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府负责花钱组织对失业者的技能培训,从而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从事收入较高的技术性工作。国家还应通过财政转移给予低收入家庭以一定的生活补贴,增加其收入。
4)国家执行审慎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追求平衡预算。此外,政府当制定促进工资增长略高于经济实际增长率的政策,以改变不干预情况下因工资与利润冲突的基本矛盾而呈现的劳动者所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占国民收入分配的份额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中国近二十年来就出现了非常经典的状况,经济在稳步增长,而国民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却持续下滑),从而在经济增长中逐渐扭转分配的不合理。
5)实行进出口管制政策,促进优势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6)政府运用财政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的股票,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从而抑制食利者阶层的收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新剑桥学派在当代中国人看来带点“赤色”的分配均等化理论对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很多国家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从而为社会福利、就业保障及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贡献。
日期:2011-08-04 17:57:36
正宗的新凯恩斯主义实际上也分为两个款式,较早诞生的是以保罗.萨缪尔森为领袖的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另一款是二十世纪80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New-keynesian Economics),后者也常被称为“后凯恩斯主义”。
2009年与世长辞的保罗.萨缪尔森堪称天才的经济学人,他不仅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通才。这位宗师巨匠打通了任督二脉,将马歇尔的均衡观念与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奇妙地融合对接,开创了集宏观经济学视角与微观经济学基础之大成的新古典综合派。得名“新古典综合派”就在于其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给有机地糅合在了一起。
新古典综合派注意到凯恩斯的干预理论体系具有注重短期波动与需求不足以及偏于静态分析的缺陷,于是在建构新理论体系时对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给予足够的关注,注意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对经济长期增长进行了充分研究,从而在理论上搜集和寻找到了一系列支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依据,达到修补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目的。
尽管长期与新古典综合派论战的新剑桥学派指责对手的“宏观--微观”综合理论是一种拼凑起来的“杂种理论”,破坏了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回到了传统的市场均衡论的窠臼;但是客观来说新古典综合派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建议,抑或在思考方向及方法论上都有绝对值得尊敬的贡献。而且从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体系,直到70年代因无法解释和解决“滞胀难题”才在各保守主义经济流派的围攻下被拉下了宝座。就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的根本立场差异之处而言,前者坚持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立足点在于他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和工资刚性,而后者则认为问题出在分配不公。
日期:2011-08-04 18:00:27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和扩展了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衣钵,提出了混合经济的新思维,要求政府为保障充分就业或控制失业并力促国民经济平稳而积极干预经济运行。
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解,现代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属于混合经济体系,既支持市场机制下的私营经济部门运行,也兼容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市场经济的作用在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政府的积极作为可以预防和应对经济衰退。萨缪尔森大师认为,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是为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的现实基础。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立足于“相机抉择”原则,其推崇的首要政府调节工具是双向灵活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衰退时刺激、过度繁荣时遏止,而凯恩斯则主要考虑了需求刺激这个方向。
新古典综合派早期青睐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后来受美国政治环境影响转而信奉大胆的增长性赤字财政货币政策。同时他们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重要,两者的搭配要遵循“相机原则”。
日期:2011-08-04 18:20:51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涉及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公共经济政策,一般认为其内容主要包括改变税率、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国债发行和政府资产持有的水平。财政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一国经济系统的自动稳定器,能够起到明显刺激或抑制总需求的作用。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一国政府或央行为影响经济状态采取的货币供给与利率调节措施。实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变动贴现率;金融管控程度高的国家,政府还拥有调整利率与汇率高低、干预信贷条件的手段,但是一般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央行独立、利率与汇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自行操作的制度。
一国货币政策的变动通常是为了追求调整就业水平、通胀或通缩状态、经济增长的目标。
日期:2011-08-04 18:23:03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及补偿性货币政策指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交替使用扩张性政策与紧缩性政策来平衡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运行环境,从而缓和乃至控制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视不同阶段的经济情况与相应的政府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很灵活,有双扩张组合、双紧缩组合、“财政扩张+货币紧缩”以及“财政紧缩+货币扩张”四种标准的联动操作手段,所以被认为具有补偿性的特点。有西方经济学家抨击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张是投机式的,但是美国在二战后的实践根据资料来看实际运行状况还是不错的。美国的长期经济考察数据表明:1854年到1937年间,美国经济波动周期的平均增长期为26个月,平均萎缩期为21个月;而在新古典综合派的补偿性干预理论指导下,美国1949年至1960年间的平均扩张期为36个月,平均收缩期明显减少到9.7个月。
1960年肯尼迪击败尼克松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他的主要经济顾问沃尔特.海勒迎合执政的民主党政府的经济管理倾向,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以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作为测算财政赤字的基准,认为只要连续两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推算出来的潜在的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应该将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而连年实行,从而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减少产能缺口。
肯尼迪被刺后,继任的约翰逊总统继承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1964年约翰逊在选战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戈德华特,提出其建设“伟大社会”的计划,誓言“向贫困宣战”。 “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是支持约翰逊总统实行其社会改革雄心的关键性政策工具。
日期:2011-08-04 18:25:08
萨缪尔森和其老师阿尔文.汉森(享有“美国凯恩斯”的美誉)对“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的评价都很高,称其为“新经济学”。但是我们今天必须认识到,“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虽然刺激了美国二十世纪60年代的快速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水平的迅速提高,但财政赤字、国债规模高企、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的叠年积累埋下了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恶种,尽管导致滞胀恶化的很重要的因素在于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