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梦——我的五代生涯》
第48节

作者: 淡淡雨后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福祺,前面我曾说过,黄巢只是一个草莽英雄,种种缺失摆在那里,失败于他而言,其实是一种必然的、也是唯一的结果。换句话说,就算他走了“狗屎运”,真地颠覆了大唐王朝,天下百姓就能过上家给人足、安定太平的幸福日子了?不可能的事!所以,对这十年战乱,留给后人的,也许只有一声叹息。
  但是,作为一名陈州(今河南淮阳)人的儿子,对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这一做法,我还是有几句牢骚怨言要说一说的。

  我一点儿也不想苛责赵犨将军。赵犨将军作为大唐的朝廷命官,剿匪平乱是他的份内之事;他的意图,又是牺牲小我以成就大义。陈州人有这份胆量、也有这份气概,追随他一起抗争、一起牺牲。舍生取义,责无旁贷!而且,赵犨将军屡次下令让百姓撤至城里,为保护陈州万民,也已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日期:2012-06-24 14:29:41
  所以,我的牢骚话一是要骂一下大唐朝廷。这个昏庸、腐朽、堕落、愚蠢的朝廷,反应迟钝得不可理喻!赵犨将军如此明了的战略意图,竟然迟迟无人领会、无人理睬,一拖再拖,把陈州拖成了人间地狱——大唐朝廷每早一天派其他官军去驰援,陈州就可以少死多少人?
  另外,我要骂一下那个自称大齐皇帝的黄巢。这个狂妄自大、无知愚昧、凶残嗜血的糟老头子加私盐贩子,脑子更是如同进了盐水!大唐朝廷没有领会赵犨将军的战略意图,他同样没有领会到;就跟积极配合赵犨将军以完成他的战略部署似地,居然死等活等,也要等其他各镇官军的到来,等官军给他来个大围剿才消停——跑出长安后,时间何等宝贵?他把最宝贵的那段时间,悉数用在了残害我们陈州人上面。此等恶人,天理难容!

  日期:2012-06-24 14:31:03
  牢骚说得再多,于事无益;继续我们的故事。
  中和四年的七月二十四日,黄巢的脑袋被时溥派人送到了成都。此时,这颗白毛脑袋离开身子已经将近四十天了,车马颠簸,加上炎炎暑日,就算石灰粉、香料用得再多,也接近一个变质走油的咸鱼头了。唐僖宗捂着鼻子、壮着胆子看了一眼,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咚”地一声落了地了。
  随同这颗脑袋去成都的,还有黄巢的数位姬妾。不消说,那都不是原配,都是黄巢称帝后为享乐和装门面的副产品而已。唐僖宗一看到那些花容月貌,或者也想起了那句“好白菜都让猪拱了”的俗语?不由得龙颜大怒:
  “尔等原本都是长安城里的富家勋旧女子,世受国恩,怎生不知廉耻,甘心嫁于反贼作妾?”
  话音刚落,扫他颜面的人站出来了——其中一位女子不卑不亢,朗声答道:“反贼凶狠暴虐,祸乱天下;大唐百万官军,尚然守不住长安宗庙,令陛下您远走西川。陛下您问小女子怎生不抗击反贼,敢问这朝堂之上的公卿将帅,您又如何问责?”
  唐僖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之下,一挥龙爪,让人将那些姬妾们推至街口,斩首了事。这斩的是女人,而且是漂亮女人,成都街头的围观者自然里三层、外三层,堵了个水泄不通。砍头总是很痛的嘛,刽子手也是出于好心,便搬来了大坛大坛的“断头酒”,让那些女子们喝醉了好上路。其他女子争相往死里灌自己,独这位噎得唐僖宗哑口无言的女子,却滴酒未沾,不哭不闹,从从容容,泰然就戮……

  日期:2012-06-24 14:32:09
  唉!乱世之中,一个弱女子,要怎样才能活命呢?可怜这些女子,委身反贼,已受尽屈辱,好容易盼到反贼被剿灭,连黄巢都放了她们一条生路,临了,却还是成了唐僖宗的“出气筒”,落了个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而那位言语中锋芒毕露又令人无可辩驳女子,其赴死时的那种从容态度,真地足够让那位贵为天下至尊、头脑里却一团浆糊的唐僖宗汗颜了——让天下子民安居乐业,不受战祸侵扰,本就是天子之责呐!大唐有百万官军,到头来却连宗庙都保护不住,这难道还不够他唐僖宗睡觉时垫高枕头、反思一番的?

