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那些女子心中的秘密》
第20节

作者: 天池洼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21 14:28:44

  【十八】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十二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这首《何满子》是宫词里比较有名的一首,短小简洁,举重若轻。然而,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诗写的再好,对宫中的女子而言,不过更增凄凉。

  在那道高高的宫墙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和人生。跨过它,也许会像杨玉环那样绽如五月的牡丹,雍容富贵,也许只能成为“有不见者,三十六年”中的一个,和侯夫人一般,到死都不曾见过君王一面。
  只是,这两种命运,她们也无权选择,唯有听天由命。
  到了宫中,沦为囚犯。皇宫偌大,比起喧闹的红尘,到底显得局促狭小。在宫墙之外,有她的故土,故土中的的小院,院边的篱笆,篱笆旁的几竿青竹,有她的爹娘兄妹和自牧归荑的如意郎君,那才是她整个的世界。
  那一年的某个夜晚,他踏着如霜月色,敲开薄窗,说明天他将不在,女子的心,拧的紧紧,问他要去何方,他微笑,去边关卖命,挣个功名,回来娶你,等我。她含泪答应,只是不久,她就被迫入了有进无出的大明宫。
  这时,她懂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懊恼;懂了“打起黄雀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痴怨;懂了“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的落寞;懂了“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凄凉,懂得了“后门一如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无奈与无助。
  心中的事,再多,也只得隐忍,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宫中的日子虽然枯寂漫长,却也不忍就此离去,不是没有决绝的勇气,只不过是还没有和去边关卖命的男子道声离别,怕他回来青衫湿遍,寻她一生,误了年华。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怕他早已是无定河边的根根白骨。他纵使还在,又有谁能为自己捎去只言片语?水阔天高,鱼沉雁落,只有在夜里仰望,数尽寒星,苦苦地等。
  明知等不来结果,却还是选择坚持,这是生命唯一的支持。
  还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秋尽天凉,战士的衣襟来自宫女的一针一线,那天夜里,缝纫棉衣的她,突发奇想,写了首诗,悄悄织进棉袍: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
  今生已过也,重结身后缘。

  精心制作的战袍,穿在谁的身上,毫无定数,这些她都知晓的明明白白。但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奢望的缘由,虽然渺茫无期,总比苦等让人心安。如果那个男子真的能够看到,那么,就从此诀别,我走不出,你进不来,连隔墙相望的自由都不会存在。今生只能这样了结,你我有缘,来世再见。到时你一定要记得我的模样,再来寻我,你若不知我的住处,我会梦里相告。
  记住,你一定要来!
  沙场的士兵发现了棉袍中的诗,向元帅报告,战争结束,元帅回到长安,见到玄宗,提及此诗。玄宗原本多情,看了诗句,心中唏嘘,招来六宫宫女,问是何人所写。她胆战心惊,俯跪在地,口称罪该万死。玄宗轻轻扶起,为她拭去眼角的泪痕,朕与尔结今生缘也。
  她抬头,看见那个得诗的男子,淡淡一笑。
日期:2011-07-25 20:02:43

  二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这是南朝范云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无限缠绵,销魂不尽。我当初离开洛阳之时,也是一般的雪飞如花,可是,任那里花开似雪,我却再不敢接近一步。
  洛阳,真的不想再记起洛阳。我宁愿在千里关外看五月的漫天雪舞,也不愿去闻牡丹富贵的芬芳。
  我虽庆幸没生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大唐,不用为了功名去哪里漂泊,不用去哪里寻找题名的金榜,却又无可奈何地暗自神伤,忘不掉那里的美人如玉。
  作为大唐的东都,那里毕竟繁华。长安有的,它都有,包括皇室的宫廷美眷。不管是在长安还是在洛阳,对于卑微的宫女来说,都是一样,是一个囚笼,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宫墙之外和她们再无干戈,外界的一切,很难得知。
  后蜀的花蕊夫人,用亲身经历告知了人们宫女们的真实情状: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
  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来得太久,以至于忘记了你的容颜,心中的那个影子,已不是你,而是我对你的一个幻觉。这个幻觉,我自己都看不清。
  皇城之内的簇锦团花,我不稀罕,只求能在田野之中看轻燕低昂,伴着如意的郎。
  少女情怀总是诗,在一个霜叶红遍的傍晚,一位宫女踏碎斜阳,来到御沟河畔,波光粼粼之上浮着片片凋落的梧桐叶,像枯萎的蝴蝶,上下飞舞。瞬间的灵光闪动,她取来笔墨在梧叶上面替下一首小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写好之后,心中惴惴,左顾右盼看四下无人,把那片树叶轻轻放在水中,让它随波流去,流出这森森的宫墙。上面载着无人诉说的情怀缱绻。
  生活从此有了情趣,有了期盼,虽然飘渺。
  人生之中总有意外的惊喜,那天恰巧有位年轻的士子从那里经过,拂水照影不经意间看到了那片梧叶,上面隐隐约约还有字迹,捏起一看,不由得痴了。
  他就是顾况,几十年后他和白居易有一场著名的对话。
  他说,长安百物贵,白居大不易!
  居易说,有诗数篇,请您过目。
  他拿来一看,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惊又喜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那时的顾况,年过半百,老气横秋。只是这时,他正值风流,看着叶上的诗句,字迹隽秀,定是出自女子。也许不过是为了好玩,心中微动,找来一片树叶,大笔一挥,写下了四句诗: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诗句写完,将树叶揣入怀中,转了大半皇城,寻到御沟的上游,扔下树叶,挥袖而去。此后,再未想起这段情缘。
  只是,他的风流潇洒,苦了宫中的女子。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顾况是大诗人、画家,书法自然妙极,题诗的女子,在御沟中见到飘来的字句,悲喜交加,倚着栏杆,立尽了斜阳仍就不肯归去。
  最后,她又在梧叶之上题了一首绝句,投进了荡漾的一沟清水,连同她内心的渴望。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愿望美好,到底容易落空,受不得个中人的期盼。酬和的那人早已离去,剩下的只有惊鸿照影的一池春水,凝碧如玉。
  女子总是太痴,即便她出了宫墙,世间男子,大多薄幸,她未必能寻得一生的依偎。倒不如你不知我是谁,我也不知你名姓,这份情怀,我独自收藏,不见阳光,直至糜烂成灰,扬风而去,再不留一丝痕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