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31 09:26:07
当年横行漠北的匈奴经过汉朝持续打击之后一分为二,南匈奴内迁和汉朝融合,北匈奴一路向西,在欧洲举起“上帝之鞭”,杀得欧洲人闻风丧胆。南迁的匈奴人自认为是汉朝和亲公主的后人,同时为了避免歧视,很多人都改为刘姓。唐朝诗人刘方平、刘禹锡就是刘姓匈奴人。
刘方平是刘政会的后裔。刘政会在李渊起兵反隋时担任太原鹰扬府司马,后率兵投到李渊麾下。李渊父子南征北战的时候,刘政会留守太原,可见他们对刘政会非常信任。刘政会在唐朝建国后做过刑部尚书、光禄卿等官,受封邢国公。贞观九年去世后他儿子刘玄意袭爵,改封渝国公。唐太宗把女儿南平公主嫁给刘玄意。刘玄意在唐高宗时做过汝州刺史。这可能是后来刘方平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的原因之一。
刘玄意是刘方平的曾祖。刘方平的祖父刘奇做过天官侍郎,父亲刘微做过吴郡太守、江南采访使。有意思的是,刘方平的儿子刘符宝历二年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他的子孙直到北宋开国,一直有人中进士做官,而且都是高官。整个家族中最有才华的刘方平是唯一没有做过官的人。
刘方平是唐朝公主的子孙,他父祖的官位也超过唐朝大多数诗人。现代社会提倡自由平等,但在讲究尊卑贵贱的封建社会,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对他的影响。陶渊明如果不是东晋大将军陶侃的曾孙,他未必能毅然归隐。他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做个九品芝麻官已经很丢人,所以早就忍无可忍。刘方平天宝前期曾经考过进士,可能还曾短暂做官从军,但很快归隐,从此绝意仕进,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日期:2012-07-31 09:26:41
刘方平同样得到戴叔伦老师萧颖士的赏识。除了会写诗,他还是个优秀画家。皇甫冉在《刘方平壁画山水》中称他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回溪已失,远嶂犹连。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峰之外,何处云天。”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也提到刘方平,说他“工山水树石,汧国公李勉甚重之。”
刘方平和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是朋友,可是这些人和他一样落魄,唯一做过大官的严武又死得很早。刘方平和皇甫冉的关系特别好。皇甫冉流传下来的诗歌不多,但其中和刘方平有关的将近十首。实际上后人主要根据皇甫冉的诗歌来对刘方平的生平进行重构。
传说刘方平还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那喀索斯(Narcissus)的美少年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每天在水边徘徊流连。难道刘方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隐居水滨?
刘方平最好的诗自然是《月夜》。如果让我选择最喜欢的十首唐诗,这首诗肯定是其中之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我喜欢这首诗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小时候我在赣南山村长大,外婆家里用的就是绿色的窗纱。每年乍暖还寒的二三月间,提醒我们春天来了的正是纱窗挡不住的虫声和蛙鸣。
日期:2012-07-31 09:27:17
刘方平的《春怨》也很有名,不过容易让人以为是王昌龄的作品。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面对纱窗外的大好春光,金屋中的贵族女子无心欣赏。她甚至不愿开门走进庭院,因为外面的景象只会让她想起冶游不归的薄情郎。
晚唐诗人金昌绪也写过一首《春怨》,说的也是春天里独守空闺、百无聊赖的妇女。两首诗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因为层层递进、条理分明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传说宋人有学诗者请教名家诗词章法,对方回答,只要熟读金昌绪的《春怨》就可以了。
日期:2012-07-31 09:27:58
刘方平的《望夫石》思致新颖。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
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
望夫石原是女儿身,苔藓就是她额头上装饰的鹅黄。春天里杏花开放,那是她最爱的红妆。
刘方平的《采莲曲》使人想起崔颢的《长干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乌栖曲》有南朝乐府民歌风韵。
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度潇湘。
刘方平还有一首《春雨绵颂歌》,启发李商隐写出《夜雨寄北》。
华山春雨秋意绵,隔帘犹现少时年。
岁月听歌雨亦觉,今日华山春雨绵。
日期:2012-07-31 09:28:24
刘方平是中唐比较有名的隐逸诗人。提到当时的隐逸诗人就不能不说丘为。他可能是唐代诗人中寿命最高的人。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我语气并不肯定,难道还有比丘为更长寿的诗人?是的,他的老乡华阳真逸顾况很可能在茅山修炼成仙。
丘为是浙江嘉兴人,不过嘉兴当时属苏州。早年和另一个吴越长寿诗人贺知章一样,考进士并不顺利。天宝初年中进士后逐渐升迁,官至太子右庶子,贞元四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他那时已经八十多岁,可他母亲还健在。他和王维、李白是同龄人,却几乎活到晚唐杜牧出生。王维和刘长卿都是他友人。
他的《左掖梨花》是历来咏花名作。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丘为的《题农父庐舍》值得一提,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脱胎于此。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当然他最著名的是《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这样的诗不必整首牢记,只需要知道“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是点睛之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