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争锋:十七世纪中荷战争全纪录(1604-1662)》
第13节

作者: 醉罢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滨田弥兵卫一行人将讷茨总督劫持到下住的旅馆。此时双方剑拔弩张,由于总督成了人质,荷兰人不敢轻举妄动,而日本人也不敢杀害讷茨。在这种情况下,讷茨表示要与滨田弥兵卫谈判,最后双方同意以互换人质这种原始方法解决危机。讷茨的儿子及其他四名荷兰人作为滨田弥兵卫的人质,滨田弥兵卫则以末次平藏的侄子等五人为人质。互换人质后,讷茨得以脱身,并按协议释放被抓捕入狱的所谓“高砂国代表团”成员,归还日方船只及其它财物,并赔偿部分损失。

  可是讷茨低估了日本人报复的决心。返回长崎后,以强硬著称的末次平藏并不顾及有人质在荷方之手,毫不手软地将讷茨的儿子等五名人质投入监狱,之后又禁止荷兰人在长崎贸易。日本人还不肯善罢甘休,进一步否认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大员的统治权,要求荷方将大员移交给日本,至少也应该拆毁岛上的城堡。在日本人强硬的反击下,荷兰东印度公司陷入非常狼狈的被动局面中。其实在这场狗咬狗的纠纷中,最尴尬的恐怕还是垂死的大明帝国了,自己的土地,居然被两个外夷争来抢去,而且没有丝毫的反应,好象一点也不关自己的事。十六年后,这个貌似庞大的大帝国终于崩溃,倘若从小处来看大局,台湾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老大帝国奄奄一息的真面目。

  “滨田弥兵卫事件”中日本人强硬的态度,终于让荷兰人吃尽苦头,“自是日人之势力始震于台湾”。台湾总督讷茨在这一事件上自头到尾处理都不妥当,缺乏领袖才干,终被荷印巴达维亚当局撤职,并经审判后将其投入监狱。总部对这位不称职的总督评价是:“讷茨先生缺乏经验,性格暴躁,固执,胆小怕事,使公司屡遭损失与灾难。”

  荷兰人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惨重的代价,东印度公司尽管是在亚洲臭名昭著的殖民机构,可不要忘了它还是一家股份公司,追求利润是其首要目标,如今却要冒着失去日本市场的风险。东印度巴达维亚总部为了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不惜将讷茨当作牺牲品——倒霉的讷茨输得太惨了,他被引渡到日本并被监禁四年,直到1636年方被释放。从台湾总督到日本人的囚犯,讷茨的身价一落千丈。不仅如此,他的儿子被当作人质关押在日本,没等到出狱的那天便病死在异国他乡了,在这场同日本人的战斗中,讷茨最终输了个精光。

  日期:2012-04-09 08:59:37
  《怒海争锋-23》
  不过在东印度公司看来,牺牲讷茨一个人,值。
  经公司多方让步、诚恳致歉,再加上日本商界强硬派人物长崎代官末次平藏的去世,荷兰人终于恢复与日本的贸易。与此同时,日本的江户幕府开始封闭国门,从1633年到1639年连续发布五道锁国令,禁绝一切日本船只出海,海外的日侨也纷纷归国,日本的势力遂渐退出台湾,无法与荷兰人分庭抗礼。同时,日本断绝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只允许中国与荷兰商船前往长崎贸易。荷兰人终于在“滨田弥兵卫事件”阴沟翻船后成功翻盘,保住了日本这个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最大市场。

  台湾岛已成为东亚诸多势力角逐的对象,除了老朽的大明帝国袖手旁观之外,荷兰、日本、西班牙都卷入到台湾统治权的争夺中。自荷兰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而出,这两个国家便是死敌。后来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后,西、葡两国都成为荷兰在东亚扩张的眼中钉。荷兰东印度公司多次进攻西班牙控制的马尼拉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并试图切断这两个对手与中国的贸易通道。从国力上说,荷兰正处于上升阶段,而西班牙与葡萄牙则走下坡路了。

  西班牙由于1603年屠杀华人事件而声名狼藉。在那次大屠杀中,有两万多名华人在马尼拉死于非命。可是华人海商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与西班牙的贸易,因为马尼拉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港之一,为了生存,生意还得照做。那个时代的中国商人是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奋斗的,无论是合法或非法的贸易船只,都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在《巴达维亚日记》中,纪录有荷兰人与一位中国商人的对话,当被问及中国船只如果遭遇袭击被掳获,中国官方会有什么反应,有引发什么外交问题时,这位中国商人非常无奈地回答说:“不会引起什么问题,这是受害者的不幸。”

  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吕宋)是大明政府准许中国商人前往贸易的地点之一,尽管出洋经商危险重重,诸多中国商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出海。由于荷兰人的介入,使西班牙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吸引中国商人及垄断中国货物,马尼拉当局给予中国商人优惠措施,往往预付大宗款项,这样中国商人也觉得安心。可是在荷兰人占据台湾后,一切开始变化了,前往马尼拉贸易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少,而前往台湾大员的船只越来越多。

  这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个因素,虽然西班牙给出的条件还算优厚,可是问题是中国商船把货物运到马尼拉后,却无法满载马尼拉的货物返回中国,因此返程时往往无利可图。第二个因素,荷兰人以及他们支持下的海盗,频频在海上打击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商船,令马尼拉的贸易陷入十分萧条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可是如今这条贸易线在荷兰人的眼鼻底下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就这样坐以待毙么?西班牙人显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心里一啄磨:台湾岛你去得,我去不得么?强盗就是强盗,西班牙人也想在台湾岛上捞些好处。
  1626年西班牙马尼拉当局派出一支由十四艘船组成的舰队北上,经略台湾岛北部。台湾岛北部除了土著居民外,别无其它力量,故而强盗们轻而易举占领鸡笼,并开始修筑城堡。两年后,西班牙人攻略淡水,同样建起一座城堡,与鸡笼的城堡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日期:2012-04-11 10:51:00
  《怒海争锋-24》

  荷印当局委派的台湾总督讷茨尽管有优柔寡断地缺点,却颇有战略眼光,一眼便看穿西班牙人的战略企图:“毫无疑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在印度的惟一支柱是中国贸易。……如果我们能剥夺他们与中国的贸易,或减削这种贸易的利润,象我们在许多地方做到的那样,他们就会被迫放弃他们最好的立足地如澳门、马尼拉、马六甲、帝汶,他们在摩鹿加群岛的公司就会自行倒闭。马尼拉的当局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完全知道,只有设法占领福摩萨岛,才能挽回败局,此外别无他法。”

  由此可以看出,西班牙被强大的对手荷兰逼入困境,如果要维持在远东的地位,必须与荷兰角力于台湾岛。1627年,即西班牙人登陆鸡笼后的第二年,他们集结了大批船只,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荷兰人控制的大员。这或许是一次好机会,因为这一年荷兰人被新兴的郑芝龙集团打得头破血流。可是对西班牙人来说,倒霉的是他们的舰队遇到了大风暴,进攻一事最后不了了之。

  从欧洲到亚洲,西班牙与荷兰的战争无处不在。荷兰人早把台湾全岛视为自家的后花园,而咄咄逼人的西班牙人竟然割据北部,与之南北对峙,这自然是荷印巴达维亚当局所无法容忍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荷兰也派出军舰袭击西班牙建在淡水的要塞,但并没有取得成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