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32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8 08:50:19

  第十二回杜少陵栖身草堂李太白流放夜郎
  孟子主张“知人论世”,这四个字成为文学批评的金科玉律。“知人论世”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他小时候有没有偷过东西,长大后有没有惦记邻家美女。这种分析方法其实很不靠谱。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证明,人品和才华并不成正比,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知人论世还有一个恶果,那就是开了后来索隐派的先河。现在的所谓红学,研究重心已经完全不在《红楼梦》小说本身,而是追查作者真实身份。其实红学家们知道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危言耸听,只好牵强附会。
  不过谁也无法否认环境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杜甫在安史乱前困居长安十年,急于进取,积极行卷,除了考试还献赋,总之一定要做官,可是到了四川后,明显心灰意冷。杨氏兄妹马嵬坡下辗转,王孙公子长安街头落难,沧海桑田,繁华过眼,这些事情深深影响了杜甫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发展观。从此以后他不再把做官当作人生第一要务,安分守己地待在四川。他最好的诗基本都是在去了四川之后完成的。杜甫的入川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

  同样的战乱对李白几乎没有影响。他照样游山玩水,和他的追随崇拜者喝酒神侃。若不是晚年一时昏头卷入唐肃宗和永王兄弟之争,我们会以为他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
  李杜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只是出生在四川,杜甫才是真正的四川人。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一路东行,他想先去山东看望子女。这天他经过华阴县衙门前,喝醉酒的李白没有下驴步行。正在大堂上审案的华阴县令远远看见,立刻喝令衙役抓人。
  “你是什么人,竟敢目无本官?”

  李白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过我曾经龙巾洗脸,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请问县令大人,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县令立刻醒悟李白驾到,赶紧赔礼道歉。
  “太白有什么要求,我一定照办。”
  “那行呀,你还没上过华山。”
  “我立刻安排抬轿的人。”
  “不行,我要你陪我步行登山。”
  县令只好照办,拖着肥胖的身躯跟在李白后面爬上莲花峰。

日期:2012-07-18 08:52:12

  李白下山后继续往东,经过洛阳、开封,在洛阳接见杜甫等粉丝,在开封请北海高天师批准他为道士,随后和高适、杜甫漫游梁宋。这年冬天在济南道观紫极宫注册,正式成为道士。做官不成就修仙,一点都不浪费时间。
  年底回到山东任城,杜甫再次来访。第二年春天李白和高适、杜甫一起去济南见了北海太守李邕。李邕是他们共同的偶像。随后李白又和杜甫同游孔子的家乡曲阜。此后李白开始南游,从扬州、金陵、丹阳到苏州,还去越中凭吊过贺知章墓。最后从天台山回到金陵,在金陵一住两年。这段时间李白写过很多诗,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寄东鲁二稚子》。那个“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的诗仙,第一次流露出真挚的人间情感。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还记得那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青年豪俊吗?他曾经啸傲帝城,名满人间,如今却连妻子都不能保全。
日期:2012-07-18 08:52:49

  他的《行路难》是他刚离开长安的时候写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白还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自己还有可能长风破浪实现自己的志向。可是到了天宝末年他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时候,李白已经彻底绝望。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