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梦——我的五代生涯》
第5节

作者: 淡淡雨后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小福祺,我们老百姓常说有了贪官不要换,可千万别弄走了一个吃饱了的,再来一个饿着的从头喂起,其实也是有点儿道理的。从来清官总是清一个,贪官却是贪一窝。一任贪官官当得久了,便上上下下,自有一套完整的贪墨方式和技巧,大家维持原状,倒也相安无事;如果再换一个贪官,他新官上任、根基不牢,为了笼络人心、培植亲信,总会另外再想出许多馊点子来让手下疯狂捞钱刮财,到时,百姓们就要雪上加霜了。

  田令孜新官上任,咱们百姓只好等着倒血霉了。
  于是,眼见得连年大灾,哀鸿遍野、饥殍满地,虽然当朝翰林学士中有位叫卢携的,也曾上书唐僖宗,让朝廷开仓放粮、赈救灾民。然而在田令孜的一手操纵之下,这份上书不过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了。因为开仓放粮搞赈灾,不但会从上至下,自唐僖宗起到下面各级官吏,都将卷入繁琐无比的事务堆里,还可能会让不少官员以前落下的亏空露出马脚,更可能会让不少人到嘴的肥肉重新回锅。急于讨好众官吏的田令孜,哪儿能去做这等得罪人的事呢?

  插说一句,可别以为这卢携能上书皇帝要求赈灾,就一定是一位心系黎民苍生的好官。说实在的,“好官”二字,他卢携还真担当不起。这份奏折其实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表表态度而已。真正的目的,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其时唐懿宗朝的好几位宰相,如令狐绹、韦保衡、路严等已走马灯一般先后下野,贬职的贬职,杀头的杀头,宰相位置虚席以待;卢携正是要借此博个出位,好进一步地往上爬。因为翰林学士虽然号称“内相”,是皇帝贴身的谋士和高参,却常常只管出点子不管拿主意,离真正手握实权的宰相,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

  日期:2012-05-23 07:13:20
  4
  田令孜一旦大权独揽,很快,便尽显其无赖本色。大唐王朝可谓是点儿背到姥姥家了。
  没办法,他姓田的出身低贱,上面虽然有皇帝宠护,下面的拥趸、党羽却还势单力薄,说直白点,他连干儿子还没认过几个哩;对他而言,当务之急便是先理顺上下关系,培植亲信势力,要是不在这方面想点办法走些捷径,他真怕半道上再冒一个“杨令孜”出来,把他挤兑走。
  而拉关系、养走狗的捷径,最简便、最直接的,当然就是一个字:利。
  所以小福祺,我们老百姓常说有了贪官不要换,可千万别弄走了一个吃饱了的,再来一个饿着的从头喂起,其实也是有点儿道理的。从来清官总是清一个,贪官却是贪一窝。一任贪官官当得久了,便上上下下,自有一套完整的贪墨方式和技巧,大家维持原状,倒也相安无事;如果再换一个贪官,他新官上任、根基不牢,为了笼络人心、培植亲信,总会另外再想出许多馊点子来让手下疯狂捞钱刮财,到时,百姓们就要雪上加霜了。

  田令孜新官上任,咱们百姓只好等着倒血霉了。
  于是,眼见得连年大灾,哀鸿遍野、饥殍满地,虽然当朝翰林学士中有位叫卢携的,也曾上书唐僖宗,让朝廷开仓放粮、赈救灾民。然而在田令孜的一手操纵之下,这份上书不过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了。因为开仓放粮搞赈灾,不但会从上至下,自唐僖宗起到下面各级官吏,都将卷入繁琐无比的事务堆里,还可能会让不少官员以前落下的亏空露出马脚,更可能会让不少人到嘴的肥肉重新回锅。急于讨好众官吏的田令孜,哪儿能去做这等得罪人的事呢?