  然而,唐僖宗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善于反思和总结的好皇帝。他就好比是一只刺猬,及到难来,把脑袋埋在身体里团作一团,便自以为太平无事了。也或者,他睡觉时确实垫高了枕头,只可惜声色犬马过于劳累,睡得又晚,刚刚反思一二,困意上来了,只好重新放平枕头,先他娘睡一觉再说了……
  因此,唐僖宗再没有发现,黄巢之乱确实是平定了,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此时已渐渐浮出了水面。
  日期:2012-06-24 14:33:36
  什么问题呢?唐僖宗不愿意反思,我们就姑且替他反思一下吧。
  黄巢最初跟着王仙芝造反时,大唐朝派出去平乱的,是宋威、曾元裕、崔安潜、王铎、高骈等等一帮资深老臣;而最后真正剿灭匪乱的,却是赵犨、朱全忠、周岌、时溥这些新面孔,另外再加一个大唐的边缘子民李克用。
  小福祺你也许会说了:这是时间的缘故嘛,“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黄巢之乱长达十年,老的总会或是死掉或是退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但是,事实真地就这么简单吗?

  先看看周岌、时溥的出身:原为官军牙将,突然发动兵变,砍掉前任,取而代之。再看看朱全忠:原为黄巢手下,接受招安,然后顺利晋升。最后看看李克用:外族骁将,跟大唐朝廷干仗许多年,然后接受和谈,欣然帮忙……是不是一个比一个可怕?
  而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周边的郓州(今山东郓城)天平军、兖州泰宁军、襄州(今湖北襄阳)山南东道、滑州(今河南滑县)义成军,谁还主动赶过去帮忙平乱了?稍远一点如淮南道、青州平卢军、潞州(今山西长治)昭义军等等就更不用说了。到最后,朝廷不得不把千里之外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调遣过去。补充一点:李克用接到赴陈州驰援的军令,最初本打算从河阳渡黄河,那是最近的一条路,军情紧急,早到陈州一天,都能减少多少损失?结果,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却借口河阳桥没造好,严兵把守,自己不出力不说,连条路都不让走……

  这一切,还不足于说明问题吗?
  总结一下的话,那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是:黄巢造反十年,使得大唐王朝已然冒出了一大帮“野路子”的新生代节度使;而只有这帮新生代节度使,暂时还认大唐朝廷的账,愿意替朝廷出力效劳,其他人则早把朝廷的号令当作了“耳旁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甚至,那么现成的立功机会摆在那里,他们都不屑于去做,不屑于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大唐朝廷的威严,经过这十年,已然败坏得只剩下一根聊于遮羞的布条。
  日期:2012-06-24 22:01:27
  题外话:明天,故事的一大主角,五代中间最具争议的枭雄人物朱温,正式登场亮相。连我自己,都对此有点儿期待了!!
  日期:2012-06-24 22:06:57
  继续题外话:以我个人观点,枭雄不是生下来就是枭雄的,他也有他的成长经历。所以,我会尽量还原人的本性,来写一下朱全忠这位争议人物。

  阿杳说得好,喜欢一个人,也要说出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也要说出他的长处。明天起,我试着用我的眼光,尽可能客观地来告诉大家一个朱全忠吧。
  也许故事,要渐渐变得精彩些了。
  日期:2012-06-25 21:08:26
  4一代枭雄朱全忠
  小福祺,大唐朝廷的威严既然已经仅剩一根遮羞的布条,那么,对驰援陈州(今河南淮阳)、参与剿匪平乱的那几位“野路子”的新生代节度使,我们就很有必要再细细地打量、审视一番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