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的找工作和面试的一些经历》
第3节

作者: mintea17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之后和当地分部的主管领导,一个白人,单独交流了一会,问的问题也和专业没太大关系。到此LZ对这个职位大概的情况已经基本有数了。白人主管闪人之后,这个职位所属的市场部主管和技术部主管一同到了会议室,开始跟LZ介绍华为这边的情况,还有市场部的情况,以后的工作职责等等。两个主管都很年轻,没什么架子,人也蛮nice,耐心的回答了LZ几个关于以后发展,包括回国就职,是否属于正式员工之类的问题。整个面试过程都是2个人在介绍,关于在华为的发展,讲解相对于外企,个人在华为的发展优势等等。说得LZ倒是有点动心了。总体来说这个职位类似于技术支持,难度不大。但是优势在于可以和客户打交道,可以顺道了解市场,销售的一些东西。以后的发展空间相比专门做技术要来的宽。其实对于成天呆在实验室的,鲜有与人打交道,与客户交流的工科同学来说,我是觉得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无奈LZ是个技术宅,觉得苦学了几年的专业,说丢就丢了,可惜了。而且以后,有可能高不成低不就,销售做的不好,想再做研发也没能力了

  日期:2011-09-30 10:48:38
  总的来说整个面试过程相当的轻松,2个小时多一点时间,没被刁难什么专业问题。两个年轻有为主管也和客气,总体来说也是两个主管在巴拉巴拉,LZ倒是少有插嘴,多数时候,只是点头表示同意。最后还带着LZ参观了下华为的办公区域。相信和国内的华为面试相比起来,真算是比较奇葩了。这里可以报个料,其实在北美分部的,这些国内外派出来的人,大部分其实英语也不怎么样, 和客户交流的任务一般都是美国人,或者留学生来担任,据说被派到美国也是运比较好好,运气不好的都是被派到派到非洲,中东这些地方。囧

  日期:2011-09-30 10:56:16
  可以顺便提一下,在米国华为上班的话,如果是坐办公室,还不算很辛苦,就是为了配合国内时间,晚上得加班到很晚,但是早上可以去晚点..LZ同学经常早上10点过才跑去.. 但悲催的是,晚上吃了饭,还得加班一般要加到10多点....。关键是老美不用加,下班就闪人,加班都是中国人...如果是做设备维护的话,那就惨了,据说是成天开辆皮卡,荒郊野岭的跑基站做维护的...美国地域很宽广,非城市化地区那叫一个荒凉。所以赶上这种活就不是一个辛苦能形容的了....

  日期:2011-09-30 11:14:01
  八完华为,自然是中兴了,中兴在北美的市场比华为那差不是一点两点.,华为在北美好歹还有自己的研发总部, 中兴貌似就纯市场流了......LZ所在的当地的中兴分部规模也小很多, 像个办事处的感觉,也就十几个人。而华为在当地租了一栋办公楼,人员配备也要整齐很多。这点就完全能看出差距。招聘的话中兴和华为差不多,可以说比华为还差。LZ来美的第一年,中兴还跑的学校的招聘会来找人,LZ当是还很好奇的过去凑了凑热闹,当时也有些阿三同学在那问情况,那个接待人员被印式英语搞得一头雾水....然后说也说不太清楚,好歹有个中国学生去帮着解了下围。后来中国学生聚集多了之后,那人直接放弃英语,直果断来中文了。后来了解到,中兴想招几个会计帮着坐下财务方面的工作,工科生不招,如果考虑回国发展的话,可以把简历给他们,他们可以递回会总部(现在想起来,这绝对是蒙人的)。LZ当是还是第一学期,所以也就没跟着凑热闹了。后来听说招了4个商科院的中国学生,去做实习,时薪10块。10快是什么水平呢,也就是如果你去当地的中国餐馆打黑工,老板不发薪水,小费全归你,你一天平均下来1小时也不止10快钱...可怜的会计专业同学,还不都是为了赚点工作经验,容易么。

  日期:2011-09-30 11:20:14
  LZ去中兴,其实都不算是面试,也就是去他们那地儿递了简历,和某位技术人员聊了下天,居然发现中兴也在搞LTE...lz孤陋寡闻了,LTE就是传说中的3.9G技术。TD-SCDMA,WCDMA长期演变下去都可以支持LTE。LZ当是脑筋短路的冒了一句,"中兴原来还是蛮先进的嘛" 那个人直接就囧了。哈哈
  日期:2011-09-30 13:51:45
  华为和中兴的就算是八完了。接下来就是TI了,TI即德州仪器,可能其它行业的人不太清楚,但是如果你在通信或电子行业工作,不知道TI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德州仪器是最早发明集成电路的公司,TI自成立以来的road map至今还挂在我们学院一个很显眼的位置,TI的发展史也可以算半个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史了,全球500强排名100多位,属于拥有自己的晶圆厂和工艺(像Nvdia和高通则没有自己的晶圆厂),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的电路制造企业之一。今年年初则以62亿美元收购了National Instrument(做lab view的那个公司)。TI芯片种类很多,在数字,模拟,微波方面均有相关的产品。比较著名的产品有他的计算器(真心做的NB,就是太贵)和DPS芯片。 在近年很火爆的移动设备芯片市场,TI的ARM处理器,也占有一席之地。竞争对手如高通,Nvidia.

  日期:2011-09-30 13:57:24
  在TI的面试算是LZ经历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了,也是楼主第一次体验车轮战试的面试,从早上9点开始,整个面试持续到下午4点。从HR,项目经理,面到部门主管,到VP,期间还有1个小时的presentation。无论是从脑力还是体力上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日期:2011-10-01 12:21:11
  接着八TI的面试。TI的这个职位,LZ是通过在TI的网站上申请的,按照以往得惯例,这种一般都是石沉大海,木有消息了,大概过了半个多月,一天早上LZ还在作春秋大梦的时候,接个到了TI的电话,说收到了我的简历,问我是否有申请那个职位,LZ还处于混沌状态,也早把这事忘了。不过马上反应了过来,委婉的表示了现在不太方便,请他半个小时再打来。然后赶紧起床,上网查邮件,(一般网申后都会有确认邮件)确认到底是个神马职位,工作内容是什么... 打来电话的是一个Senior的工程师,半小时后的第二通电话,问了LZ很多专业问题, 都比较深入,主要是一些项目,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很麻烦,光靠书本或上课的知识没办法回答,没做过相关的设计,根本不会了解到的一些概念)。LZ那天发挥的其实不好,1个小时的面试中,难的问题都答上了,但很多简单的概念都弄错了。第一次面试后LZ觉得希望不大,也就没抱什么想法,发了封邮件感谢下收到这次机会。也就没放在心上。隔了一周突然又接到邮件,约时间第二次电面。LZ有点小惊讶。第二次是那个小组的另一个工程师,也都是技术问题,不过相对第一次,要轻松许多,当然第一次的Senior也参与了这次对话。轻松Pass了第二次电面后(好与不好当时就能感觉出来),正式的面试通知很快就到了

  日期:2011-10-01 12:34:0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