  插说一句,可别以为这卢携能上书皇帝要求赈灾,就一定是一位心系黎民苍生的好官。说实在的,“好官”二字,他卢携还真担当不起。这份奏折其实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表表态度而已。真正的目的,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其时唐懿宗朝的好几位宰相,如令狐绹、韦保衡、路严等已走马灯一般先后下野,贬职的贬职,杀头的杀头,宰相位置虚席以待;卢携正是要借此博个出位,好进一步地往上爬。因为翰林学士虽然号称“内相”,是皇帝贴身的谋士和高参,却常常只管出点子不管拿主意,离真正手握实权的宰相,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

  日期:2012-05-23 07:19:19
  4
  田令孜一旦大权独揽,很快,便尽显其无赖本色。大唐王朝可谓是点儿背到姥姥家了。
  没办法,他姓田的出身低贱,上面虽然有皇帝宠护,下面的拥趸、党羽却还势单力薄,说直白点,他连干儿子还没认过几个哩;对他而言,当务之急便是先理顺上下关系,培植亲信势力,要是不在这方面想点办法走些捷径,他真怕半道上再冒一个“杨令孜”出来,把他挤兑走。
  而拉关系、养走狗的捷径,最简便、最直接的,当然就是一个字:利。

  所以小福祺,我们老百姓常说有了贪官不要换,可千万别弄走了一个吃饱了的,再来一个饿着的从头喂起,其实也是有点儿道理的。从来清官总是清一个,贪官却是贪一窝。一任贪官官当得久了,便上上下下,自有一套完整的贪墨方式和技巧,大家维持原状,倒也相安无事;如果再换一个贪官,他新官上任、根基不牢,为了笼络人心、培植亲信,总会另外再想出许多馊点子来让手下疯狂捞钱刮财,到时,百姓们就要雪上加霜了。

  田令孜新官上任,咱们百姓只好等着倒血霉了。
  于是,眼见得连年大灾,哀鸿遍野、饥殍满地,虽然当朝翰林学士中有位叫卢携的,也曾上书唐僖宗,让朝廷开仓放粮、赈救灾民。然而在田令孜的一手操纵之下,这份上书不过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了。因为开仓放粮搞赈灾,不但会从上至下,自唐僖宗起到下面各级官吏,都将卷入繁琐无比的事务堆里,还可能会让不少官员以前落下的亏空露出马脚,更可能会让不少人到嘴的肥肉重新回锅。急于讨好众官吏的田令孜,哪儿能去做这等得罪人的事呢?

  插说一句,可别以为这卢携能上书皇帝要求赈灾,就一定是一位心系黎民苍生的好官。说实在的,“好官”二字,他卢携还真担当不起。这份奏折其实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表表态度而已。真正的目的,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其时唐懿宗朝的好几位宰相,如令狐绹、韦保衡、路严等已走马灯一般先后下野,贬职的贬职,杀头的杀头,宰相位置虚席以待;卢携正是要借此博个出位,好进一步地往上爬。因为翰林学士虽然号称“内相”,是皇帝贴身的谋士和高参,却常常只管出点子不管拿主意,离真正手握实权的宰相,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

  日期:2012-05-23 07:22:25
  朝廷没有开仓放粮、赈救灾民也便罢了。更可恨的是挨千刀的绝户人田令孜,竭力怂恿唐僖宗恣意享乐,声色犬马、挥金如土;内务库里的银子很快挥霍一空后,就又丧心病狂,巧立名目,变本加厉地向百姓们征收的各类税赋、摊派各种劳役。我祖父这等百姓所以会看到“田租赋税,较去年要再涨一成”的公文,原因正在于此。
  更绝的是面对空荡荡的府库,田令孜还想出了一招更损的:让宦官们和左右神策军上长安街头去明抢!而我外祖父,就正好撞刀尖上,成了这个损招的牺牲品。
  其实哩,唐僖宗还真就是个被人利用了的冤大头。收来的税赋,甚至从长安街头抢来的东西,最后真正进入内务库的不过十之一二,绝大部分都在征收、上缴的流转过程中,又一次地落入了朝廷上下一众官吏的腰包——这才是他姓田的真正目的,籍此,除了他自己能贪墨得盆满钵满外,更博得了上下黑心官吏们的一致好评,收买到大批的人心,培植出大量的党羽。真是好处他来得,黑锅唐僖宗背。至于死一点百姓,毁点一他李姓的江山,又与他何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