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来咱们的世界传法,阿弥陀佛建立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接引众生。
而且这分工是佛本人的选择,是自愿的,不是谁命令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佛教的“行政结构”和道教的完全不同。
刚才说道教天宫,基本就是地方皇宫的再现。但是佛教里的佛、菩萨这些“等级”不是行政级别,而更像是一种学位,只是表明你的在佛学上的造诣,表明你修行到什么程度了。用佛教术语说,叫做“果位”。
所以释迦牟尼佛和修行者之间的关系,不像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更像师生关系。实际上,很多佛教徒也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众生的老师,而不是“上级”、不是“领导”。
菩萨比佛的“果位”低,观世音菩萨的确要听从释迦牟尼佛的话。但这种听从不是行政上的服从,而相当于学生听从老师的:因为佛比菩萨更有智慧,所以菩萨才自愿听佛的指导和教诲。
不过,同样是佛,还有个成佛先后的问题。比如按照佛教传说,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是佛教不是特别强调等级,强调论资排辈,所以并不是说先成佛的就是老大。只不过闻道有先后罢了。大家见面是很平等的。
这么说来,道教是行政机构,佛教是学术机构,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佛完全没有可比性喽?
也不是。
日期:2012-07-11 17:45:15
12
大乘佛教的神佛“等级”是这样的:
咱们从人往上说。
人以上是“天”。“天”是一种小神,有种种法力,但是寿命是有限的。“天”死后还是会轮回。
《西游记》里的“四大金刚”,是佛教“四大天王”的简称。“四大天王”就属于“天”这个级别。
“天”以上是“阿罗汉”。我们习惯说的十八罗汉、一百零八罗汉、五百罗汉,说的都是这个等级。阿罗汉就已经可以永生了,不再轮回了。中国民间传说认为济公是罗汉,就是这个等级的。
但阿罗汉还不够高,再往上还有菩萨,比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等。
菩萨再之上就是佛了。
《西游记》最后,唐僧师徒四人连白龙马都获得了果位:
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天龙八部”。
咱们分别解释一下。
唐僧和孙悟空的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都是佛经上有记录的佛号。
猪八戒的净坛使者呢,我查不到,佛教里没有“使者”这个果位。
沙僧是罗汉,罗汉的地位前面说过了。
白龙马的天龙八部呢,是“四大天王”的部下,也属于“天”。
按照我们前面说的果位级别,《西游记》到了最后,唐僧师徒以及小说中诸佛、菩萨最后的等级就为:
佛:如来佛、唐僧、孙悟空。
菩萨:观世音菩萨。
罗汉:十八罗汉、沙僧。
天:四大金刚、白龙马。
还有个猪八戒,估计比罗汉低,是不是比“天”大就不知道了。
日期:2012-07-11 19:12:59
13
那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和玉皇大帝比高低的呢?
这是因为,世界各大宗教都喜欢把其他宗教的神祗吸收进本教,在本教里安排个小职务,用来抬高本教。
佛教也很喜欢做这种事,我们在后文会给您举出很多例子来。
因为道教在中国很流行,所以中国佛教就把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都吸收到佛教里了,在“天”等级给他们安排了位置——你们不是住在“天”宫吗?你们不都是“天”神吗?这在我们佛教看来,还是很低的位置,连轮回还没跳出呢,慢慢修行吧!
所以在佛教系统里,释迦牟尼佛和玉皇大帝还是可以比的,释迦牟尼佛远比玉皇大帝要大。
当然,这种说法未免有点恶意攻击的味道,所以很多宗教人士不赞成这么乱来。
不过,党同伐异这种事也不是只有佛教干,道教也一样。
比如道教曾经有个“老子化胡说”的说法,说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学生。因为道教把老子当做本教的始祖,所以这就等于在说道教是佛教的始祖。佛教当然接受不了了。
道教还有更厉害的地方。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知道,东汉末年,张角发动的黄巾事变差一点就推翻了东汉政府,一统天下。
厉害的地方是,张角率领的是个叫做“太平道”的宗教团体,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道教组织。假如张角真能统一中国的话,那中国就将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道教成为中国的国教。
那样的话,还能有佛教什么事儿啊!
你说,佛教什么时候在中国历史上搞过这么声势浩大的运动?
这么看来,张角很值得道教骄傲吧?
正相反。
这是因为在黄巾事变里,历史记录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日期:2012-07-11 19:43:48
14
在张角黄巾军的起事过程中,很多书都会提到这么一件事:
在起事前夕,张角手下有个叛徒向朝廷告密。朝廷立刻展开了对黄巾军的抓捕,所以张角不得不提前起事。这事有史可查,《后汉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但就在这么一个几乎没争议的小细节里,却有一个大漏洞。
什么漏洞呢?
我们先学个小知识。
中国古人有一门叫做“谶(chèn)”的学问。
“谶”就是预言的意思。有谶的用图画画出来,有谶的用文字写出来。
用图画表示的,叫“图谶”,比如《推背图》。
用文字写的呢,叫“谶语”,比如《烧饼歌》。
我们有个成语“一语成谶”,意思就是: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结果一不小心就应验了,成了“谶语”了。
古代人科学知识不发达,所以很容易相信预言这东西。就像古代欧洲遍地都是“先知”一样,中国古人也特别相信“谶”。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起兵之前,社会上就流行着“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有一位王莽朝廷的重臣刘歆,还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以迎合这句谶语。结果这位“假刘秀”兵败身亡,“真刘秀”却如谶语所说,当上了天子。
这事看上去很神秘:难倒古代真有能预言未来的方士?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
日期:2012-07-11 19:49:17
15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很多政权起兵造反。其实每个政权下面都有几个预言家,造些本政权的领袖注定当天子之类的谶语。不仅有刘秀当天子的预言,还有预言“刘三”、“刘四”之类的。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要是预言家依附的政权失败了,预言家一跑就是。可万一要是夺权成功,这预言家就一跃成为一言兴邦的国师啦。
所以最后无论是哪个政权上台,总能有一条谶语能应验。
而且因为王莽抢的是西汉刘氏的皇位,所以当时关于刘姓的谶语特别多,有人预言“刘秀”也就不奇怪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