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34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9 08:50:36

  来自加拿大的美女?难得,也想去那边看看呢。
日期:2012-07-19 08:52:41

  这时关中再次发生饥荒。杜甫看到战况胶着,司功参军的俸禄根本无法解决温饱,于是放弃乌纱帽带领全家前往秦州。《天末怀李白》和《寄李白二十韵》等诗就是写在这个时候。他在同谷住了段时间,带领老婆孩子上山采野果挖黄独充饥。杜甫哄骗儿女说这些野果纯天然无污染有利健康,可是很快发现孩子有中毒的迹象,无奈只好继续南逃,不久之后经剑门到达成都,在浣花溪的寺庙借住。这时高适正在做蜀州刺史,听说杜甫到了成都,立刻寄诗问候。

  杜甫到达成都的时候已经将近五十岁,在表弟王司马资助下开始修建草堂。朋友给他送来果木。韦应物的堂兄著名画家韦偃甚至为他画了壁画。漂泊多年的杜甫总算安定下来。他抽空去新津拜见裴迪,到蜀州访问高适。不用他开口,裴迪和高适也知道他是前来求助。
  这段时间虽然生活清苦,但杜甫已经心满意足。《江村》写他在草堂的生活情景。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高适等人的帮助毕竟有限,天无绝人之路,上天给他派来了严武。
  严武自从年轻时犯案被通缉后,一直在江湖流浪,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家劫舍,甚至可能充当过刺客。他还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军中混过一段时间,和高适曾经是同事,哥舒翰推荐他做了侍御史。安史之乱爆发后,自信文武全才的严武看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来到唐肃宗驾前毛遂自荐。唐肃宗见他年少英武,正是朝廷最需要的新锐力量,对他非常欣赏。严武很快大杀四方,成为肃宗麾下的得力干将。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任命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此时严武年仅三十二岁。随后又调任绵州刺史,晋升剑南东川节度使。

日期:2012-07-19 08:53:14

  杜甫怕胆大包天的严武连累自己遭殃,所以和他并无太多来往。但是严武听说他在成都,主动前来提供帮助。这一次贫病交加的杜甫没有拒绝。杜甫过了段时间安稳的日子,唯一的烦恼就是附近的村童经常来偷他屋顶上的茅草烤红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写在这个时候。严武知道之后,有一天和这些村童开了个玩笑,他带领全副武装的卫兵包围村庄,把这些儿童全部集中到杜甫草堂,让他们向杜甫全家道歉。这些村童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找杜甫麻烦。

  杜甫在成都的名作还有《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从此开始稳步提升。
  那时杜甫身体不好,经常卧病在床,身体好转之后他会去锦江边散步。《江畔独步寻花》一共七首,其中两首堪称佳作。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说明杜甫心情还不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他还写过另一首和雨有关的好诗《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的第一句不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简单明了,但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意境远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上。
日期:2012-07-19 08:54:23

  杜甫在成都写的诗还有一首家喻户晓,这就是《绝句四首》之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很可能让他思想起正在东吴的李白。此时的李白在做什么呢?
  天宝十四年,五十五岁的李白夏游当涂,秋游秋浦,冬返宣城,在金陵得知安禄山叛乱。门人武谔自告奋勇去山东接他子女,李白本人亲自去宋城迎接后妻宗氏。宗氏的祖父宗楚客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白的前后两个妻子都是宰相孙女,他果然“眸子炯然”,择偶的眼光非同一般。李白的人生态度是,富贵于我如浮云,除却相门不结婚。
  李白全家会合后南下避难。听说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他又重返金陵。他打算回家乡投奔唐玄宗,坐船到达九江之后又开始犹豫。想起唐玄宗对自己和安禄山的不同态度,他爬上庐山屏风叠对着成都方向用四川方言骂人,诅咒李隆基水土不服,就算能活着离开成都,经过蜀道的时候也会被功夫熊猫破坏栈道。远在成都的唐玄宗明显感到心血来潮身体难受。这时永王送来聘书,李白本来并不动心,但是永王附送的兰陵美酒却让他不由自主。永王很快败亡。李白也被关进牢房,随即被流放夜郎。

  在成都的杜甫听到消息后,写了《梦李白》二首。
  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日期:2012-07-19 08:56:10

  这两首诗说明杜甫对李白的敬仰不是一时冲动。当我年轻的时候,大陆有个“国民诗人”名叫汪国真,绝对是当年最耀眼的文学巨星。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写的那些东西能不能算诗都成问题,他注定是一颗流星,所有的崇拜也就荡然无存。杜甫“梦李白”的时候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这个年龄的杜甫也许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但绝对不会看走眼。他知道李白必将留芳千古,但是眼前的劫难却很难度过。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杜甫梦中的李白已经从“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放诗仙,转变为“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失意才人。
  这两首诗都入选《唐诗三百首》。李白局促不安、搔首踟蹰的样子如此生动,仿佛出自杜甫亲见。两个伟大诗人之间似乎有心灵感应。
  在长安,这天散朝之后,郭子仪留下来没走。
  唐肃宗问:“爱卿还有事吗?”
  郭子仪一声不吭跪下。
  “爱卿你这是怎么啦?”
  “请陛下赦免李白。”
  “为什么呀?”

  “李白是老臣的救命恩人。”
  “这是怎么回事呀?”唐肃宗喝斥左右太监,“你们还不扶元帅起来?”
  郭子仪把事情经过对肃宗说了。
  “你怎么知道他就是李白呢?”
  “他的随从说他是天上一颗星,而李白字太白。”
  “很多人的名字都和日月星辰有关。”
  “李白供奉翰林期间,臣正好有事来长安,在街头见过他们醉中八仙。”
  “那你当时怎么没有上前相认?”
  “当时我行色匆匆,而李白烂醉如泥。”
  “你希望朕怎么处置李白?”
  “李白就是一介书生,他投奔永王不是为了和陛下对抗。皇恩浩荡,既然那些投降安禄山并做了伪官的人都可以原谅……”
  “李白为永王大唱赞歌,朕真不想放过他。不过既然爱卿开了口,那就把他放了吧。不过这件事到此为止,李白要是知道他救过你,肯定忘乎所以,所以朕希望爱卿和他保持距离。”
  郭子仪立刻又跪下谢恩。
日期:2012-07-19 08:56:52

  李白这时已经走到白帝城,正在犹豫要不要畏罪潜逃。郭子仪派来的信使赶到,通知他流放夜郎的诏命取消。李白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刻掉头往回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廷为了集中兵力对付吐蕃,把开元二十三年分开的剑南东川、西川两个节度使衙门合并,任命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所以严武兵力权力大增。宝应元年,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相继去世,严武奉调回京,他的职务由高适接任。他刚一走,剑南兵马使徐知道立刻造反。吐蕃趁机进犯,攻陷陇右直逼长安,剑南西北部的松州、维州、保州等地相继沦陷。高适被讽刺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朝廷无奈只好让严武再次入川。严武随即率兵西征,大破吐蕃并拿下当狗城,又和郭子仪带领的秦陇唐军主力互相策应,把吐蕃打回原形。当狗城一役歼灭吐蕃七万大军,是唐朝对吐蕃最成功一战。豪情满怀的严武写下《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这首诗也是边塞诗经典。向来自负的杜甫看见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严武不但武功盖世,而且文采斐然,心中肯定五味杂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