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七日通》
第12节

作者: 花开不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销项税,指100元产品如果卖给国内公司的话应缴纳的17元增值税,因为是自己直接出口,这一项就免了。进项税指工厂在采购原料和人工等支出方面已经缴纳的增值税,按规定可在销项税中扣除的,现在因为销项税免了,无从扣减,于是就从其他非出口业务中的销项税中抵扣。如果还是没有销项税可扣的,税务局直接退返。
  假设进项税平摊到单个产品上是8元,无从扣减,则工厂出口实际成本就是100元-8元=92元。其他FOB、CNF和CIF算法同上。
  工厂的计价,通常可由会计协助核算,而对于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或个人代理/挂靠外贸而言,更多时候需要自己去计算。为简化操作,行业内通常会采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拍片公式,直接从国内采购进来的人民币换算出美金价,叫做“换汇成本速算法”。注意,这个“换汇成本速算法”仅适用于贸易公司或个人。公式为:
  保本报价=工厂收购价/保本换汇成本
  保本换汇成本=汇率×(1+退税率)
  这个公式的目的是算出“保本”情况下,应该报多少美金价格。显然,这个价格就是我们讨价还价的底线,超过部分才是我们的利润。

  如何理解这个公式呢?本来,假设目前汇率为1:8,即8元人民币可以换到1美元。也就是说,从国外客户那里收取1美元,我们就可以换到8元人民币。假如不考虑退税就简单多了,直接用此汇率在人民币价格和美金价格间折算即可。但因为有出口退税的存在,实际上我们出口1美元的货物,得到的不只8元人民币:假如我们从工厂购进产品的不含税价格是8元,原价卖出去,而退税率是13%,则可得退税8×13%=1.04,也就是说,在出口1美元的货物,我们得到了8+1.04=9.04元人民币。

  出于便于计算的考虑,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当我们用9.04元人民币去换1美元的时候,我们不亏不赚。这样一来就简单多了,比如从工厂收购100元人民币的东西该卖多少美元?100/9.04=11.06美元。11.06美元就是保本线。
  %
  而据以折算得9.04就是所谓的保本换汇率成本。
  这个公式的好处在于,多数外贸商主要经营同一类产品,而同类产品的退税率都一样,也比较稳定。因此保本换汇成本也大致相当,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计算复杂的退税了,直接用保本换汇成本来折算即可。但要注意,公式只是理论上的简化操作,实务中别忘了在实际工厂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上各项运杂费。
  运杂费不起眼,但稍不留心就会超出预算,影响你最终的实际利润。

  除了上述基本价格构成以外,在实际操作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隐性的成本。
  三、预防成本陷阱
  一些隐藏着的成本,如果在核算价格的时候忽视了,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尤其是那些交易量比较小或利润较薄的业务,稍不留心就有可能从盈利变成亏损。
  这些成本陷阱首先是银行费用。从国外汇进的款项,国外银行和国内银行会从中扣除手续费。也就是说,国外客户虽然给你汇了1000美元,可到你手里就很可能变成950美元了。假如你预期的利润是3%即30美元,光是银行手续费一项就让利润泡汤了。因此,为避免类似情况。此外,国外客户汇款应让客户自己承担国外银行手续费,否则就要把这笔费用预计在成本中。信用证操作的银行手续费更高,有时在正常动作状态也可以达到几百美金。

  此外最常见的预算外费用就是码头操作。码头杂费名目繁多,该由发货人还是收货人承担则模棱两可。FOB条件下,由进口方负责订舱,CNF和CIF条件下则由出口商负责订舱。接受订舱的货运公司,出于揽生意的考虑,往往只对订舱人负责,把费用转嫁到另一方。对于我们出口方而言,在操作FOB的时候,如果是初次合作的货运公司,有必要事先核对一下相关费用。如果发现费用分担明显不公,则与国外客户联系协商要求调整。

  四、报价技巧
  在了解了价格构成和计算方式以后,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运用技巧与客户讨价还价了。
  外贸的报价有其特殊的规定。理论上一个正式的外贸报价,不但应有完整的价格术语表达式,还应包括品名、价格有效时间、可供应的数量、交货时间等。例如:
  Canned whole mushroom 24×800g Dia. 2.5cm~3cm----------货物描述
  USD16.50/CTN CNF ROTTERDAM-----------------------------价格
  MIN ORDER 2FCL-----------------------------------------最低订货量

  Delivery after 30th Dec--------------------------------交货时间
  Offer valid before 20th Dec ---------------------------报价有效期
  这样的报价叫做“实盘”(firm offer),理论上具有相当的效力,一旦客户接受,报价方不可更改。因为这样的报价几乎涵盖了合同的基本要素。之所以规定价格有效时间,是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催促客户早日定夺。
  不过,出于灵活和计价还价考虑,除了初次接触想显示正规以外,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会有意无意漏掉一些要素,使格式不完整,成为无最终效力的“虚盘”(non-firm offer)。发虚盘可以给双方留下较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
  灵活运用虚盘,是外贸谈判的基本技巧。比如,在报价之后,如果客户没有积极回应,不妨发一个较低价格的虚盘以试探客户的想法。如客户有兴趣了,再调整一下出货量,薄利多销,也可视情形故意延长或缩短交货时间,以利于我方安排,节约交易成本,弥补降价损失。还可以几个产品组合报价,取盈补亏,相互调剂。
  反过来,客户也会试探我们。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客户往往会询问一堆产品,实际上只想要其中一种或几种,这时候报价就要小心了,除非明确数量,否则不要轻易使用搭配报价。因为搭配报价通常不会告诉客户我们的真实意图,而万一最后客户只要低价的不要高价的,我们就吃了哑巴亏。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客户明明是行家里手,熟悉市场的,却故意询问一些到处都能买到的老款传统产品。这时候双方很可能是在试探我方的经营风格和报价水分----因为这些产品很容易在其他供应商那里得到报价,以作比对。老产品一般利润不会高,如果我们心存侥幸,对这些产品的交易积极性,或认为我方价格很虚而拼命杀价,难以成交。

  报价可以是虚盘,但到最后确认价格的时候则一定要是实盘的格式,即价格与数量、交货时间、货款结算方式等等捆绑在一起确认。否则,客户以大数量低价格订货,最后却迟迟不出货,我方的仓储费用和生产费用增加负担,薄利多销的初衷完全失去了意义。
  经验漫谈虚盘报价的实战
  经验一:“留尾”的虚盘
  一个初次接触的客户来询问价格,如何应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