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回忆录:走上权力巅峰的奥秘》
第43节

作者: 非魚亦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20 08:45:53

  三十四 伏后之死
  荀彧能够将我收入书传,足见我当时的道德风范学识能力已经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可,所以杀伏后这样的事曹公不会让我这样的人去干。
  当然我也不够资格,在朝廷里杀人也是须地位相当的人去做的,这就如战场上一样,不是一个档次的大将一般不可对决。
  杀人还需要身份相当,古代文化的确非同一般。
  荀彧之死表明曹公已经开始针对汝颖集团了,而伏后之死则表明曹公要积极清除最后的拥汉派,那些旧汉士族了,曹公此年已经六十岁,自知时日无多,所以得赶紧为儿孙必然的篡位清除障碍。

  213年,曹公终于实现了化天下为九州的愿望,也终于在五月份由大汉最后的御史大夫,曹公用于篡位内应的郗虑,手持皇帝符节册封为了魏公,其后,曹公就骤然加速了对汉朝的篡夺。
  当年十一月,曹公“初置尚书、侍中、六卿”,魏国施政中枢初具规模。到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公又置相国、奉常、宗正,将海内名宿钟繇、华歆、王朗等统统纳入麾下。至此,魏国已九卿齐备,真正将大汉朝廷掏成了一具空壳。
  曹公这几年在军事上力图扩张,在政治上只管昂首阔步,他同时也没忘消除隐患,清算肘腋之敌。
  伏皇后就是死在这一阶段的,死于214年的年底,那时曹公刚将马超又赶往汉中(马超不久归顺刘备),将韩遂又赶往西平,刚收服了安定羌人,又徒劳无功地征讨了一次孙权。而刘备却终于在这一年攻下成都,占领了整个益州。
  那年冬十月,曹公一从合肥归来,就立刻将目光盯向了伏后,他总是两不耽误。
  案伏后的死因,是因为董承事件。当年董承谋杀曹公之时,曹公要杀了时为贵人的董承之女,结果因董贵人身怀重孕,献帝苦苦哀求得以幸免。然而此事却引起了伏皇后的深切恐惧、憎恨,因此伏皇后就在这一时期给父亲伏完写了一封密信,声讨曹公,抒发胸臆。这事、这信的内容不知为何竟被曹公尽悉了,曹公因此怀恨在心。

  然而那件政事及那封信的发出是在建安五年,也即是在公元200年,离此早已达十四年之久,曹公为什么要到此时才来报复呢?他难道是当时不得其便,早先没有这个能力?
  这当然不是,政治上每一个人的生死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何况伏氏为一国之后。
  这需要从伏后的家族说起。
日期:2012-07-20 10:40:23

  伏后为琅琊郡人,乃汉大司徒伏湛之八世孙,其先祖前汉伏生,更号称山东儒宗。伏湛长子伏隆助汉光武帝镇抚山东,为张步所杀,故而伏湛之爵位后来被次子伏翕所得。伏翕生子伏光,伏光又生子伏晨,这伏晨据说是“谦敬博爱,好学尤笃”,汉朝皇帝与伏氏的联姻即是从他这里开始的。伏晨孙子伏质在汉朝曾为大司农,此人即是伏后的祖父,至伏后父亲伏完时期,伏完为一著名的学者,他自己娶了汉桓帝的女儿阳安长公主,后面又有女儿做了当朝皇后,他们一门与汉朝的关系实在非同小可。

  自汉以来,如伏氏这样的家族很多,他们很早就与大汉结下了深厚的渊源,足以说是生死与共,进退与共的关系,他们这一类家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轻易跳下汉朝这辆战车的。而且他们在历朝历代之中都具有崇高的威望,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此正是曹公不能放过伏后,放过这些家族的原因。
  曹公杀孔融,杀荀彧,用的都是取其头脑,震慑其余的策略,对这样的人,曹公既不能全杀,也不敢妄杀,因此他在此时只好将伏后的旧案翻出来说事。
  负责收捕伏后的正是郗虑,他的副手却是大大的名士华歆。郗虑所以能被曹公看中,是因为此人确是小人,他是惟利益者,一生没见做多少好事。而华歆虽然名利心很重,却不失为一个道德君子,料想曹公选择他恐怕看好的正是他的名望地位——由他出马更显得名正言顺,足左右舆论。华歆有道德,却也是一个识时务者,一个以厚黑处世的人物,他更没有胆量与曹公那样的人相抗,所以他无可避免地成了帮凶。

  在曹公手下,要想活命就得挣扎,就得违背自己的心愿做很多事,能够证明者华歆是一个,我也是一个,我们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众所周知,华歆带兵去了,他去了后那伏后却关上门躲避了起来。伏后藏到了墙壁夹层之中,可想而知,她当时的那份凄惶难描难叙。
  华歆破门而入,穿墙而过,终于揪出了伏后,当伏后披头散发出现在献帝面前时,献帝正坐在那里陪着这次行动的主官郗虑说话。
  伏后当然不甘心就死,她拼命拉住献帝大呼:“不能复相活邪?”献帝黯然,回道:“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
  “郗公,天下宁有是邪!”献帝最后对郗虑说的是这样一句话,一代帝王居然能到了这个份上,真是令人哀叹。如今想来,曹公实在比我歹毒多了,我一生何曾到过这种地步?我何曾如此对待过他的儿孙?就是我那两个儿子也决没有到这一步,当年那曹髦如果能如献帝一样识相,他怎会死于贾充矛下!
  每每思及此处,我都不禁拈须冷笑,曹公早年太过歹毒,他是早该有报应的。

  伏后终于是死了,她的二个弟弟也跟着被处死,其家族连带者达数百人。伏完幸亏在建安十四年就因病而卒。
  曹公终于又剪除了一个威胁,一个劲敌,他将裹着血腥继续向他的野心迈进。但是曹公的杀一儆百策略真能奏到奇效,取得永远的稳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前面的路还很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