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大举南迁后,金朝在中原实行“括田”,将大量侵夺和霸占的土地拨给军户屯田开发。这些土地虽有闲田、官田、逃绝户田、官员本业外增置田(超过辽宋制度规定的“业田”外的多余耕地)的分类,其实很多都是汉人百姓早已耕种多年的良田。金人的“圈地”既让原业主很受伤,军户内的分配也相当混乱,贵族军官冒占多占良田,分配给下层军户的土地极其恶劣乃至无法耕种的情况也不鲜见。女真人分配土地的旧制叫“牛头地”制,即根据大家族(女真人习俗家族男性年长分居,但仍在同一个地域聚居劳动)拥有的牛具和口数(包括家族奴婢)来分配耕地,如此在早期分田时有势力的家庭自然可以合法拥有更多的土地,作弊多报“牛头”而冒领骗取耕地的情况更无法杜绝;普通军户就吃了大亏。
金世宗时针对国有土地分配混乱,民间土地兼并严重,部分军户实际上贫困化甚至破产的情况,混合学习辽宋的土地分配办法实行了几次土改,混乱情况才有缓解。大定22年(公元1182年)朝廷颁布法令:“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官民占田无过四十具。”从此金朝的土地占有才相对规范化。
世宗土改的首要目标是解决高等国民即军户的生计窘困情况,不过这位开明的皇帝也在“计口授田”中注意到汉人贫困家庭的利益。大定27年检括官田,按照丁男每人50亩标准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所有贫穷无地者。《金史》记载:“凡官地,猛安谋克及贫民请射者,宽乡一丁百亩,狭乡十亩,中男半之。”就是说土改后,汉人农民也有资格要求耕种国有土地。
日期:2011-9-19 10:57:00
⑦税收与徭役
金朝的国家税收和徭役也比较混乱,总的来说对军户很优惠,民户负担重,但整体赋税水平不高。
征服辽宋时期,完颜集团习惯临时征敛,较少制度性的赋税。不理解他们的宋人评价金朝是“其赋无常,遇用多寡而征敛之”,“其金人北军,一家莳地不下数顷,既无赋税。春则借农以耕,夏则借人以耘,秋则借人以收。”这些观察很准确,同时记录了猛安谋克户普遍的依照汉人习俗雇佣佃农耕种土地的情况。
其实金人也有田赋,主要是“牛头税”或名“牛具税”,与“牛头地”制度对应。早在金太宗时期就诏令:“今大有年,无储蓄则何以备饥谨,其令牛一具赋粟一石,每谋克为一廪贮之。”“内地诸路,每耕牛一具赋粟五斗,以备歉岁。”显然这种安排已经兼具原始赋税和粮食储备保障的思路,赋税征收水平则相当低。
《金史.食货志》记载:“金制,官地输租,私田输税。租之制不传,大率分田之等为九而差次之,夏税亩三合,秋税亩五升,又纳秸一束,束十有五斤。”假定金史记录贴近真实,那么金朝农民在收获后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粮食给政府,外加一捆秸杆而已。另外《金史》还记录老百姓要向政府缴纳部分实物,比如柴草、木材、石头等。总体来看,金朝田赋的主要税种“牛头税”非常轻,以牛具为计征单位,上不过一石,最低记录只有三斗。金朝为奖励垦荒,不仅允许将民间开发的荒地转为私田,还按照第七等(史载有九等,细节不清楚)的标准减半征收,而且从开荒后的第七年才起征。
日期:2011-09-19 11:05:38
金朝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财产税----“物力钱”。金人在土地租税之外根据各家各户的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及藏镪多寡征收“物力钱”, “树艺”通常指农作物以外的花草树木,“藏镪”指的是现金存款、珠宝首饰和其它值钱收藏品。金朝法律规定财产税 “无苟免者”,即从王公到庶民一律不得免税。有趣的是法律还规定:“近臣出使外国,归必增物力钱,以其受馈遗也。”就是说“野蛮落后的古代女真人”不仅财产税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多少体现了“劫富济贫”、“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现代财产调节税思想,知道当官的出使外国捞到不少好处,回国后必须出点血。
鉴于家庭“物力”直接涉及财产税征收和徭役差派,所以金世宗大定年间多次下令“通检推排”,即对官民财产全面检查评估。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过去的富户也许早贫困化了,而昔日版籍上的无名之辈可能现在已经上了“财富排行榜”, 所以朝廷推行“通检推排”来了解国民财产的真实情况,这也有助于赋税公平。“推排”包括土地、牛具、奴隶和浮财四项,将所有国民的家庭财产登记造册,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以此为标准适用不同的税率和差役。12世纪的金人都能在赋税制度上追求公平,今天民众要求个简单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却被资产见不得光的社会蠹虫们推三阻四地拒绝施行,当代中国的特色着实让人苦笑!
