘手也开始意识到了当初的战略失误,但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只能以“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销售”为由,加大考核力度,天天向业务人员施压。
日期:2011-05-04 23:25:26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