金章宗即位后对推排办法做出了更以人为本的调整。根据金帝的指示,“国信副使免增物力”,皇帝也知道外国人势利眼,外交大使的助手们在出国公干时收到贿赂的机会要少很多。“农民积谷,免征物力”,积谷本来就不该收财产税,一来缴过田赋了;二来谷价格随市场波动不好确定标准;三来谷物不易长期保存,会有霉变的损耗。“钱悭之郡,所纳物货可折粟帛”,通货紧张的地方,朝廷允许百姓以其它实物折合税款,这是体恤国民的通融规定。“土地既已纳税,复征物力,是双重负担,遂减民地物力十分之二。”看到大金朝这条法律,估计有一天要享受缴纳“物业税或房产税”之光荣的某国房产业主们应该会感动得泪流满面了,“重复征税”可能不是个传说!
世宗和章宗都是明君,通检推排的目的是税赋公正、负担均衡。现在看八成他们是将地方的推排结果和官员升迁直接挂钩了,搞了一票否决制,于是实际执行的情况也出了一些尴尬和笑话。诸路通检官员中有部分同志为表功升官故意高估高报地方百姓的物力,还有妄自放大民产多倍的(也许是个人没捞到好处,故意挟公权报复),不过当年可有看不惯的正直官员站出来,比如完颜永元就指责上司张弘信胡来乱整,同时不少地方的通检也比较公正合理。这和官场数据狂掺水,大家心照不宣,集体遵守潜规则的当代舞弊现象相比又是相应成趣的妙事。
日期:2011-09-19 11:16:37
除了正税外,金朝还有一些杂税,比如治理黄河要征“黄河夫钱”,调发军队有“军须钱”,转送物资邮件对应有 “铺马钱”。这些杂税通常也按照各家“物力”摊派,算是古人针对财产的附加税吧。
金朝的商税、关税基本沿袭了辽、宋的做法,采矿业也类似。大定年间的税率是“金银百分取一,诸物百分取三”,大体是4%的水平,开采冶炼矿产的资源税为5%。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轻的,有利工商发展并间接促进了国民的福利。
金朝在政府专卖上的表现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在于政府的控制或垄断没有一般皇朝那么严苛,比如食盐在官卖外就允许民间参与经营。“钞引制”是学宋朝的,商户从政府那里批发来食盐在市场上零售,商人交纳钞票,政府发给“盐引”即提货凭证,盐场颁发公据即许可证并提供食盐,“钞、引、公据”缺一不可,所以叫钞引制。“乾办制”是模仿辽朝的做法,就是“盐户”即产盐区允许合法制盐的民间作坊在缴纳盐钱或法律规定数量的产品后可以自销,也可以批发给其它盐商由他们零售。这是便民之举,有竞争就有进步。金朝的退步在于官货通常都质次价高,而从前开明的皇朝原则上低价供应人民。金朝的部分专卖法律也够霸道,比如当年饮茶之风盛行,金朝政府从南宋进口茶叶常年贸易逆差,为防止财富和货币流失境外“资敌”,大金朝索性规定七品以下官员和民间百姓禁止饮茶。食盐、酒曲、油醋、茶叶这些基本生活资料在金朝都适用于政府专卖法。
徭役方面金朝习惯按照国民的物力强弱摊派。够品级标准的官宦之家免征杂役,可以出钱不出人;一般官吏、举人、学生和翻译本人可以免除力役;兵役则行“签军”制。为强化社会治安,金朝的农村乡社专门有“弓手佐”负责“巡警盗贼”,猛安谋克社区则有“寨使”负责地方治安,这种乡村派设巡逻丨警丨察的情况在皇朝时代还真不多见,也算是地方良民享受的特殊治安福利吧。
日期:2011-09-19 11:31:25
⑧其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